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州志》是清雍正五年(1727)出版的圖書,李梅賓修,楊端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州志
- 別名:雍正劍州志
- 作者:李梅賓、楊端
- 出版時間:1727年
《劍州志》是清雍正五年(1727)出版的圖書,李梅賓修,楊端纂。
《劍州志》是清雍正五年(1727)出版的圖書,李梅賓修,楊端纂。編修過程劍州志的纂修,肇於明正德年間。正德十四年(1515),劍州知州李璧(字白夫,廣西武緣縣(今武鳴)人)曾主修州志,並特請楊慎為之撰寫序文。然而其書未曾...
《劍州志》是清同治年間著成的一部圖書,是一部專門記述四川劍州的地方志書,由李溶、余文煥修,李榕等纂,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成書,共10卷,6萬餘字。編修始末 背景 清同治己已(1869年)五月,湖南布政使李榕歸隱回到...
《劍閣縣誌》是專題記述劍閣縣的一部地方志書,由劍閣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1992年7月由巴蜀書社在成都正式出版,共1022頁。編修背景 繼清雍正《劍州志》和同治《劍州志》後,民國二年(1913年),劍州改置為劍閣縣,民國十六年...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Endl,柏科 柏木屬 樹齡:300 年以上 古柏淵源 此柏位於四川省北部劍門山區,古稱劍州路柏。據《劍州志》載:“自劍州南至閬中,西至潼關,北至昭化三百里,明正德知州李壁以石砌路,兩旁植樹十萬株,今皆...
《劍州志》此志始修於同治八年(1869),乃是李榕自湖南解官歸鄉之後,應州“大夫人士”之請,率同其弟朴、柄、拭栩,兒子李穎及諸門人編輯而成。李溶來署知州時,正趕上收尾,自是大力贊助。纂修過程中,其一是將雍正舊志“詳加...
”同治《劍州志》載:“古柏樹萬株,為璧所植。”李璧植柏、補柏、護柏的舉動,對翠雲廊的形成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劍州人民為了懷念先後擔任知州的李璧和楊如震兩位德政卓著的父母官,於明萬曆八年(1580)在今劍閣縣普安鎮修建...
同治八年(1869)湖南布政使李榕被罷黜,回到故里劍州何馬溝,在家中開設學館,授文講經。同治十一年(1872),應地方官紳之請,率子弟門人重修《劍州志》。同時主兼山書院講席。同治十三(1874)李榕與知州李星階合計,重修劍州考舍...
同治十一年(1872),應地方官紳之請,率子弟門人重修《劍州志》。同時主兼山書院講席。同治十三(1874)李榕與知州李星階合計,重修劍州考舍,並作《重建劍州考舍記》光緒五年(1879)李榕出川東南遊,光緒八年(1882)遊歷歸來,...
宋、明兩朝時,宋代真宗、仁宗、徽宗、寧宗都頒布了關於沿官道植樹的詔令,明正德年間的劍州知州李璧更是沿線植柏達數十萬株。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行道樹,逐漸形成以古柏為主、綿延數百里的林蔭大道。同治《劍州志...
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布政使李榕被罷黜,回到故里劍州何馬溝(今下寺鎮下寺村),在家中開設學館,授文講經。同治十一年(1872年),應地方官紳之請,率子弟門人重修《劍州志》,同時主兼山書院講席。同治十三年(1874年),...
江口鎮是一個有史記載長達2000餘年的文化古鎮。其地古時先後屬當德縣、漢德縣、白水縣、永歸縣、劍門縣、普安縣、劍州轄域。東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劉備改葭萌縣為漢壽縣,治所在江口場嘉陵江對岸,今屬昭化區丁家鄉,此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