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蘭巴國家公園

加蘭巴國家公園

加蘭巴國家公園是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東方省緊靠蘇丹南部的邊境地帶,核心保護面積4920km2面積遼闊的熱帶稀樹大草原、草甸和森林,以及分布在河流兩岸和低洼濕地環境中的長廊林,為大象、長頸鹿、河馬和白皮犀牛4種大型哺乳動物提供了天然家園。白犀牛的體型雖比黑犀牛大許多,並且不加害其他動植物,但其種群數量目前僅存30隻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蘭巴國家公園
  • 外文名:Garamba National Park.
  • 位置:薩伊的上薩伊區
  • 面積:5,000平方公里
  • 海拔:700-1000米
  • 建立時間:1938年
簡介,歷史,公園內部介紹,主要物種,綠化面積,森林火災,世界遺產,

簡介

加蘭巴國家公園
加蘭巴國家公園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與蘇丹接壤的上薩伊葦萊地區的自然保護區, 英文名稱是Garamba National Park. 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海拔700-1,000米。屬熱帶稀樹草原。建於1938年,旨在保護長頸鹿和稀有的珍貴動物白犀。另有動物300餘種,矮腳馬、大羚羊頗有名,象眾多。設有納蓋羅和甘戈拉納博迪奧兩個管理站,後者是非洲象馴養中心。1-4月和8-12月為遊覽季節。公路通伊西羅

歷史

1938年3月17日,剛果正式將該公園命名為加蘭巴國家公園。20世紀80年代,加蘭巴國家公園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大約只有15頭白犀牛存活,之後在80年代中期被列在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上。隨後包括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法蘭克福動物園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當時的薩伊政府等組織和政府開始致力於保護和修護公園的生態環境。這種努力獲得了回報:園區自1992年從瀕危動物名單里刪除。 然而到1991年時,公園附近的一個小鎮被蘇丹解放軍(蘇丹人民解放軍)占領,難民開始向公園周邊的地區遷移。至1993年,這一地區的人口已經擴大到約50,000人。蘇丹人民解放軍的成員和其前成員的大量湧入使得該地區出現很多武器裝備,這一時期中甚至出現食用公園內動物肉的情況。但加蘭巴國家公園內的守衛沒有能力對抗全副武裝且訓練有素的偷獵者。在1993年到1995年裡,他們共發生了121次槍戰。非洲水牛和大象在偷獵者的殺害下極具減少。到1996年時,兩隻白犀被打死,加蘭巴至此又重新被列在世界遺產瀕危名單中。

公園內部介紹

公園擁有廣闊的熱帶稀樹幹草原、大草場以及森林區域,高聳入雲的林木點綴在河岸邊和沼澤低地里,這裡養育了四種大型哺乳動物: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珍稀的白犀牛。白犀牛的體積比黑犀牛大得多,僅僅只剩了大約三十頭。加蘭巴國家公園在1984年到1992年由於白犀牛的數量急劇減少而被列入受到威脅的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委員會、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法蘭克福動物協會以及專家們的努力下,白犀牛的數量得以恢復,於是加蘭巴的名字在1992年第16屆會議上從危機名單中消失了。然而在最近,一個殃及了公園內大部分地區的偷獵活動又對現存物種造成了嚴重威脅。於是在1996年第20屆會議上,這個地區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危機名單。加蘭巴國家公園占地492,000公頃,周圍環繞著3個面積廣闊的獵區。該公園是據剛果1938年3月17日令正式命名的。1980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白鰭豚白鰭豚
加蘭巴國家公園坐落在尼羅河和薩伊河(即剛果河)的分水嶺上,海拔高度在710-1061米之間。一片遼闊起伏的高原、一塊點綴著島山(通常是花崗岩構成的)的遠古準平原地區和巨大的低壓沼澤地構成了戈朗巴國家公園的地形外貌。該公園屬熱帶氣候,3月-11月是半潮濕的雨季,接著便是漫長的乾燥期,這時氣溫一般在36-39攝氏度的範圍內,乾燥高溫的東北風時常"統治"著這裡。該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約為1260毫米。

主要物種

加蘭巴國家公園有三種植被分布:(1)長廊林、叢林和沼澤地(2)水生和半水生基群叢(3)各種稀樹大草原。長廊林、樹木繁茂的稀樹大草原及公園北部和西部的紙草莎草屬)沼澤地到了公園中央地帶就"讓位"給了更開闊的矮樹叢稀樹大草原,而後者又漸漸演變成高草地。草地上縱橫交錯著數不盡的細小河流,河邊是長著紙草的沼澤地。稀樹大草原的林地上一般生長著風車子屬植物、欖仁樹以及惹人注目的紫荊花阿拉伯樹膠合歡樹刺桐。據報導,加蘭巴國家公園裡估計有1000種維管植物,其中5%為該地所特有。這些植物用途廣泛,有的可以入藥,有的是名貴的觀賞植物,有的可以編繩子、席墊和籃子,有的是上等的建築材料,還有的可以當柴火。在這個世界上,仍具有繁殖能力的四方嘴白犀或許就僅存在加蘭巴國家公園裡了。1960年公園裡的白犀數量大約為1000頭,但因為防不勝防的偷獵,白犀逐年遞減,世界野生動物基金的報告稱1996年公園裡只剩下了30頭白犀。非洲象是森林和稀樹大草原漸變群的典型過渡動物代表,但它的數量也由70年代末的20,000頭銳減到84年的8,000頭,直到1994年數量才有所回升。其它哺乳動物主要有長頸鹿、河馬、非洲水牛、雄赤鹿、非洲大羚羊、狒狒疣猴長尾猴和其它5種猴類、金貓、豹、獅子、疣豬(一種非洲野豬)、大河豬、彎角羚及其它6種羚羊屬動物;除此之外,公園裡還有2種水獺和5種貓鼬
火烈鳥火烈鳥
進入加蘭巴國家公園,橫跨河流兩岸的小橋、日益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不斷完善的膳宿設施以及生動詳盡的公園說明材料,無不在人心中留下長久美好的記憶。該公園最新開發的"騎象旅行"服務更是別出心裁,獨具魅力。
兩種極具商業價值的珍貴動物--白犀和大象--的數量在公園歷史上曾有兩次大規模的縮減:第一次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國內政治騷亂時期,犀牛的數量由1,000-1,300頭銳減到100來頭,大象也難逃厄運;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期,非洲大地上掀起了偷獵象牙和犀牛角的狂潮,由於加蘭巴國家公園處在三國交界地區,不僅"山高皇帝遠",而且動盪的政治局勢使得武器來源難以控制,所以這裡首當其衝地成為這次狂潮的受害者。十多年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監督及幫助下,這些情況稍有改觀,犀牛和大象的數量均有所增加。但1996年之後,鄰國蘇丹的局勢動盪不安,由其境內流入加蘭巴國家公園裡的難民估計有80,000人,他們主要以獵殺水牛為生,同時也偷獵大象倒賣象牙。由於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均不容樂觀,這一地區的旅遊外匯收入越來越少,一些公園設施也年久失修,打擊蘇丹難民偷獵的交通工具、燃料和配給嚴重匱乏--美麗神秘的加蘭巴國家公園正在呼喚人們的良知和救援。

綠化面積

加蘭巴國家公園總面積的85%都覆蓋著森林。絕大部分樹木是扭葉松,這是生命力極強的一種樹木。生長在加蘭巴國家公園裡的植物,最大的災難便是森林大火。正是因為山火肆虐,不少樹種分布得越來越稀疏。但扭葉松卻憑藉它頑強的生命力,不僅生存下來,而且逐年擴大自己的領地,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扭葉松的樹皮很薄、很脆,而且易於燃燒,所以,一旦發生火災,它和其他樹木一樣難以逃脫。但是,它卻用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儲藏起來。這些松果可以將種子保存3—9年。這樣,扭葉松就做好了死亡和轉世再生的準備,可以任憑山火肆虐了。因為當致命的火災吞噬了松葉和充滿松脂的薄樹皮時,很多松果只是被燒焦,表面燻黑了,一旦濃煙散盡,它們就會崩裂開來,將儲藏其中的種子播撒在廣闊的被清除乾淨的地面上,於是新的一代立刻從灰燼中萌生,充滿勃勃生機。因此,這種樹不但堅守著自己的領地,而且每場山火過後,又都能將領地向遠方拓展。到今天,它均勻而稠密地分布在公園各處,幾乎把整個公園都變成了自己的王國。 扭葉松生長得十分緊密,就像甘蔗林一樣。比如這片森林:每棵樹的直徑1.2~2.4米,樹高30米,樹齡平均175年。由於缺少陽光,下面的樹枝剛長出來就枯死掉落了。這些樹密密地排列著,它們的生長就是一場爭取陽光、爭取更多陽光的賽跑。因此它們筆直地衝上雲霄。假如把整座森林從頂部以下3米的地方砍下,那么你會發現森林變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電線桿。只有沐浴著陽光的樹梢才長著葉子。陽光的缺乏使它們不蔓不枝,一心沖得更高。一棵生長在陽光里有10年樹齡的幼樹,其樹葉與叢生在一起的樹齡為一兩百年的樹木同樣多。隨著山火越來越大,山地變得越來越乾,這奇妙的扭葉松以其強大的競爭力占據了幾乎整個加蘭巴西部地區。龍膽松是另一種分布廣泛的樹種。這種樹木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而且成長速度極快,能在各種各樣的氣候土壤條件下生長。在經常發生山火的最危險的山坡上,它們也千姿百態、鬱鬱蔥蔥。
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
非洲雲杉和亞高山銀杉秀麗多姿,令人矚目。它們有高高的塔狀樹身,繁茂的樹冠生機盎然、光彩照人。這兩種樹木廣泛地分布在加蘭巴西部地區,攀緣著每一座高山。然而這兩種樹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它們都非常害怕山火。由於它們的樹皮非常薄,而且每年種子一旦成熟就立即被播撒出去,所以一旦起火,無論是樹木還是它們的種子都被無情地吞噬了。正因為這個原因,它們很快就被趕出山火肆虐的地區。人們只能在海拔較高的山峰或濕潤的地方見到它們,些地方最容易抵禦火災的侵襲。1872年開始,公園管理處對加蘭巴國家公園採取“以火管理”(LetitBurn)的政策,只要不是人為因素造成,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財產,園內的巡邏員都不干涉,讓它自生自滅。

森林火災

森林火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要算營養物的再循環了。如果沒有森林火,這裡的許多物種有可能會慢慢“餓死”。有些地區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堆積,平均每半公頃土地就擁有45噸乾燥物質。它們越積越厚,使原有生物群落很難發展與更新,新的物種更無插足的餘地。一場大火過後,把土地裸露在陽光之下,黑灰大量吸收了太陽的熱能,成為催發種子的最好溫床。火舌在燒毀野草和灌木的同時,也吞噬了妨礙植物生長的病蟲害以及有礙植物發芽生長的化學物質。濃煙覆蓋在臨近的地區,也可以殺死森林中的一些病原體,因此間接保護了沒有過火地片的森林。熾熱的大火還烤裂了岩石,又為一些喜愛陽光的拓荒樹種開闢了道路。火所燒毀的一切,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並非浪費,只是物質和能量轉換的一種形式。在自然演化過程,生活在加蘭巴國家公園的很多植物和動物,已經適應了間歇周期較長的大火,甚至其中有些物種,還必須以火來保證它們的生存和繁衍。例如扭葉松是加蘭巴及其周圍國有森林中的主要樹種,它喜歡陽光,生長迅速,能適應周期性的野火。但這種樹的幼苗不能在濃密的樹陰下成長。如果沒有森林火為其掃清道路,則喜歡在樹蔭下成長的冷杉、雲杉等植物將成為優勢群落,甚至取扭葉松而代之。 據科學家的研究,扭葉松為了適應間歇野火的環境,具備一種特有的“生態策略”,即成熟的扭葉松都生長有兩種球果。一種是開放性的球果,每年都隨著球果的成熟而把種子散落在地上。但由於接觸不到陽光,大多數種子無法發芽,只有樹冠遭受病蟲害或者被大風吹疏的時候,才有少數種子可能萌芽成活。但扭葉松還有另一種球果,被樹脂所封裹,需要113攝氏度的高溫才能溶化。而在寒溫帶的高原上,只有森林火才可能達到這種溫度:這種球果是為了等待這樣的時機而可以在樹上呆上一二百年。再說,森林火把一切化為灰燼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只是使森林稀疏一些,為生物的“新陳代謝”和“推陳出新”創造條件。就像狼追捕北美馴鹿一樣,森林火只吞食那些軟弱有病的、不太適應的,或是運氣不佳的植物。而這些死里逃牛的強者,卻擺脫了許多競爭的對手,獲得了充足的陽光、營養和水分而成為天之驕子;它們既為樹木更新提供了樹種,又為耐蔭植物充當了涼棚。大火過後的第一個春天,加蘭巴國家公園第一批扭葉松、黑松和其他幼苗就陸續破土而出。新的綠色生命迅速衝破了灰暗的過去,又—輪持續幾個世紀的循環開始了。有朝一日,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又將成為這裡的主體。
熱帶草原熱帶草原
加蘭巴國家公園碑文加蘭巴國家公園碑文

世界遺產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7) 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與美學重要性的自然現象或地區。(10) 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態棲息地,包含從保育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符合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動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