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劍產生在
商代,較短,呈柳葉或銳三角形,初為銅製。
漢代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自古劍術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為世人喜愛。
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
臥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
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
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
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
漢書·藝文志》載有《
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
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文人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學家
司馬遷的祖上在
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
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
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
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
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
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漢代鬥劍中顯示了
武藝造詣的深淺。
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
劉勛、奮威將軍
鄧展等共飲,
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
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
裴松注引)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鬥劍風的興盛。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禦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 罷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與武藝完全不同,就是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劍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
劍舞的高度發達,為後來劍術的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明代
戚繼光《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
明
唐順之《武編》說:
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
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演練的
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
中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招式動作
劍術名目繁多,形式不一,僅單劍可分短穗劍、
長穗劍;從劍路體勢而言可分:工架劍、行劍、綿劍、醉劍和
雙手劍等。各種劍術風格不同。工劍、形健骨遒,端莊勢整,一招一勢,端端式式;行劍、流暢無滯,揮攉瀟灑,忽往復收,行多停少;綿劍,柔和蘊籍,緩緩不斷(如
太極劍);醉劍,恣意揮舞,乍徐還疾,形如醉酒,以醉非醉;雙手劍,雙手持劍,劈、砍、挎、掛、身法矯健,豐彩多姿。
武術的劍,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富有傳奇色彩。許多詩人都有讚美劍的詩句,所謂“一舞劍器動四方”,自古以來我國舞劍之風甚重。
功能作用
格鬥
在古代主要用於軍事格鬥,是十分重要的作戰武器,同時也可以用於自衛防身。戰國晚期的“荊軻刺秦王”,是廣為人知的長短劍相搏的典型事例。
表演
劍術除作戰、防身之外,尚有一種功能,就是作為
技擊舞蹈的表演形式而供人欣賞。在現代有武術的劍術套路。
健身
隨著時光的推移,科學技術的發展,
冷兵器已退出歷史舞台。作為冷兵器的一員,劍在軍事上的實用價值業已不復存在。今天,除了在特定的條件下,劍仍可以用於防身自衛之外,劍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已不再表現為一種軍事戰鬥力的載體,而是演化成為一種用於健身的
體育活動,用於觀賞的表現形式,適合於競技比賽的運動項目。健體強身,觀賞娛樂,競技比賽,正是今天劍術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其中,健身自然處於首要與中心地位。
劍的規格
劍是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面有刃的短兵械。劍是我國古代的
四大名器之一,譽稱為“百兵之君”。劍在古時,是作戰的武器,有劍鋒和兩刃,使用起來逢堅避刀,不硬撞、強擊。練起來“劍如游龍”。帶有幾分文氣、優美。其用法有刺、劈、掛、點、崩、雲、抹、穿、壓等,在劍法的基礎配以劍指,加以各種
步法、步型、跳躍、平衡、旋轉等動作構成了劍術的套路。
而劍法,則是用劍最佳的方法。使用劍,不僅僅要把劍當做一種武器,還要把劍,當做一種戰鬥方法。這,是用劍的奧義,更是了解和運用劍術,所不能不知道的道理。
劍的規格一般為:反手垂臂持劍,劍尖在人耳上沿以上;重量由0.5千克至1千克不等。競賽規定用劍,成年男子劍重量不得輕於0.6千克,成年女子劍不得輕於0.5千克
劍的結構
劍身:包括劍尖、劍刃、劍脊、劍面。
劍把:包括劍格、劍柄、劍首。
劍尖:即劍身最前端的尖銳部分。
劍脊:即劍身長軸隆起部分。
劍刃:即劍身兩側鋒利部分。
劍面:指劍脊兩側的平面。
劍柄:指劍把上的握柄。
劍首;即劍柄後端的突出部分。
護手:又稱劍格,指劍柄與劍身間相隔的突出部分。
劍鞘:即用來盛裝寶劍的囊鞘。
劍指劍穗
劍指
劍指是劍法的輔助動作。簡單地說,就是當右手持劍,作出攻防劈刺等各種動作時,未持劍的左手要與其配合呼應,作出相應的動作,此時的左手即非握拳,也不是伸掌,而是食指與中指向前伸直,其餘手指內屈。
作用:
1、劍指前伸,擾亂對方的視線。近身時還可以直接進攻。如:可用劍指刺喉、戳眼、
點穴、點腕等。
2、如果對方使用不帶刃的兵器,劍指的左右運行可以用於推、擋,而且還可以乘機抓握、奪取對方的兵器。
3、前後左右的運行,都可以協助身體保持平衡,如:弓步直刺,劍向前刺,劍指向後伸。
4、有助於增強刺劍、劈劍的力量。如:弓步掛劈,掄劍向右下方劈,左劍指應向左後上方擺,以加大臂力。
5、用於體能鍛鍊,可以豐富肢體活動的形式,增加運動量,從而使全身都得到較好的鍛鍊。
6、觀賞劍術演練,劍與劍指動作的一開一合,可以增加動作的色彩,使劍術顯得更加瀟灑優美。
劍穗
劍穗是劍的附加部分,它既是劍的飾物,又具有技擊的作用。劍出“刺、斬、撩、掛”,穗走“帶、甩、擺、打”,穗隨劍行,劍穗合一。
作用:
1、通過劍穗的飛舞,能夠迷惑對方,指上打下,使其虛實難辨。
2、可以用穗子直接進攻。如:直擊對方的頭、眼、喉和穴位等。
3、劍光穗影,鳳舞龍翔,能給人以極大的美感,是一種高品位的享受。
風格特點
劍是
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風。自古,行俠者佩劍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劍,將軍統帥佩劍,由此可見劍是武術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碼。
劍的擊法有;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等。
劍術的特點是:輕快敏捷、瀟灑、飄逸,有“劍走美式”、“劍如飛風”之說。劍術根據練法又分為
行劍、勢劍、雙手劍、長穗劍、雙劍、反手劍等。
劍術套路繁多,常見的有:武當劍、
青萍劍、達摩劍、三才劍、三合劍、
雲龍劍、八卦劍、太極劍、
螳螂劍、通臂劍、醉劍、
宣化劍、七十三劍、
龍形劍、奇門十三劍、
白虹劍、純陽劍、七星劍等。
主要門派
武當、少林是中華武術的兩大門宗,武當劍是
武當功夫的代表。武當劍為輕兵器之類,其法以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主,練習時要求劍隨身走,以身帶劍,套用時要做到劍與身合,身與氣合,氣與神合。
太乙玄門劍是武當太乙門劍法,其劍法特點是快慢相兼,剛柔相含,練習時要求劍隨身走,以身帶劍,神形之中要做到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此劍法,行如蛟龍出水,靜若靈貓捕鼠,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是武當劍中的佼佼者,自古為武當山的鎮山之寶,秘傳之法。
明代常熟石電字敬嚴,得耿橘之傳,以授太倉陸世儀、通威陳瑚菴。
俞大猷曾經李良欽學擊荊楚長劍。至清季,則有山東王耀臣以專門劍法名家,授之四川吳玉笙。玉笙授宋仔鳳,宋氏著《劍法真傳》行世。就予所見,近代專以劍法著稱者有“武當劍仙”李景林,其師為宋唯一,說者稱其能臻神化。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實為別開生面之劍法。又
孫福全所著有《八卦劍》;趙連和所傳有
達摩劍、綈袍劍;馬金標所傳有純陽劍;張景福所傳有盤龍劍。
主要劍法
(1)刺劍:立劍或
平劍向前直出為刺,力達劍尖,臂與劍成一直線。劍刃朝上下為立劍,劍刃朝左右為平劍。
(2)劈劍:立劍,由上向下為劈,力達劍身,臂與劍成一直線。掄劈劍沿身體右或左側繞一立圓;後掄劈劍要與身體後轉協調一致。
(3)
掛劍:立劍,劍尖由前向上、向後或向下、向後為掛,力達劍身前部。上掛向上、向後貼身掛出;下掛向下、向後貼身掛出;掄掛貼身立圓掛一周。
(4)
撩劍:立劍,由下向前上方為撩,力達劍身前部,正撩劍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貼身弧形撩出;反撩劍前臂內旋,余同正撩。
(5)雲劍:平劍,在頭頂或頭前上方平圓繞環為雲。上雲劍在頭頂由前向左後繞環,要仰頭;左(右)雲劍在頭前上方向左後(右後)繞環,頭向左肩側倒。
(6)架劍:立劍,橫向上為架,劍高過頭,力達劍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7)點劍:立劍,提腕,使劍尖猛向前下為點,力達劍尖,臂伸直。
(8)崩劍:立劍,沉腕使劍尖猛向前上為崩,力達劍尖,臂伸直,劍尖高不過頭。
(9)
截劍:劍身斜向上或斜向下為截,力達劍身前部。上截劍斜向上;下截劍斜向下;後截劍斜向右後下方,臂與劍成一直線。
(10)抱劍:右手抱劍於胸前,劍尖朝右為橫抱劍;劍尖朝上為立抱劍;劍尖朝前為平抱劍。
(11)穿劍:平劍,劍尖經胸腹間弧形向前為平穿劍,力達劍尖,劍身不得觸及身體;前臂內旋,立劍劍尖由前向後轉動而出為後穿劍,力達劍尖,高不過膝,低不觸地;掄穿劍劍尖向後、向左隨轉體貼身立圓繞環一周。
(12)斬劍:平劍向左(右)橫出,高度在頭與肩之間為斬,力達劍身,臂伸直。
(13)
剪腕花:以腕為軸,立劍在臂兩側向前下貼身立圓繞環,力達劍尖。
(14)撩腕花:以腕為軸,立劍在臂兩側向前上貼身立圓繞環,力達劍尖。
日本劍術
日本劍術所使用的刀器一般稱為日本刀,中國又稱
倭刀,其刀身狹長微彎,單刃柄較長,劈斬
突刺俱宜,實際上是刀劍合一的產物。常用的日本刀形制有大、小之分(長、短),大刀又分太刀(刀身弧度較大),打刀(刀身較直)兩種,小刀稱之為脅差(又稱脅插,刀身長度只有正常日本大太刀、打刀的三分之二左右,故也有稱其為小太刀的。古代
日本武士一般都身佩兩刀,即一大一小兩柄日本刀)。日本古武道的劍術流派極多,古流號稱有兩百至三百餘派,主要有
柳生新陰流劍術、小野一刀流劍術、
北辰一刀流劍術、馬庭念流劍術、鹿島
新當流劍術、東軍流劍術、真影流劍術、直心影流劍術、
神道流劍術、
神道無念流劍術、當流劍術、
示現流劍術、
心形刀流劍術、柳剛流劍術、鐵人實手流劍術、
中條流平法、天流兵法劍術、神傳流擊劍等。
日本武士必須常年佩刀,刀不離身,故在所有的古武術門類中,劍術是武士必須掌握、流傳也最為普及的武藝技法之一。劍術在古時又稱劍法、擊劍、平法、兵法、小兵法、刀法、太刀打等。明治以後始稱劍道。日本古流劍術包括使用太刀﹙佩帶時刀刃向下﹚、打刀﹙佩帶時刀刃向上﹚、小太刀等武器的技術。其內容有使用一刀(單刀)的太
刀術、小太刀術;使用長、短二刀(即同時使用大、小太刀的
雙刀術,日本古流劍術中雙刀技法都被稱之為“
二刀流”,流派有
宮本武藏的
二天一流)的正二刀術﹙右手拿大太刀,左手拿小太刀﹚、逆二刀術﹙右手拿小太刀,左手拿大太刀﹚,雙手都持大太刀的二刀術﹙如琉球王家秘傳武術本部御殿手、
大東流合氣武術等﹚及小太刀二刀術﹙如天道流、
柳生心眼流等﹚等各種各樣的劍術技法。其中包含刺眼、撩陰和斬擊對手頸動脈等危險的招數,平常主要以形﹙套路﹚的練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