勐往鄉

勐往鄉

勐海縣轄鄉。古為一土司地,明、清為一版納地。1913年屬第八區行政分局,1927年設臨江行政區。1950年屬瀾滄縣丫口區,1953年屬版納勐阿。1969年屬勐阿公社,稱緊跟大隊。1973年改稱勐往大隊,1981年建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鄉。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府78公里。面積488平方公里,人口1.3萬。通公路。轄勐往、曼允、曼嘎、灰塘、壩散、曼凍、南果河7個行政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橡膠,兼產玉米、大豆、花生、水果、紫膠等。還有筍絲、木耳、香菇等野生土特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勐往鄉
  •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
  • 面積:488平方公里
  • 人口:1.3萬
  • 下轄:7個行政村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 車牌代碼:雲K
鄉鎮概況,概況,沿革,自然氣候,人口民族,行政區劃,經濟概況,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地理位置,特色產業,

鄉鎮概況

鄉黨委政府辦公樓鄉黨委政府辦公樓
勐往鄉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東北部,東鄰景洪市,南毗勐阿鎮,西和北與瀾滄縣接壤,東北角插入思茅市。海拔最高點是在大黑山2345米,最低點在東南的南果河與瀾滄江交匯交,海拔551米,鄉政府駐地海拔為780米。

概況

勐往鄉位於勐海縣東北部。東鄰景洪市,南毗勐阿鎮,西和北與瀾滄縣接壤,東北角沿瀾滄江與普洱市、景洪市隔江相望。面積488.39平方千米,總人口3237戶、13875人(2007年末),其中農業人口3053戶、13487人。有傣、拉祜、哈尼、布朗、彝、漢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2401人,其中:傣族5114人,拉祜族3300人,哈尼族2007人,布朗族863人,彝族1107人,白族10人。轄勐往、灰塘、曼允、南果河、壩散、糯東6個行政村,56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勐往城子,海拔780米,距縣城78千米。
山壩相間,以山為主,地處橫斷山系的南緣地帶,地形西北高,四周山高中部勐往壩子低。最高點西北與瀾滄縣交界處的黑山海拔2345米,最低點在東南的南果河與瀾滄江交匯處海拔551米。有瀾滄江、勐往河、南果河、納碧河、曼東河、布里河、回故河、南爬河、麻栗坪河、蚌蛾箐、蕁麻箐等,屬瀾滄江水系。

沿革

古為一土司地,明、清為一版納地。1913年屬第八區行政分局,1927年設臨江行政區。1950年屬瀾滄縣丫口區,1953年屬版納勐阿。1969年屬勐阿公社,稱緊跟大隊。1973年改稱勐往大隊,1981年建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鄉。1997年,面積488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勐往、曼允、曼嘎、灰塘、壩散、曼凍、南果河7個行政村。
[郵編]666214 [2006年代碼]532822202:~201勐往村 ~202灰塘村 ~203曼允村 ~204南果河村 ~205壩散村 ~206糯東村

自然氣候

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壩區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20.5℃,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2203小時,適應發展稻穀、橡膠、冬季作物、水果等亞熱帶經濟作物。

人口民族

2007年末,總人口3237戶13875人,其中:男7257人,女6618人;農業人口3053戶13487人,勞動力8084人(其中:女勞動力4101人);境內居住有傣、拉祜、哈尼、布朗、彝、漢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2401人,其中:傣族5114人,占總人口的36.86%;拉祜族3300人,占23.78%;哈尼族2007人,占14.46%;布朗族863人,占6.2%;彝族1107人,占7.98%;白族10人,占0.0007%。年內,出生人口163人,出生率11.75‰,比上年上升0.75個千分點;死亡93人,死亡率6.7‰,比上年上升2.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5.05‰,比上年下降0.45個千分點。轄區內人口密度為28人/平方公里。
勐往鄉勐往鄉

行政區劃

轄曼允、勐往、糯東、壩散、南果河、灰塘等6個村民委員會,51個村民小組,51個自然村。

經濟概況

2007年勐往鄉完成財政總收入3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4906萬元,比上年增355.4萬元;農民所得2599萬元,比上年增256萬元,同比增10.92%;糧食總產量620.82萬公斤,人均462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010元,比上年增255元,同比增長14.53%。
勐往鄉勐往鄉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1月,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村級完小13所,在職教職工110人,其中:中學教師29人,國小教師81人。在校學生1838人,其中:小學生人,中學生669人。全鄉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中學入學率100%,鞏固率97.3%,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高。通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各種方式的素質技能培訓,學生學有所長,人力資源豐富,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持潛力巨大。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了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兩免一補”和獨生子女“三免費”政策,總計為1000名困難學生、29名獨生子女減免、補助雜費、生活費、教科書費65000元。 全鄉建設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勐往鄉勐往鄉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12月,該鄉總計51個自然村,全鄉通自來水的自然村48個,占總數的94.11%;通電的自然村51個,占總數的100%;通公路的自然村51個,占總數的100%,全鄉道路都未硬化。農村固定住宅電話達1333部,占農村總戶數的44.5%,電視覆蓋率為72.35%,其中有線電視覆蓋率為40.16%。未安裝路燈,公廁16座。
勐往鄉勐往鄉
該鄉有中國移動通訊基站6座,中國聯通基站1座,小靈通基站43座,程控電話遍布全鄉,郵電通訊覆蓋全鄉,方便快捷。
鄉到縣城道路和進集鄉道路為土路,集鄉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無鄉鎮到縣城客運站,無農貿市場。全鄉有汽車37輛,農用車51輛、拖拉機1471輛,機車1727輛。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4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47戶。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6075畝,有效灌溉率60.46%,其中高穩產田4034畝,人均高穩產田面積0.3畝。
全鄉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8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鄉交通基本便利。2006年,共爭取各項資金90萬元,完成水利工程3件,新建1條溝渠500米,安裝各種管道3000米,新建水池2個,解決了183戶753人的飲水困難總是,改善灌溉面積1000畝,轄區有小型水庫2座,總蓄水量130萬立方米,有效地提高了基本農田的灌溉條件,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

地理位置

縣境東北部,東鄰景洪市,南毗勐阿鎮,西和北與瀾滄縣接壤,東北角插入思茅市。海拔最高點是在大黑山2345米,最低點在東南的南果河與瀾滄江交匯交,海拔551米,鄉政府駐地海拔為780米。
面 積:488.39平方公里
勐往鄉勐往鄉
耕 地:24527畝,其中:水田10047畝,旱地14480畝。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84畝

特色產業

糧食產業:2006年全鄉農作物播種面積45431畝,增長3.59%,複種指數達8. 52%。糧豆播種面積22302畝,比上年增長3.02%,總產量626.87萬千克,比上年增長5.98%,平均單產281千克,比上年增長2.93%,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0164畝,比上年增長4.06%,總產410萬千克,比上年增長5.67%,平均單產404千克,比上年增長1.51%;玉米播種面積10220畝,比上年減少3.5%,平均單產181千克,總產185萬千克。 茶葉產業:近年來隨著茶葉市場的迅猛回升,勐往鄉加大茶葉的種植投入,年末茶園種植面積5386畝,其中年內新植838畝,比上年增加18.43%,採摘面積4350畝,比上年增加5.76%,年產乾毛茶2304百公斤,比上年增長55.99%。努力打響勐往鄉曼糯大樹茶的知名度,勐往鄉曼糯分為大寨、中寨、上寨三個小組,年末古茶園種植面積815畝,採摘面積755畝,年產乾毛茶503.6百公斤,價格年初為70元/公斤,年末已上升到120元/公斤。 橡膠產業:橡膠作為勐往鄉主導產業之一,鄉政府在認真分析市場發展動態的基礎上,引導民眾合理髮展橡膠產業、從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產膠量、提升橡膠單株開割壽命上下功夫,並及時組織實施橡膠病蟲害防治工作。一方面,在勐往村委會蚌蛾田小組舉辦橡膠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班,向膠農傳授“種、養、管、割”先進技術,培訓歷時15天,參訓人數達67人,結業合格率達85%以上;另一方面,針對逐步蔓延的橡膠白粉病和蚧殼蟲害,積極制定方案,採取“嚴測監控,群防群治”的方針,在灰塘村委會設立觀測點,抽調工作人員觀測收集數據,並利用5月下旬這一最佳防治時期,對受病蟲害影響的膠林進行全面噴藥防治,有效地遏制了各種病蟲害的蔓延。今年,全鄉橡膠種植面積為20457畝,其中開割面積7571畝,占總面積的37%;全年乾膠產量530噸,比上年的393噸增137噸,增幅為34.9%。橡膠病蟲害防治面積達2054畝,占總面積的10%,全年橡膠產業收入848萬元。 自然資源勐往鄉氣候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壩區炎熱多雨。海拔780米。年平均氣溫20.5℃,最冷月均溫13-15℃,年平均降雨量1300-14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2203小時。 鄉地處勐海縣東北部,國土面積48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4527畝。其中:水田10047畝,旱地14480畝,有茶園5386畝,甘蔗14547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83畝。全鄉林地19953畝,其中:經濟林果1833畝;有水面79畝;適宜種植水稻、茶葉、甘蔗、蔬菜等多種作物。 我鄉自然資源有天然溫泉、仙人洞、兩座仙人石(有仙人腳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