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發跡
伊拉克王國首相努里·賽義德,1888年出生於巴格達,他的家庭屬於
遜尼派,本來來自高加索山脈北部,他的父親是政府內的一個小會計。190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軍事學院畢業後,留在土軍中任下級軍官,1912年他被派駐利比亞在那裡鼓動反抗義大利占領的運動。後曾參加
巴爾幹戰爭。在軍內服役對多年,後來轉向阿拉伯
民族主義。
1916年在漢志參加了海珊·伊本·阿里領導的
阿拉伯大起義,任參謀軍官,轉戰沙特,約旦和敘利亞,反抗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1918年努里·賽義德帶領費薩爾的軍隊尾隨撤退的土耳其軍隊占領了大馬士革。1919年獲得準將軍銜,參加
巴黎和會。
1920年法國將費薩爾逐下敘利亞王位後努里隨費薩爾至伊拉克,1921年任伊拉克王國陸軍參謀長,輔佐
費薩爾一世。1922年他成為伊拉克警察的第一位最高指揮官。他利用這個地位將自己的親信放在警察的重要位置上。在他後來的職務中他重複使用這個策略。這是他後來獲得巨大政治權利的基礎。
沉浮
20年代初,和賈法爾等人同為進步黨領導人,他同時是費薩爾國王的親信。1924年費薩爾為了更緊地控制軍隊將努里指命為軍隊的副總指揮官。努里再次利用這個位置來建立自己的權力基礎。在1920年代裡他支持費薩爾的政策,與他的其它阿拉伯暴動中的軍官同行一起建立伊拉克的軍隊。1923年起先後六次任國防大臣、當選為兩院的議員,當時的憲法雖然規定公民享有民主權利,卻並不實施。議員名單由首相、內政大臣和王家成員決定,而不是由公民選舉產生。
1929年費薩爾建議任命努里為首相,但是英國人反對。1930年費薩爾終於說服了英國人,努里首次上任。如同他的其它任職,他很快就指任他的支持者為政府官員。但是這削弱了國王本人在政府里的基礎,這使得兩人過去非常緊密的關係開始破裂。努里簽署了1930年英伊條約。這個為期25年的同盟條約受到許多人反對,因為它實際上鞏固了英國的權利,而且在伊拉克獨立後依然有永久的軍事使用權。努里於同年宣布成立條約黨,以監督條約的執行,1932年努里向國聯提出擴大伊拉克的獨立性的建議。
1932年10月費薩爾解除了努里的首相職務,任命納吉·舍卡特來取代他。他轉任駐
國際聯盟代表,影響因此有所降低。1933年3月20日任外交大臣,9月費薩爾死後加齊·伊本·費薩爾繼位,努里因此失去了與王宮的接觸。同時1935年成為首相的亞辛·哈希米的影響增大。雖然如此努里在軍隊中依然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他受到英國人的信任,1935年3月分別在馬德法伊內閣和亞辛內閣中任
外交大臣,1936年希科梅特革命後,他是政府中唯一逃到英國大使館避難的政治家。英國人將他轉移到埃及。1937年8月他回到巴格達並開始策劃重新回到權力中心。他與軍隊中的關係使得當時的首相
賈米勒·米德費非常不安。米德費說服英國人最好將努里弄到國外去。英國人說服努里出任伊拉克駐英國的大使。由於他與加齊的關係顯然不是非常好,因此努里開始秘密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王朝接觸。1938年10月回到巴格達任內政部長,他說服他軍隊里的朋友推翻米德費的政府。1938年12月24日伊拉克軍隊發動軍變,努里又成為首相。
努里試圖孤立國王,提高加齊的半兄弟扎伊德親王的地位,來讓他進入王位繼承人的候選位置。與此同時加齊在他的私人電台里發表越來越民族主義的演說也使得英國人非常不滿。1939年1月加齊任命拉希德·阿里·蓋拉尼為御前會議的首領,更加激怒了努里。在同年三月努里對他的對手採取行動,他聲稱揭露了一個要謀殺加齊的陰謀,並以此為藉口來對軍隊軍官進行清洗。
1939年4月,國王加齊一世便突然死於車禍。許多人懷疑努里在其中做了手段。在加齊的葬禮上許多人呼喊:“努里,你會為加齊的血負責的。”他支持阿布杜勒·伊拉成為加齊四歲的繼承人
費薩爾二世的執政。一開始阿布杜勒·伊拉深受努里的影響。
歐洲戰場上的變化現在也開始在伊拉克成為一個問題。1940年6月法國淪陷使得許多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將其希望寄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里德國獲勝。努里依然相英國效忠,而他軍隊里的朋友卻開始轉向支持德國的陣營。缺乏其軍隊中的盟友使得努里“很快喪失了他影響事件發生的能力1940年3月努里辭職,1941年4月能言善辯、勇往直前、激進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
拉希德·阿里·蓋拉尼成為首相。努里被任命為外交大臣,他與逃亡到伊拉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哈吉·阿明·海珊一起,試圖以伊拉克參戰為砝碼,要求英國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1940年7月,這一建議向英國正式提出,8月29日遭英國政府斷然拒絕。他便逃往英國控制的約旦。英國人將他送往開羅。
拉希德·阿里受挫後便把希望的目光轉向了
希特勒。1940年10月,德國向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作出承諾,支持他們的獨立鬥爭,於是,便形成了一個“利用德國和義大利的武器與金錢來達到他們民族主義目的”(註:[美]西·內·費希爾:《中東史》,姚梓良譯,下冊,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621頁。)的計畫。1940年底,拉希德·阿里在英國的壓力下被迫辭職,但他並不甘心束手就擒。在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和以“
四大金剛”(指的是四名伊拉克軍方上校:第三師師長薩拉赫丁·賽巴格、第一師師長卡米爾·沙比布、機械化部隊司令赫米·賽義德和空軍司令司哈茂德·薩爾曼。)為首的軍隊的支持下,他於1941年4月1日發動政變,重掌大權。英國不能容忍在中東腹地出現一個親德政府,遂於4月18日派軍隊登入巴斯拉,鎮壓了這次政變。激進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
1941年10月9日,努里·賽義德第三次出任首相,在英國占領法屬敘利亞後,他在1942年曾提出過“肥沃新月計畫”(亦稱“大敘利亞計畫”),旨在將敘利亞、黎巴嫩、外約旦、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組成一個由英國控制的聯邦。1943年開始伊拉克執政在選擇部長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權利,開始獲得更大的獨立性。1944年參與制定阿拉伯聯盟憲章。
1946年第四次出任首相,鑒於英國勢力的相對衰落,他試圖施行更自由的政策,但是這個政策並未能解決伊拉克的問題。自從伊拉克成為一個王國以來國內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人口增加,中層階級擴展迅速,而農民和工人的政治意識也越來越提高,在最後這一點裡伊拉克共產黨也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深深地陷在高層階層的興趣內,無法採取也許可以保存王朝的極端措施。
1946年11月石油工人罷工被警察血腥鎮壓,努里又任首相。短期里他讓自由派和民族民主派進入內閣,但很快就又恢復到了他更喜歡的壓迫式的政策。1947年1月他下令逮捕眾多共產黨人,包括黨書記。此時英國失去了戰爭需要的藉口來占據伊拉克,因此英國試圖找到一個合法的、甚至超過1930年的條約的手段來保持它在伊拉克駐紮軍隊的權利。努里和執政均認識到他們與英國的聯繫即是他們不受歡迎的原因,同時也是他們的地位的保障。因此他們決定擴張英伊條約的條款,擴大與英國的合作。1948年1月初努里親自帶領代表團赴英國。1月15日雙方簽署了一份新條約。
訊息傳到伊拉克後巴格達街頭立刻爆發了示威。示威的人中大多數是大學生,而共產黨則起了主要的組織作用。此後數日中示威規模越來越大。1月20日警察向示威者開槍,造成多人死亡。21日,執政阿布杜勒·伊拉宣布新條約無效。26日努里回到巴格達,他堅持鎮壓政策。此日警察再次向示威者開槍,造成死亡。通過這樣強硬地捍衛一個被痛恨的條約努里在伊拉克喪失了任何支持者。雖然他在伊拉克擁有重權,但是他也遭受巨大的痛恨。
被殺
1950年第6次組閣,賽義德對外依靠英、美;對內忠實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招致了青年軍官的不滿,1952年,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立並在伊拉克建立支部。1953年,他們出版了伊拉克首份宣傳復興黨主張的報紙《新阿拉伯》,後易名為《社會主義者》。1954年,復興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成立,召開了第屆代表大會,宣告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正式成立。該黨從此成為伊拉克泛阿拉伯主義勢力的政治代表。1954年,努里內閣以反對共產主義為名,發布一系列法令,對集會、結社、出版等都做了極嚴的限制;特別規定對贊成、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參加共產黨,聲援和平運動和民主青年組織等謀求推翻現制度者處以七年以上徒刑直至死刑。努里·賽義德1955年第七次組閣。回響美國國務卿
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的號召,與土耳其首相
阿德南·曼德列斯談判,於1955年2月24日簽訂《
巴格達條約》。英國、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別於同年4月、9月和10月在該條約上籤字。同年11月21日,
中央條約組織正式成立。
1956年伊拉克的政治情況急劇惡化,在納傑夫等城市爆發起義。以色列、英國和法國在埃及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過程中的反應導致的
第二次中東戰爭使得努里此前簽署的條約在伊拉克人眼中更加可憎了。努里的政治基礎被削弱,而反對派開始協調其活動。1957年2月民族民主黨、自由人士、共產黨和復興黨組成了一個民族聯盟戰線。與此同時在軍隊內也形成了一個自由軍官最高委員會。
1958年2月,賽義德政府在美、英指使下與約旦結成阿拉伯聯邦,努里出任這個新聯盟的首席首相。以抵制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的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及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 。1958年7月14日,
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領導的
伊拉克革命爆發後, 國王費薩爾二世、阿布杜勒·伊拉、伊拉的妻子和母親以及一些侍者在出門時被兵變軍隊殺。 努里首先躲起來,在第二天沒有聽到英國出兵的訊息後以為英國支持政變,他企圖扮為婦女出逃,但是被識破被捕。同日被殺和被埋葬。
結局
但是巴格達市內激怒的市民將他的屍體挖出來,在大街上拖著示眾,最後又將他的屍體掉起來、焚燒和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