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尖吻鯊

大西洋尖吻鯊

大西洋尖吻鯊(學名: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是真鯊科、尖吻鯊屬鯊魚。幼鯊出生時長29-37厘米。身體纖細;眼睛大,有刻痕的下眼瞼;鼻子長,凹陷;唇溝發育良好,上眼皺褶約等於眼睛直徑,末端在眼後;五個鰓裂,最後兩個在胸膜上方;兩顎上有有24或25排相似牙齒,狹三角形,強烈傾斜,在;齒狀體細小且間隔緊密,與長的葉片重疊。第一背鰭高度適中,起源於胸鰭後緣的前部,其基部中心比胸鰭起源稍近於胸鰭的後腋。第二背鰭遠小於第一背鰭,非常低,起源於臀鰭的中點之上或之後。胸鰭緊貼身體時到達背鰭基部中心的中心或下方;背間的脊狀突起;後緣稍凹的臀鰭,兩側鰭前有長脊;尾鰭基部無龍骨,但上方和下方都有凹口。上面是灰色到灰褐色,較大的標本上面有白色小斑點,下面是白色,胸鰭有白色的後緣;背鰭有黑色的尖端。

大西洋尖吻鯊通常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水域。棲息於衝浪區、河口和港口。具有從近海到近海的定期遷移特性,在遷徙過程中形成了大型的性別隔離的群體。隨著冬季的臨近,大西洋尖吻鯊向近海深處轉移,在春季回到岸邊。主要以小的硬骨魚、蠕蟲、蝦、螃蟹和軟體動物為食。分布於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墨西哥灣以及巴西沿岸。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物種危害,

動物學史

理查森(Richardson)首先在美洲動物區系(Fauna Boreali Americana,1836)中將大西洋尖吻鯊命名為Squalus terraenovae。它也出現在早期的科學文獻中,例如Scoliodon terraenovae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都起源於1836年的理查森。後來更改的有效學名為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Richardson,1836)。屬名Rhizoprionodon源自希臘語,“rhiza” =根,“prion” =鋸,“odous” =牙齒。種名Terraenovae來自拉丁語,意思是“新大陸”。大西洋尖吻鯊的名字也源於其典型的長鼻子,比嘴巴的寬度還要長。

形態特徵

幼鯊出生時長29-37厘米。身體纖細;眼睛大,有刻痕的下眼瞼;鼻子長,凹陷;唇溝發育良好,上眼皺褶約等於眼睛直徑,末端在眼後;五個鰓裂,最後兩個在胸膜上方;兩顎上有有24或25排相似牙齒,狹三角形,強烈傾斜,在後面有缺口,平滑到細鋸齒的尖端;齒狀體細小且間隔緊密,與長的葉片重疊。每個刀片的後側有3-5個低龍骨和3-5個牙齒。第一背鰭高度適中,起源於胸鰭後緣的前部,其基部中心比胸鰭起源稍近於胸鰭的後腋。第二背鰭遠小於第一背鰭,非常低,起源於臀鰭的中點之上或之後。胸鰭緊貼身體時到達背鰭基部中心的中心或下方;背間的脊狀突起;後緣稍凹的臀鰭,兩側鰭前有長脊;尾鰭基部無龍骨,但上方和下方都有凹口。
上面是灰色到灰褐色,較大的標本上面有白色小斑點,下面是白色,胸鰭有白色的後緣;背鰭有黑色的尖端。

棲息環境

大西洋尖吻鯊通常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水域。棲息於衝浪區、河口和港口。生活於水深280米的水域,但大部分留在深度小於10米的水中。

生活習性

大西洋尖吻鯊具有從近海到近海的定期遷移特性,在遷徙過程中形成了大型的性別隔離的群體。隨著冬季的臨近,大西洋尖吻鯊向近海深處轉移,在春季回到岸邊。儘管大西洋尖吻鯊能夠忍受較低的鹽度水平,但它們不會像公牛真鯊Carcharhinus leucas)那樣冒險進入淡水。
大西洋尖吻鯊主要以小的硬骨魚、蠕蟲、蝦、螃蟹和軟體動物為食。硬骨魚包括鯡魚、鰻魚、銀魚、瀨魚、鱈魚、蟾蜍魚和飛魚。
大西洋尖吻鯊在出生後頭三個月中,幼鯊平均每月5厘米。然後,在冬季和春季,每月的生長速度減慢至平均0.9厘米。達到60-65厘米的長度後,增長率大約每年開始以1.3厘米的線性增長。在這樣的大小下,大西洋尖吻鯊也將開始形成不同的大小等級,從而將它們與新生兒區分開。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墨西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罕布夏州、德拉瓦州、德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維吉尼亞州、羅德島州、喬治亞州、緬因州、麻薩諸塞州、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新澤西州、南卡羅來納州、馬里蘭州、阿拉巴馬州、康乃狄克州)、巴西。
大西洋尖吻鯊
大西洋尖吻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大西洋尖吻鯊的雄性成熟期在2-2.4歲之間,此時它們的平均總長度在80-85厘米之間。雌性在2.4-2.8年後達到性成熟,總長度在85-90厘米之間。交配發生在晚春和初夏,隨後是雌性在懷孕期間的離岸遷徙。懷孕10-11個月後,雌性返回近岸地區分娩。每窩幼崽的數量不一,從4-7隻不等,與母體的大小有關。大西洋尖鼻鯊是胎生的,通過胎盤囊為幼鯊提供營養。該物種與其他甲殼類動物的區別在於雌性的卵巢在左側發育,雄性的卵巢具有重疊的虹吸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5年 ver 3.1——無危(LC)。
保護措施:在美國水域中,休閒垂釣者每人每次旅行只允許釣一條大西洋尖吻鯊。

主要價值

美國大西洋沿岸的大型和大型沿海鯊魚捕撈均以大西洋尖吻鯊為目標。肉被出售給人類食用,也被漁民用作其他較大種類鯊魚的誘餌。較小的鰭片使它們對商業捕魚者的價值不及其他鯊魚種類高。

物種危害

大西洋尖吻鯊對人類構成中等威脅。由於他們選擇的棲息地,會經常與人類接觸。但是,該種鯊魚對人類造成的大多數咬傷都是非致命的,而且並不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