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樂

加樂

加樂鎮位於澄邁縣南部,東臨加朗峒,西臨南渡江,南臨文儒鎮,北臨太平鄉,鎮政府所在地加樂墟,北距縣城18公里,地處北緯19°35′,東經110°,地勢南高北低,南蛇嶺將鎮區隔成加樂峒和加朗峒,加樂峒被南蛇嶺圍繞有盆地特徵,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境內小丘陵多,高嶺少,嶺丘相連,田沖彎,梯田疊,風光秀麗,交通便利,金(江)屯(城)公路穿境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加樂
  • 外文名稱:JiaLe
  • 別名:加樂鎮,加樂市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海南省澄邁市(縣級市)
  • 下轄地區:居委會1個村委會10個72條自然村
  • 政府駐地:加樂墟(市)文明北路
  • 電話區號:0898,0899,0890
  • 郵政區碼:571938
  • 地理位置:北緯19°35′,東經110°
  • 面積:8200多公頃
  • 人口:27000人(2014)
  • 方言:海南話,閩南語,國語,英語等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南蛇嶺,武聖廟,善會寺,九龍水庫等
  • 機場:美蘭機場,鳳凰機場,博鰲機場(在建)
  • 火車站:海南環島西環動車福山站(在建)
  • 車牌代碼:瓊C·5等
  • 繁體名稱:嘉樂,嘉樂,加樂
  • 名稱取義:後天下之樂而樂
  • 文化活動:家家樂文化節(每年)民俗活動等
  • 菜餚:加樂黑豬仔,海南本地米酒等
  • 音樂單曲:《請到加樂來》《一路前往》等
全鎮簡介,人口情況,自然條件,經濟情況,文明生態,文化禮儀,獲得榮譽,

全鎮簡介

加樂鎮位於澄邁縣南部,鎮政府所在地加樂墟,北距縣城18公里,地處北緯19°35′,東經110°.
南蛇嶺將鎮區隔成加樂峒和加朗峒,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境內小丘陵多,高嶺少,嶺丘相連,田沖彎,梯田疊,風光秀麗。
加樂鎮土地面積82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67公頃,屯(昌)至金(江)公路南北貫穿本鎮,交通便利。2004年,全鎮國民經濟總產值8674萬元,工業總產值1083萬元,農業總產值66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4元,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200萬元。

人口情況

鎮政府現轄居委會1個,村委會10個,自然村72個, 2014年第二季度總人口27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4000人。

自然條件

  • 加樂鎮位於澄邁縣中南部,鎮政府所在地加樂墟北距縣城18公里,南距文儒鎮10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屬於丘陵地區。境內以砂壤土為主。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3.8℃,年降雨量1900—2000mm,乾雨季分明,年內降水主要集中於5—9月。
  • 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花崗岩,石英母等。
  • 南渡江穿境而過,建有九龍水電站,南渡江河水淨化廠。
  • 加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自然資源豐富,是海南省北部歷史文化較發達的地區。發源於松濤水庫的南渡江橫貫穿加樂鎮西部,就象一條潔白的絹帶,一頭繫著歷史,一頭指向未來。南渡江哺育了兩岸勤勞質樸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濃墨重彩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漢族文化。

經濟情況

全鎮土地面積8200公頃,其中耕地1067公頃,含水田701公頃。加樂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為澄邁縣種豬苗生產基地和橡膠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稻穀、橡膠、檳榔、胡椒、山茶油、雜交豬苗等。加樂黑豬仔享譽縣內外,品牌優勢明顯。本鎮工業主要產品有濃縮乳膠、木材、片石、碎石等,境內南蛇嶺石英礦石儲量5000萬噸,嶺尾2平方公里花崗石可供多年開採。此外,竹編瓜菜筐是本鎮的一宗副業產品,年產量100萬個。
2011年,全鎮總產值達51992.67萬元,較2010年增長151.38%,農民人均純收入7224.17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4.56%。

文明生態

根據縣委縣政府和鎮委創建文明生態村的工作部署,按照鎮委提出的努力創建和諧加樂、文明加樂、文化加樂的目標,積極推進我鎮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2011年我鎮被列入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村莊是德潤上村和長嶺村,兩個創建村莊通過上級支持、自籌資金和發動民眾投工投勞等方式,共硬化了道路5200多米,加快了我鎮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進程,有效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改善人居環境;新建戶廁293個,新建沼氣池112個,有力地推動了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發展,加快了我鎮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進程。現我鎮共創建文明生態村24個,有效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協調可持續發展。

文化禮儀

  • 加樂是尊師重教,禮樂之鄉,特別是在教育教學方面享有盛名。傳統文化薰陶加上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實踐,脫穎而出眾多佼佼者,幾十年間,賢良薈萃,於清雅恬靜的橡膠林里,於徑直幽爽的檳榔山處,接踵並肩地相繼走出二十幾位中學校長。加樂中心國小為我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輸送9名學子,向北京大學輸送1名學子。
    加樂倡導過文明公期,至今已舉辦十一屆“家家樂”農民文化節和一屆“家家樂”農民體育文化活動。一年一度的”家家樂”文化體育盛事,吸引了島內外上萬人參觀,以舉辦文化體育活動為鍥機轉變農民觀念,崇尚科學,利用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我鎮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引導農民過上健康、文明的公期,著力打造文化重鎮,促進農村文化交流,提高農民文化素養,繁榮鎮區市場經濟,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加樂。
  • 加樂的傳統節日。12個傳統節日有: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十五元宵節、二月十五軍坡節、三月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半鬼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一月冬至節、十二月三十(除夕)等等。這些傳統節日的產生和發展,除了受儒家思想影響外,還有道家思想的影響。眾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節、鬼節、中秋節和除夕等,這些節日都來源於中原文化。而軍坡節則起源於鄉土文化。
  • 正月春節是所有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在除夕的午時,要備菜餚供奉祖先,供奉的香茗、米飯(或者年糕)、雞。祭畢祖先,接著闔家吃“年夜飯”。
  • “軍坡節”也是加樂比較隆重的節日。“鬧軍坡”是紀念關聖帝君、神山老爺和其他神明的奉祀盛會。軍坡節最突出的習俗,其一是祭祀關聖帝君等神明,其二在家盛宴款待來客。加樂的“軍坡節”最有特色的方面就是“吃軍坡”。家家戶戶都宰雞殺鴨殺鵝大擺宴席,不論是新疏來者,一律盛情款待。這就是“吃軍坡”。軍坡節的酒席筵宴豐盈,殺豬宰雞大擺酒席,花費大於春節。
  • 海南的“軍坡節”已不能簡單理解為是當地百姓的一種“風俗習慣”,更不能將其冠以“封建迷信”予以扼殺。“軍坡節”是一種地域文化,把它同海南的旅遊特色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亮點,吸引國內外遊客的關注。加樂現把‘’軍坡”更名為‘’公期“。
  • 串杖”是鬧軍坡中的一種最具刺激性的儀式,被刺穿的嘴巴很少流血,如有神助,事後也沒有留下什麼疤痕。這種神奇的功夫在軍坡節祭祀活動中經常看到。
  • “七月半”也叫“鬼節”。 加樂每五十年舉辦一次中元節,上次舉辦是在1992年。加樂還有鎮龍、鎮燈等節。
  • 在加樂的歷史長河中,傳統喜事慶典是一處醒目的文化驛站。傳統喜事慶典的風俗,源自於中原文化。加樂人一生的傳統大喜之日有:滿月、1周歲、結婚、考學、入宅等,這些特別日子都必須擺酒設宴款待,親朋好友祝賀一番。這一習俗是加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人生的開端禮儀是“滿月”。人的一生還有1周歲、考學、結婚和入宅等喜事慶典。充分反映了加樂人重視人生,重視人性,尊老愛幼的思想品德。 解放前,由於受男尊女卑思想影響,凡喜事筵席,其習俗是男人宴席有的好菜餚而女人宴席卻不一定有;男人先用餐,女人跟小孩子一樣後用餐;招待男人有桌有凳,是在八仙桌上用膳;而女人與小孩子一樣,只是在鋪開野蘿葉織成的蓆子席地而坐就餐。解放後,隨著加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已不分男女老少。
  • 清華學子:1982年海南島高考狀元加樂昌文村的王競考取清華大學生物科技專用;1986年加樂下嶺腳村的王曉露考取清華大學外語系;1998年加樂墟的潘家銘考取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0年加樂加玉村的王紹喜考取清華大學法學系;2002年海南省高考狀元加樂坡塘村的王樹徽考取清華大學;2003年加樂茅坡村的王濤年考取清華大學;2005年加樂土尾山村的王綏明考取清華大學;2007年同時考取清華大學的王鹹斌和王澄謙。

獲得榮譽

加樂鎮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項工作,並獲得全國和全省多項榮譽獎勵。獲得的國家級獎勵有:2005—2008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2006年度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省級獎勵有:2009年度海南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海南省老區建設先進鄉鎮,海南省體育先進鄉鎮;縣級獎勵有:2010年度十佳扶持農村薄弱學校先進單位,2009年度澄邁縣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度全縣黨報、黨刊征訂評比一等獎,2002—2003年、2005—2006年度先進黨委、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農村土地權屬糾紛調處工作先進工作隊,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三等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