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節孤高笑木王

《勁節孤高笑木王》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讚美了松樹堅強不屈,不畏風霜的堅毅性格和高尚品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勁節孤高笑木王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西遊記》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吳承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勁節孤高笑木王
勁節孤高笑木王①,靈椿不似我名揚②。
山空百丈龍蛇影③,泉泌千年琥珀香④。
解與乾坤生氣概⑤,喜因風雨化行藏⑥。
衰殘自愧無仙骨⑦,惟有苓膏結壽場⑧。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勁節:竹、木生出椏權處質地堅固,稱為勁節。柳宗元植靈壽木》詩:“柔條乍反植,勁節常對生。”十八公系“松”之拆字,號“勁節”。木王:梓為木王,因木莫良於梓。
②靈椿:古代傳說中的神樹。《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後因稱父為椿,有祝長壽之意。
③龍蛇影:古松的枝幹屈曲蒼勁,形如龍蛇。
④泌:分泌。流質之物由微孔逼壓而出,謂之泌。琥珀香:松柏科植物之樹脂,埋入地下,歷久遂成此物。色黃或褐,透明,有香氣。
⑤解:懂得,明白。
⑥行藏:《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後因以“行藏”指出處或行止。蘇軾《捕蝗至浮雲嶺有懷子由弟》詩:“殺馬毀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⑦仙骨:謂其人不俗。《神仙傳》:“墨子入固狄山,精思道法,神人授以素書二十五篇,曰:‘子有仙骨,又聰明,得此便成,不復須師。”’
⑧苓膏:即茯苓膏:茯苓為菌類之一種,生松林中,成塊,大如拳,入藥。

作品譯文

枝幹遒勁堪笑那木王梓樹,
千年靈椿與我相比也遠遠不如。
在這百丈山中有如龍蛇影動,
泌出的松香千年後化做琥珀如珠。
能使天空大地頓生豪邁氣勢,
在那風風雨雨中時隱時露。
如今已年邁體衰愧無仙風道骨,
只有這茯苓膏使我益壽不枯。

作品鑑賞

這首詩是《西遊記》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詩》中,唐三藏師徒四人行至荊棘嶺,三藏被劫持至木仙庵,與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雲叟等木仙談詩聯句時,十八公所作。
這首詩的首聯“勁節孤高笑木王,靈椿不似我名揚”,雖然在樹木的家族中被稱為“木王”的梓樹和千年的靈椿神樹,可以說是最尊貴的了,但是他們都不如“我”這松樹的名氣大。“勁節孤高”這四個字,寫出了松樹那種傲霜鬥雪、挺拔蒼勁的性格和品質。頷聯“山空百丈龍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影如龍蛇在高山峻岭間蜷曲飛動,質地芳香化作千年琥珀永世流芳。頸聯“解與乾坤生氣概,喜因風雨化行藏”,這兩句中的上句由“我”及物,能夠使天地生色;下句則是由物及“我”,擅長於在風雨中隱現。尾聯“衰殘自愧無仙骨,惟有苓膏結壽場”,遺憾的就是現在”我“已經年歲高邁,形殘體衰,只有依靠茯苓膏來益壽延年了。全詩注重松樹情態與個性描的寫,緊緊聯繫與松樹有關的眾多方面來突現松樹的形象。孤直公聽了十八公的這首詩說道:“此詩起句豪雄,聯句有力,但結句自謙太過矣!”這個評價頗為公允。

作者簡介

吳承恩(約1500—約1582年),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先世為江蘇漣水人,後移居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其曾祖、祖父兩世為學官,至其父淪為小商人。吳承恩幼年即以文才出名,曾希望以科舉進仕途,卻屢試不中,一生困窘,除做過短期的縣丞等小官外,大部分時間過的是一種賣文為生的清苦生活。吳承恩性格狂傲疏放,善諧謔,酷愛野史奇聞,曾創作短篇志怪小說《禹鼎志》。其詩文獨出胸臆,不落俗套,對當時世風的墮落和政治的腐敗多有批判,《瑞龍歌》、《二郎搜山圖歌》借用神話傳說,寄託了掃蕩妖魔、保國安民的理想。他創作的長篇小說《西遊記》體現了這一理想,成為我國古典小說中的一部不朽之作。
吳承恩像吳承恩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