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樂鎮

加樂鎮

加樂鎮,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南部,東臨加朗峒,西臨南渡江,南臨文儒鎮,北臨太平鄉,鎮政府所在地加樂墟,北距縣城18公里,地處北緯19°35′,東經110°,地勢南高北低,南蛇嶺將鎮區隔成加樂峒和加朗峒,南蛇嶺將加樂峒圍繞,加樂峒宛如一個盆地,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境內小丘陵多,高嶺少,嶺丘相連,田沖彎,梯田疊,風光秀麗,交通便利,金(江)屯(城)公路穿鎮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加樂鎮
  • 外文名稱:JiaLe
  • 別名:加樂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海南省澄邁市
  • 下轄地區:居委會1個村委會10個自然村72個
  • 政府駐地:加樂墟文明北路
  • 電話區號:0898
  • 郵政區碼:571938
  • 地理位置:北緯19°35′,東經110°
  • 面積:8200公頃
  • 人口:25555人
  • 方言:漢語、閩南方言、海南話、英語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武聖廟、善會寺、九龍水電站、南蛇嶺等
  • 機場:美蘭機場、鳳凰機場、博鰲機場
  • 火車站:福山車站(在建)
  • 車牌代碼:瓊C·5
  • 名菜:加樂燒黑豬崽
  • 名稱取義:後天下之樂而樂
  • 繁體名稱:嘉樂(嘉樂)(加樂)
  • 文化活動:“家家樂”文化節
  • 音樂單曲:《請到加樂來》《一路前往》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基礎建設,經濟發展,旅遊景點,加籠坪風景區,濟公山旅遊度假區,文明生態,文化之鄉,獲得榮譽,

地理環境

加樂鎮位於澄邁縣南部,鎮政府所在地加樂墟,北距縣城18公里,地處北緯19°35′,東經110°,地勢南高北低,南蛇嶺將鎮區隔成加樂峒和加朗峒,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境內小丘陵多,高嶺少,嶺丘相連,田沖彎,梯田疊,風光秀麗。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3.8℃,年降雨量1900—2000mm,乾雨季分明,年內降水主要集中於5—9月。
加樂鎮
加樂鎮土地面積82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67公頃,屯(昌)至金(江)公路南北貫穿本鎮,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加樂鎮管轄11個(居)村委會,全鎮共有72個自然村,85個村民小組
469023104001 121 加樂社區居委會
469023104200 122 加樂村委會
469023104201 121 德潤村委會
469023104202 122 北統村委會
469023104203 220 加茂村委會
469023104204 122 產坡村委會
469023104205 220 茅坡村委會
469023104206 220 常樹村委會
469023104207 220 加朗村委會
469023104208 220 加桐村委會
469023104209 220 長嶺村委會

自然資源

有濃縮乳膠、木材、片石、碎石等,境內南蛇嶺石英礦石儲量5000萬噸,嶺尾2平方公里花崗石可供多年開採。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花崗岩,石英母等。加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自然資源豐富,是海南省北部歷史文化較發達的地區。發源於松濤水庫的南渡江橫貫穿加樂鎮西部,就象一條潔白的絹帶,一頭繫著歷史,一頭指向未來。南渡江哺育了兩岸勤勞質樸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濃墨重彩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漢族文化。

人口民族

鎮政府現轄村委會10個,居委會1個,自然村72個, 2011年末總人口25555人,其中農業人口24315人。(國家於2014年7月30日出台政策,廢除非農業戶口和農業戶口制度,實行同意戶口制度)

基礎建設

南渡江穿境而過,建有九龍水電站,南渡江河水淨化廠。加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自然資源豐富,是海南省北部歷史文化較發達的地區。發源於松濤水庫的南渡江橫貫穿加樂鎮西部,就象一條潔白的絹帶,一頭繫著歷史,一頭指向未來。南渡江哺育了兩岸勤勞質樸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濃墨重彩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漢族文化。

經濟發展

加樂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為澄邁縣種豬苗生產基地和橡膠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稻穀、橡膠、檳榔、胡椒、山茶油、雜交豬苗等。加樂黑豬仔享譽縣內外,品牌優勢明顯。本鎮工業主要產品有濃縮乳膠、木材、片石、碎石等,境內南蛇嶺石英礦石儲量5000萬噸,嶺尾2平方公里花崗石可供多年開採。此外,竹編瓜菜筐是本鎮的一宗副業。
全鎮土地面積8200公頃,其中耕地1067公頃,含水田701公頃。加樂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為澄邁縣種豬苗生產基地和橡膠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稻穀、橡膠、檳榔、胡椒、山茶油、雜交豬苗等。加樂黑豬仔享譽縣內外,品牌優勢明顯。本鎮工業主要產品有濃縮乳膠、木材、片石、碎石等,境內南蛇嶺石英礦石儲量5000萬噸,嶺尾2平方公里花崗石可供多年開採。此外,竹編瓜菜筐是本鎮的一宗副業產品,年產量100萬個。
2004年,全鎮國民經濟總產值8674萬元,工業總產值1083萬元,農業總產值66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4元,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200萬元。
2011年,全鎮總產值達51992.67萬元,較2010年增長151.38%,農民人均純收入7224.17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4.56%。

旅遊景點

加籠坪風景區

加籠坪熱帶季雨林旅遊區位於海南省澄邁縣西南端,總面積32800畝,該保護區東與屯昌縣交界,西靠臨高縣、澹州市、南與瓊中縣為鄰,距縣城金江鎮50公里。
該區為原始熱帶雨林區,擁有胭脂、坡壘、青梅、厚皮搞、榴果等珍稀樹種及水鹿、猴子、藤狸、穿山甲、蟒蛇、原雞、山鵝鴿、金錢龜等珍稀野生動物。該區-莽莽,還有山間瀑布,林間小溪,奇峰怪石,山頂天塘,加之鳥鳴獸躍,落英繽紛,構成一幅完美的生態圖。這裡還是當年瓊崖縱隊革0據地―美合的原址。
加籠坪熱帶季雨林旅遊區不僅有優越的生態旅遊價值和革命史教育意義,還是休閒度假的最佳去處。

濟公山旅遊度假區

濟公山位於位於海南省國營紅崗農場境內,濟公石像於1993年8月12日在離場部一公里處被發現,經海南地質大隊勘測專家論證,省農墾總局批准立項開發“濟公山風景區”。濟公山風景區25平方公里,目前已發現各類景點50多個。風景區山石奇特、組合巧妙、肖型逼真、植被蔥綠、濃淡相間、充滿神奇色彩。傳奇人物濟公天然石像,堪稱一絕。
遊覽濟公山,先是觀賞它那天生地造的奇岩怪石。沿小道穿過山腳茂密的樹林,從石板小徑攀登上山。山上有塊約6米高的巨石,一看便不由地叫“嘩!濟公!”觀看巨石的模樣,那歪歪破破的氈帽、高高的鼻樑、笑眯眯的眼睛、滑稽的嘴巴、顛盪的身態等完全同濟公一模一樣。天地造物神奇無比,這座酷似濟公半身側面像的“濟公山”,如同樂東縣保國農場境內有酷似毛澤東半身仰臥頭像的“毛公山”一樣,引人尋趣無窮。移步山上各處,觀賞遍山石景,更驚奇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藝。有處巨大的石壁上,一道道條紋自上而下,流線自然使得本無水流的石壁,看來卻酷似飛流直下的瀑布;有塊長方形巨石,其大小高低的比例真如一張床,得名“仙人睡床”;那分布於四處的獨成模樣的石塊,有象猴子觀雲的,有象烏龜望天的,有象大象探頭的,有象鱷魚爬行的……每見一石,只要仔細觀賞,便覺得酷似什麼動物或工具、器皿等。
濟公山下有一小湖,名叫南湖,湖濱蜿蜓曲折,四周布滿林帶,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島嶼眾多,島上樹木蔥翠,林間鳥語啁吱。離濟公山不遠處有溫泉,水溫在50攝氏度上下,泉水含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質。泉水長年噴出,從無間歇,是溫泉浴的好去處。傳說常飲南湖水有廷年益壽的功效,當年濟公雲遊至此,曾飲湖水,那些腳印和鞋就是飲水時留下的。

文明生態

根據縣委縣政府和鎮委創建文明生態村的工作部署,按照鎮委提出的努力創建和諧加樂、文明加樂、文化加樂的目標,積極推進我鎮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2011年我鎮被列入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村莊是德潤上村和長嶺村,兩個創建村莊通過上級支持、自籌資金和發動民眾投工投勞等方式,共硬化了道路5200多米,加快了我鎮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進程,有效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改善人居環境;新建戶廁293個,新建沼氣池112個,有力地推動了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發展,加快了我鎮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進程。現我鎮共創建文明生態村24個,有效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協調可持續發展。

文化之鄉

  • 加樂是尊師重教,禮樂之鄉,特別是在教育教學方面享有盛名。傳統文化薰陶加上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實踐,脫穎而出眾多佼佼者,幾十年間,賢良薈萃,於清雅恬靜的橡膠林里,於徑直幽爽的檳榔山處,接踵並肩地相繼走出二十幾位中學校長。加樂中心國小為我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輸送9名學子,向北京大學輸送1名學子。
    加樂倡導過文明公期,至今已舉辦十一屆“家家樂”農民文化節和一屆“家家樂”農民體育文化活動。一年一度的”家家樂”文化體育盛事,吸引了島內外上萬人參觀,以舉辦文化體育活動為鍥機轉變農民觀念,崇尚科學,利用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我鎮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引導農民過上健康、文明的公期,著力打造文化重鎮,促進農村文化交流,提高農民文化素養,繁榮鎮區市場經濟,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加樂。
  • 加樂的傳統節日。12個傳統節日有: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十五元宵節、二月十五軍坡節、三月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半鬼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一月冬至節、十二月三十(除夕)等等。這些傳統節日的產生和發展,除了受儒家思想影響外,還有道家思想的影響。眾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節、鬼節、中秋節和除夕等,這些節日都來源於中原文化。而軍坡節則起源於鄉土文化。
  • 正月春節是所有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在除夕的午時,要備菜餚供奉祖先,供奉的香茗、米飯(或者年糕)、雞。祭畢祖先,接著闔家吃“年夜飯”。
  • “軍坡節”也是加樂比較隆重的節日。“鬧軍坡”是紀念關聖帝君、神山老爺和其他神明的奉祀盛會。軍坡節最突出的習俗,其一是祭祀關聖帝君等神明,其二在家盛宴款待來客。加樂的“軍坡節”最有特色的方面就是“吃軍坡”。家家戶戶都宰雞殺鴨殺鵝大擺宴席,不論是新疏來者,一律盛情款待。這就是“吃軍坡”。軍坡節的酒席筵宴豐盈,殺豬宰雞大擺酒席,花費大於春節。
  • 海南的“軍坡節”已不能簡單理解為是當地百姓的一種“風俗習慣”,更不能將其冠以“封建迷信”予以扼殺。“軍坡節”是一種地域文化,把它同海南的旅遊特色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亮點,吸引國內外遊客的關注。加樂現把‘’軍坡”更名為‘’公期“。
  • 串杖”是鬧軍坡中的一種最具刺激性的儀式,被刺穿的嘴巴很少流血,如有神助,事後也沒有留下什麼疤痕。這種神奇的功夫在軍坡節祭祀活動中經常看到。
  • “七月半”也叫“鬼節”。 加樂每五十年舉辦一次中元節,上次舉辦是在1992年。加樂還有鎮龍、鎮燈等節。
  • 在加樂的歷史長河中,傳統喜事慶典是一處醒目的文化驛站。傳統喜事慶典的風俗,源自於中原文化。加樂人一生的傳統大喜之日有:滿月、1周歲、結婚、考學、入宅等,這些特別日子都必須擺酒設宴款待,親朋好友祝賀一番。這一習俗是加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人生的開端禮儀是“滿月”。人的一生還有1周歲、考學、結婚和入宅等喜事慶典。充分反映了加樂人重視人生,重視人性,尊老愛幼的思想品德。 解放前,由於受男尊女卑思想影響,凡喜事筵席,其習俗是男人宴席有的好菜餚而女人宴席卻不一定有;男人先用餐,女人跟小孩子一樣後用餐;招待男人有桌有凳,是在八仙桌上用膳;而女人與小孩子一樣,只是在鋪開野蘿葉織成的蓆子席地而坐就餐。解放後,隨著加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已不分男女老少。
  • 清華學子:1982年海南島高考狀元加樂昌文村的王競考取清華大學生物科技專用;1986年加樂下嶺腳村的王曉露考取清華大學外語系;1998年加樂墟的潘家銘考取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0年加樂加玉村的王紹喜考取清華大學法學系;2002年海南省高考狀元加樂坡塘村的王樹徽考取清華大學;2003年加樂茅坡村的王濤年考取清華大學;2005年加樂土尾山村的王綏明考取清華大學;2007年同時考取清華大學的王鹹斌和王澄謙。

獲得榮譽

加樂鎮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項工作,並獲得全國和全省多項榮譽獎勵。獲得的國家級獎勵有:2005—2008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2006年度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省級獎勵有:2009年度海南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海南省老區建設先進鄉鎮,海南省體育先進鄉鎮;縣級獎勵有:2010年度十佳扶持農村薄弱學校先進單位,2009年度澄邁縣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度全縣黨報、黨刊征訂評比一等獎,2002—2003年、2005—2006年度先進黨委、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農村土地權屬糾紛調處工作先進工作隊,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三等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