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加勒比尖吻鯊最早是由古巴博物學家菲利佩·坡(Felipe Poey)於1861年命名為Squalus porosus。此名稱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Rhizoprionodon porosus(Poey,1861)。屬名Rhizoprionodon源自希臘語,“ rhiza” =根,“ prion” =鋸,“ odous” =牙齒。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沒有已知的同義詞指代該物種。
形態特徵
剛出生的幼鯊長度為31-39厘米。平均體長約為80厘米,最大達110厘米。身體細長;
眼睛大,有刻痕的下眼瞼;
鼻子長,凹陷;長長的唇溝出現在嘴角附近;唇褶發育良好,上面的皺褶約等於眼睛直徑,在眼睛後面很好地結束;
兩顎上的牙齒有狹長的三角形,強烈傾斜,平滑到細鋸齒的尖端;沒有尖嘴;五個
鰓裂口,最後兩個在胸前;第一背鰭高度適中,起源於胸鰭後緣前面,基部的中心稍比
胸鰭的起源更接近胸鰭的後腋窩;第二背低;在
臀鰭的中點上方或稍後面;背側之間的退化脊;臀鰭後緣稍凹;胸鰭抵著身體時達到背鰭基部中部以下,尖端尖,後緣稍凹;
背鰭之間的低脊存在或不存在;肛門鰭之前的每側的長脊;尾部基部沒有龍骨,但上面和下面有凹口。
上面棕色或灰褐色,下面帶白色,通常側面無白色斑點;胸鰭後緣白色,背鰭和
尾鰭後緣帶黑色。
近種區別
加勒比尖吻鯊與
小尾真鯊(
Carcharhinus porosus)相似,小尾真鯊有鋸齒狀齒以及不存在長的唇溝,而加勒比尖吻鯊沒有鋸齒狀齒有長的唇溝。
由於加勒比尖吻鯊的活動範圍的北部與一個非常相似,且密切相關的物種重疊,即
大西洋尖吻鯊(
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這兩張鯊魚只能通過尾鰭前椎骨的數量來區分,加勒比尖吻鯊的尾鰭前椎骨為65-75,而大西洋尖吻鯊的尾鰭前椎骨只有58-65。
生活習性
加勒比尖吻鯊棲息於近海,主要生活在熱帶海灣和河口,偶爾會進入淡水河。它生活在近海深度為500米的海域,更常見的是深度小於100 米。主要以小骨魚,以及烏賊和甲殼類動物等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海域
分布於西大西洋,包括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群島、南部烏拉圭。
國家
存在:巴哈馬、巴西、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巴拿馬、波多黎各、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存在不確定: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庫拉索、聖馬丁(法國部分)、聖馬丁(荷蘭國部分)。
存在不確定和起源不確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貝多、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格瑞那達、蓋亞那、尼加拉瓜、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繁殖方式
雄性在達到65-70厘米時達到性成熟,雌性在65厘米時成熟,都大約2歲。胎生,利用卵黃滋養胎盤。交配發生在冬末直到夏初,妊娠期約10至11個月。在巴西水域,分娩在春季和初夏期間發生。產仔數為2-6隻幼鯊。似乎確實存在對雌性幼鯊的不平等偏見,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遷徙和交配行為仍需研究。椎骨分析顯示,雄性的成熟速度更快。記錄的最古老的標本是8歲,但據推測它們的壽命可以長達10年。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加勒比尖吻鯊在巴西海岸有一個有限的商業捕魚限制。它也被中美洲的手工漁業捕撈。它被鉤、釣線或延繩釣所捕獲,以及蝦拖網中的兼捕物,經常被漁民認為是一種滋擾。市場上出售的肉經過醃製或冷凍後供人類食用,以及加工成魚粉。加勒比尖吻鯊適應了人工飼養,並成功地飼養在大型公共水族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