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條約組織前身是巴格達條約組織,是50年代國際舞台上曇花一現的軍事、政治集團。成員國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拉克、英國和伊朗。美國則以“視察員”身份參加,而實際上對這個組織起控制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條約組織
- 成立時間:1955年2月
- 類型:組織機構
- 簽訂地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組織成立,組織發展,組織解散,歷史進程,
組織成立
在這個條約組織正式成立以前的1955年2月,土耳其與伊拉克之間先簽訂了《伊拉克和土耳其間互助合作公約》,由於簽訂地點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所以一般稱之為《巴格達條約》。1955年的4月5日、9月23日、11月3日,英國、巴基斯坦和伊朗先後加入,巴格達條約組織遂於1955年11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巴格達。
1955年2月24日 ,伊拉克和土耳其在巴格達簽訂《互助合作公約》,即《巴格達條約》。英國、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別於同年4月、9月和10月在該條約上籤字。同年 11 月21日,巴格達條約組織正式成立。其最高機構為常設理事會,分為兩級:部長級理事會由締約國總理或外交部長參加,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大使級理事會由部長助理或大使參加。理事會下設軍事、經濟、反顛覆、聯絡等委員會。美國先後參加該組織的經濟委員會、反顛覆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該組織在英、美操縱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條約組織一起形成對社會主義國家包圍圈。
組織發展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爆發革命, 推翻了親西方的費薩爾王朝(見伊拉克革命)。翌日,伊拉克革命政府宣布退出《巴格達條約》。同年10月17日,巴格達條約組織總部遷往土耳其安卡拉。1959年3月,美國分別同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簽訂了內容相同的雙邊防禦協定。
美國雖為非約國,但在1959年3月,先後分別與伊朗 、土耳其、巴基斯坦簽訂雙邊軍 事合作協定 , 在該組織中享有正式成員的地位,參加常設理事會。同年3月,伊拉克卡賽姆新政府宣布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8月該組織改名“中央條約組織”。
組織解散
1979年3月 ,伊朗和巴基斯坦宣布 ,因該組織不再能起到保護成員國安全的作用,決定退出。接著,土耳其也宣布退出。同年4月30日,該組織舉行會議 ,與會的英 、美、巴、土四國代表決定,該組織於1979年9月28日不復存在。
巴格達條約組織維持了不到4年,其改名後的中央條約組織存在了約20年,其間各成員國意見分歧,早就埋下了必然垮台的種子。巴格達條約組織的建立反映了戰後一個時期內中東地區的重要形勢:老殖民主義捲土重來,力圖在那裡恢復和推行殖民統治;
新殖民主義者則儼然以“二戰”中勝利“盟主”的姿態,挾其餘烈積極滲入,擴張勢力;大國霸權主義開始在這一石油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區域互相角逐;而中東各國人民戰後有了新的覺醒,紛紛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解放運動高潮。
歷史進程
美國進入中東
控制土耳其
美國決策人物特別重視控制黑海海峽的土耳其。1947年春,參眾兩院先後通過了杜魯門致國會咨文中提出的援助希臘、土耳其的議案,其中給予土耳其的援助是1億美元。1947年7月,美國與土耳其簽訂了“關於援助土耳其的協定”,就這筆援助作了具體規定。即8,000萬美元用來促進土耳其軍隊的現代化,
2,000萬美元用以在土耳其修建軍事設施;美國負責改組土耳其軍隊,並向其提供必需的武器裝備。次年,美國又拉土耳其參加“馬歇爾計畫”,與它簽訂了“經濟合作協定”。從1948年4月該計畫開始實施到1950年底,美國給了土耳其1.08億美元的直接援助和 17,500萬美元的間接援助。在這兩年內,美國給土耳其的軍事裝備名義上僅2億美元,實際上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同時,數千名美國顧問湧入土耳其,不僅改組並控制了土耳其軍隊,還插手政府其他部門。美國很快在土耳其境內建起海空軍基地,它的艦隊和機群頻頻光顧土耳其的領海和領空。
控制伊朗
美國勢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滲入了伊朗,戰時一度擔任伊朗財政總監的美國人米爾斯曾控制該國的經濟命脈,許多權力很大的美國“顧問”在伊朗軍隊和憲兵中供職。戰後初期,美國全力支持伊朗鎮壓蘇聯支持的亞塞拜然和庫爾德分離勢力,進一步擴大了在伊朗的影響。杜魯門主義發表後,美國國務院新設一個司,將伊朗與希臘、土耳其的事務合在一起掌管。1947年6月,美國宣布向伊朗提供 2,500萬美元的軍事貸款。蘇聯為了取得伊朗北部石油的開採權,壓伊朗政府簽訂了伊蘇石油協定。在伊朗南部擁有巨大石油利益的英國試圖與蘇聯達成妥協,以分享伊朗的石油,然而伊朗輿論卻強烈反對這一協定。
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採取了與英國不同的立場,全力支持伊朗議會否決這個協定,既贏得了不少伊朗人的好感,又為自己的石油財團進入伊朗掃除了障礙。就在伊蘇石油協定被否決的同一個月(1947年10月),美國與伊朗簽訂了軍事協定,規定美國軍事使團將負責改組伊朗軍隊,並對它擁有監督權。該協定包含一個特殊的條款:如美國同意,伊朗政府不得聘請任何其他外國人擔任與伊朗軍隊有關的職務。這是美國進一步控制伊朗的重要標誌。“第四點計畫”出籠後,杜魯門選擇伊朗作為實施該計畫的第一個國家。美國各公司的代表紛紛來到伊朗進行“考察”,美國資本隨之大量湧入伊朗。1948年11月,伊朗國王巴列維抵美訪問。次年 5月,伊美兩國又簽訂了一個軍事協定,美國答應增加軍事援助,伊朗則同意讓美國使用自己的機場、港口、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
控制多國
美國對伊拉克也十分重視。40年代末,乘英國與伊拉克關係緊張之際,美國石油財團竭力擠進伊拉克,擴大了自己在該國的開採權。50年代初,美國通過實施“第四點計畫”,進一步滲透伊拉克,並開始向它提供軍事援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從地理上說雖不是中東國家,卻與中東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
總的來看,戰後初期英國對美國向中東滲透採取的方針具有兩重性,既有傾美反蘇的一面,又有與美爭奪的另一面。隨著“冷戰”的展開,傾向美國逐漸上升為主導方面。英國的具體做法大致是:將中東北部直接與蘇聯對抗的重擔儘可能甩給美國,而又竭力不讓美國插手自己在中東南部控制的戰略基地、交通線和石油資源。因此,英美在中東南部的矛盾相對來說要比在中東北部尖銳得多。這在巴勒斯坦問題和埃及的事態發展上表現得特別明顯。美國在中東南部奪得的勢力範圍不如在中東北部那么多,英國的抵制也正是一個重要原因。
從“三國宣言”到“中東防禦組織”
在全球範圍“冷戰”愈演愈烈的形勢下,中東的重要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起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與國務院一起制定對中東政策時指出:“美國必然控制東地中海和整箇中東地區”。因此,中東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使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驚慌失措,蘇聯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入中東更被它們看作是可怕的“挑戰”。面對這些棘手問題,前幾年還自以為能單獨主宰中東的美國被迫轉向拉英法一起行動,而英法也正好乘機藉助美國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新老殖民主義開始努力調和相互間的矛盾,以攜手共同鎮壓中東民族解放運動,“遏制”蘇聯向該地區的推進。1950年5月25日,美英法3國政府發表了關於中東局勢的“三國宣言”,公然以中東的“憲兵”自居,宣稱要以武力干涉一切有損於他們在這一地區利益的事態發展。這一宣言立即遭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和蘇聯的抨擊。
在伊朗,美國本來是想乘英國之危撈一把,摩薩台政府也對美國抱有幻想。然而事態的發展使美國感到面臨“共產主義伊朗的可怕局面”,便決定與英國勾結起來搞掉摩薩台。為了拉美國,英國則允諾將來伊朗石油工業可由英國、美國和荷蘭的石油企業組成的“國際公司”來管理。這樣,美國實際上撈到了更多的好處。1953年 8月19日,摩薩台政府被內外反動勢力推翻,轟轟烈烈的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終告失敗。連《紐約時報》後來都承認,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這一事變中“起了關鍵作用”。
40年代末50年代初,東西方的兩大陣營各自組織軍事集團的趨勢進一步發展。在中東,美國統治集團也已不滿足於分別控制一些國家,而試圖建立一個為自己全球戰略服務的政治軍事集團。特別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土耳其也加入了該組織)建立後,美國更加快了在中東拼湊這樣一個地區性集團的步伐。當時的國務卿艾奇遜和馬歇爾經過研討,主張拉英國一起組織一個以埃及為核心的中東集體安全體系。原來一直抵制美國滲入埃及的英國,此時在埃及問題上處於自身難保的困境,反倒巴不得美國來拉自己一把,便順水推舟地接受了美國的計畫。1951年10月13日,美英兩國拉法國和土耳其一起向埃及提出建立軍事集團的建議,正式“邀請”它參加一個總部設在開羅的“中東司令部”,還特別指出該司令部將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結合;同年11月10日,美英法土又發表關於建立“中東司令部”的宣言,聲稱“中東的防務對於自由世界是十分重要的”,要求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及一些與中東並無關係的西方國家都來“盡力協助中東地區的共同防務”。
如前所述,這時埃及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鬥爭正處於高潮之中。在革命運動的推動下,埃及政府斷然拒絕了4國建議。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等國輿論也強烈反對“中東司令部”計畫。黎巴嫩國民大會發表聲明,譴責該計畫是對黎巴嫩獨立的威脅。
敘利亞總理哈基姆和伊拉克首相賽義德想要接受這個計畫,但立即在抗議的聲浪中垮了台。阿拉伯聯盟秘書長阿扎姆更明確宣布:“阿拉伯世界一致反對西方強國提出的中東防禦條約”。這樣,除了以色列以外,幾乎沒有什麼中東國家公開接受“中東司令部”計畫。在這個計畫出籠後,蘇聯政府也分別向阿拉伯各國、以色列和美、英、法、土發出照會,指責該計畫將造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隊對中東國家的“占領”,宣布對在蘇聯邊境進行的新的侵略部署不能置之不理。
“中東司令部”計畫破產後,美、英、法等國並不甘心。他們一度試圖以賽普勒斯為基地建立防禦組織,但因遭遇種種困難也未成功。埃及1952年7月革命後,執政的軍官們的對外政策一度尚不明確。西方又對此寄予希望,決定再作努力以爭取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參加地區集體安全體系。1952年10月,美國又提出“中東防禦組織”計畫。明眼人馬上就能看出,這一計畫只不過是“中東司令部”計畫改頭換面後的翻版而已。“防禦組織”計畫在中東引起的反應絲毫不比“司令部”計畫好,埃及和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仍然堅持中立主義,對參加西方發起的反蘇聯盟不感興趣。到1953年初杜魯門政府離任為止,美國在組織中東的親西方軍事集團方面仍然毫無進展。
拼湊而成的“北層軍事聯盟”
1953年艾森豪政府上台伊始,以激烈反共著稱的新任國務卿杜勒斯便把拼湊中東軍事組織視為當務之急,親自到西亞、北非及南亞諸國遊說一番。他出訪的第一站便是開羅,結果在那裡一無所獲。納賽爾問杜勒斯:“我怎么能對我們國家的人民說,我將和那些還占領著我們國家的人們合作,一起參加一項軍事同盟條約呢?”在與杜勒斯的會談中,埃及領導人表示他們無意捲入冷戰,也不相信埃及有遭到蘇聯進攻的危險。杜勒斯接著又訪問了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在阿拉伯世界,他到處感受到強烈的反英情緒和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不滿。卻難以找到什麼人願接受他兜售的計畫。這使他大失所望,終於認識到要把大多數阿拉伯國家拉進一個軍事聯盟是不現實的。然而,他也發現,那些與蘇聯接壤或離蘇聯較近的中東北部國家卻有可能同意參加一個對付蘇聯的“防禦”組織,於是產生了組織“北層聯盟”的想法。
杜勒斯出訪的結果使美國統治集團決定在組織中東軍事集團問題上轉變方針,改換手法,而杜勒斯本人在這改變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就方針而言,美國決定放棄試圖把中東大多數國家同時拉入一個軍事集團的努力,轉而集中力量先促使中東北部諸國組成一個小型軍事聯盟,隨後再伺機擴大之。採取的手法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從原先想要使所有國家一舉達成多邊條約改變為先使各有關國家分別達成雙邊協定,然後再逐步將這些雙邊協定拼湊成多邊條約。據此,由杜勒斯主持,美國國務院制定了第3 箇中東集體安全計畫,即“北中東司令部”(或“北層聯盟”計畫)。在美國領導人的心中,應參加這一集團的國家首先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
上述幾個國家的領導人之所以較易被美國拉入反蘇軍事集團,主要原因無非是以下幾條:擔心蘇聯南下威脅本國安全;害怕人民革命危及自己的統治;過於依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而無法自拔。土耳其和伊朗在歷史上一直對北方強鄰俄羅斯懷有傳統的恐懼感,戰後初期蘇聯對土耳其提出領土要求和支持伊朗國內分離勢力,又使這種恐懼感大大增強。雖然史達林去世後,蘇聯竭力重建與這兩個國家的友好關係,但它們仍然心有餘悸。如前所述,美國是利用土耳其、伊朗對蘇聯的不信任感而大舉滲入並控制了這兩個國家的。1950年親美派曼德列斯在土耳其上台後,不僅決定參加北約,還下令派一個旅去朝鮮戰場當炮灰,並賣力地推銷“中東司令部”計畫,將自己的國家完全推上了美國遏蘇反共的戰車。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夭折後,巴列維王朝也進一步倒向西方,指望依靠美援來鎮壓國內的進步運動和親蘇勢力,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伊朗國王曾特意向美國總統艾森豪表示,他相信國家能“成為自由世界防衛中有意義的一環”。伊拉克之成為對“北層聯盟”感興趣的唯一阿拉伯國家,主要原因還不是離蘇聯較近或面臨蘇聯支持的庫德人叛亂,而在於首相努里·賽義德對國內革命運動的極端恐懼。此人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曾公然聲稱: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沒有英國幫助就無法生存。他曾幾次被人民趕下台,以後又依仗英美的支持再上台。這樣的人物自然只有投靠西方陣營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存”。巴基斯坦的情況與上述3國略有不同,它的問題在於與印度的對抗正在逐步升級。而急需的軍事援助均來自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因此不得不屈從於白宮的壓力。總的來說,上述國家都各有“苦衷”。以為參加美國發起的軍事聯盟能解決自己面臨的難題,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在美國導演下,以中東唯一的北約國家土耳其為主角,便開始拼湊軍事集團:1954年2月,土耳其與巴基斯坦締結了《友好合作條約》,這是全劇的序幕。接著,利用共同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利條件,這兩國領導人到中東各國遊說,爭取的重點當然是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努里·賽義德內心深處是非常願意參加美國炮製的軍事聯盟的,只是擔心遭到阿拉伯各國的反對,才遲遲不敢作最後決定。在這關鍵時刻,美國決定再給他一點好處,表示願意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兩國就此交換照會,1954年4月達成了軍事援助協定,美國軍事考察團隨即抵達巴格達。這一招有力地配合了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遊說,終於將伊拉克拉進了雙邊軍事條約。1955年1月,曼德列斯親抵伊拉克訪問。2月24日,土耳其和伊拉克終於締結了《互助合作公約》,即一般所稱的“巴格達條約”。該公約宣稱:雙方“為了它們的安全和防禦應進行合作”,並歡迎阿拉伯聯盟成員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締約。公約特別規定:“在至少有4國成為本公約的締約國時,應設立一相當於部級的常設理事會以執行在本公約宗旨範圍內的職務”。實際上為將來擴大為一個多邊軍事集團埋下了伏筆。
《巴格達條約》在阿拉伯世界遭到了強烈反對。還在土伊談判過程中,曼德列斯就來到貝魯特,企圖拉黎巴嫩參加土伊公約,但遭到了斷然拒絕。巴格達條約締結前一個月,阿拉伯聯盟理事會在開羅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派代表團去巴格達說服伊拉克不與土耳其締約,但這一使命沒有成功。巴格達條約一出籠,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首先提出強烈抗議,此後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先後表態反對該條約。從1955年10月到1956年 5月,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等國家互相之間分別簽訂了雙邊或三邊防禦協定,實際上組成了一個阿拉伯國家防禦同盟,與巴格達條約針鋒相對。唯一被排除在這個防禦同盟外的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就是伊拉克。在中東以外,蘇聯、各社會主義國家和許多中立國家也嚴詞譴責巴格達條約的締結,並表示支持阿拉伯各國與之抗衡的立場。
雖然除伊拉克外沒有能拉到任何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仍全力以赴地使這齣戲繼續唱下去。英國首先回響,於1955年4月4日簽署了加入巴格達條約的檔案。同一天,英國還與伊拉克簽署了另一項協定,獲得了控制伊拉克境內若干軍事基地和訓練伊拉克軍隊的權利。英國首相艾登為此躊躇滿志,希望巴格達條約能“成長為中東的一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7月1日,巴基斯坦宣布土巴條約併入巴格達條約,9月23日正式參加了這個條約。在美國不斷施加壓力之下,因擔心蘇聯抗議而猶豫不決的伊朗也於這年10月加入巴格達條約。11月,所有成員國齊集巴格達,宣布巴格達條約組織正式建立;組成了部長理事會和軍事、經濟、反顛覆、聯絡等委員會;決定將總部設在巴格達,由一位秘書長領導,常設秘書處,以主持日常工作;伊拉克人奧尼·哈利迪當選為首任秘書長。有意思的是,美國卻沒有正式加入巴格達條約組織,而只是以“觀察員”身份列席組織的會議,繼續躲在幕後進行操縱。據許多學者分析,美國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冒犯反對這一條約組織的以色列;維持與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埃及)之間的脆弱關係;在條約之外起締約國不能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