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閣縣誌》
- 作者:四川省劍閣縣誌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書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1992年7月
- 頁數:1022 頁
- 定價:120.00元(人民幣)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7-80523-438-8
《劍閣縣誌》是專題記述劍閣縣的一部地方志書,由劍閣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1992年7月由巴蜀書社在成都正式出版,共1022頁。編修背景繼清雍正《劍州志》和同治《劍州志》後,民國二年(1913年),劍州改置為劍閣縣,民國...
劍閣縣續志,王昌蔚、張政等纂修。名為“續志”,實乃重修。民國十五年(1926)十二月成書。民國十六年(1927)首次出版發行,全書分為十卷,線裝八冊。編修過程 民國十五年(1926)九月,張政應聘總纂劍閣縣誌,十二月成書。據張氏敘述經過:“劍志成於李申夫先生,文約事豐,劉子玄所謂敘述尤美者也。故自同治...
1 四川省劍閣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劍閣縣誌》[M].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一章 建縣沿革 2 四川省劍閣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劍閣縣誌》[M].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3 廣元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元縣誌》[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年 4 圖片劍閣.劍閣縣人民政府.2015-09-28 [引用日期2016-01-18...
劍閣縣政府是中華民國時期劍閣縣的行政機關,1913年劍州知事公署改為劍閣縣公署,1929年7月1日劍閣縣公署改稱劍閣縣政府,1949年12月18日被新成立的劍閣縣人民政府正式取代。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1月,中華民國四川軍政府改知州為知事,委任張政為劍州知事。劍門、武連設分州知事。民國2年(1913年)春,...
2015年,多所高校的專家曾組隊來劍閣實地考察,最後得出結論是“根據內部STR分析,這一個體是較早從湖南分出到四川的類型”,不是三星堆縱目人。2020年3月,王守義去世。人物經歷 1986年,四川省社科院的副院長廖永祥到劍閣縣誌辦去講課,發現當時在劍閣縣誌辦工作的王守義的相貌,跟剛出土不久的三星堆青銅像非常像...
南安縣是四川劍閣縣的歷史縣名。南北朝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縣(治今四川劍閣縣漢陽鎮境內)境內僑置南安郡(治今劍閣縣普安鎮),領桓道縣、中陶縣2僑置縣。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置南安縣(治今劍閣普安鎮),屬益州南安郡。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南安郡...
白龍區是四川省劍閣縣曾經的一個縣轄區。1950年1月至2006年6月設定,治地白龍場,位於劍閣縣中南部,因白龍廟得名。歷史沿革 白龍區,因古剎白龍廟得名。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臨津縣遷此,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臨津縣併入普安縣改設臨津鎮,明時為漿池屯,《劍閣縣續志》載:明永樂間,八姓(陝西鳳翔...
劍閣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劍閣縣菸葉生產辦公室 主要職責 劍閣縣人民政府依法行使下列職權:執行劍閣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廣元市人民政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
城北鎮,原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劍閣縣中北部,地處劍閣縣原縣城所在地的北部和西部,北與北廟鄉、漢陽鎮為鄰,西與鹽店鎮、西廟鄉、涼山鄉交界,南與普安鎮接壤,東與聞溪鄉毗鄰。區域面積94.2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7909人。城北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屬老縣城普安北部而得名...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本《劍州志》刻本成書。民國十六年(1927年),修志局於成都出版發行,共4冊,鉛印本。1992年8月,四川的巴蜀書社於成都重印出版發行,ISBN號:7-80527-478-7,影印本,由四川省劍閣縣誌編制委員會整理。今存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和民國十六年(1927)四川省修志局鉛印本。作者...
1992年出版的《劍閣縣誌》,專題介紹了黃裳的科學成就,並採用了他的《天文圖》和《天文圖說》的資料。思想 黃裳注重思考,提出了不少新觀點新論述,成為理學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對南宋及後世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北宋到南宋中期,思想學術界出現了難得的繁榮氛圍,黃裳出自強烈的愛國主義之心,立志恢復國家(宋)失去...
劍州是今四川省北部曾經存在的一個行政區劃,轄域以今劍閣縣為主體,盛時包括今梓潼縣、江油市東部等地,以境內的劍閣得名,州治在普安縣(今劍閣縣普安鎮)。唐初先天二年(713年)置,此後兩次短暫更名改制,一直到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劍閣縣,歷時近1200年。劍州是劍閣縣歷史上最主要的建制,劍閣縣因此又...
劍閣人民非常尊敬這位鄉賢,人們都稱作李夫子或李翰林,而不直呼其名,人們不忘記這位有功於桑梓的人在,為他在故里豎碑。史料記載 《劍閣縣誌.李榕》(劍閣縣誌編纂委員會,巴蜀書社出版,1992年7月第1版,第191-921頁)《曾國藩文集·處世金針·治軍之術》《曾文正公年譜》(卷六、七、九、十)《湘軍志》(...
據《劍閣縣誌》《工業門類篇,第503頁釀造節》記載,劍門關一帶歷代都有釀酒燒坊。1951年劍門關所在地劍閣縣人民政府成立了最早的國營釀酒廠,改革開放後,經改制保留了劍閣江口與下寺鎮園區的劍閣縣劍門關釀酒基地。劍門關酒,沉睡數千年,厚積而薄發,一醒驚世界!在國營建廠六十二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向世人推薦...
劍門關鎮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劍閣縣北部,東與張王鎮、高觀鎮接壤,南、西與漢陽鎮相連,北與下寺鎮、昭化區毗鄰,幅員面積174.43平方公里,轄19個村(社區)、10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563戶,總人口26683人。蜀漢時稱劍閣,隋唐時始稱劍門關,置大劍鎮,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
龍泉區(1950年~1992年)是四川省劍閣縣曾經的一個縣轄區。1950年設城關區,次年改稱第一區,1963年復名城關區,1981年更名龍泉區,1992年撤銷改設普安督導室,俗稱普安區,2006年撤銷。治地城關鎮(1981年改稱普安鎮)。1989年,幅員面積472.9平方公里,轄龍源鎮和江石、鶴鳴、田家、聞溪、姚家、北廟、鹽店...
劍門縣是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內曾經存在的一個縣。武周聖歷二年(699年)置,因劍門山為名,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永歸縣併入,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入普安縣,後不復置。轄域前期位於今劍閣縣北部,後期位於今劍閣縣北部、東部。治所前期在今劍閣縣下寺鎮,後期在今劍閣縣劍門關鎮。建置沿革 武周聖歷二年(...
赤化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劍閣縣地區歸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撤銷劍閣縣,在原劍閣縣境內設定3個縣蘇維埃政權,置赤化縣,隸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治今劍閣縣鶴齡鎮,轄域位於今劍閣縣東南部。同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四川政權後撤銷。
永歸縣(公元554年~967年)是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內在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北宋初年存在的一個縣。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白水縣為永歸縣,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廢置併入劍門縣,後不復置。轄域位於今劍閣縣東部,治所在今劍閣縣店子鄉。建置沿革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白水縣為永歸縣,屬始州...
劍門區是四川省劍閣縣曾經的一個縣轄區,1951年設第八區,後遷治漢陽鋪改稱漢陽區,1984年再遷至劍門場,1989年復稱劍門區,1992年撤銷劍門區公所,2006年撤銷劍門督導室,劍門區正式結束。1989年,全區面積325.9平方公里,轄劍門、漢陽2鎮和小劍、抄手2鄉。歷史沿革 劍門區,治地劍門場,因大劍山群峰似劍,...
大劍溪(Dajian River)是白龍江支流清江河的支流,水會渡下游又名劍溪河、劍門河,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境北部,源出劍門關鎮南部,北流出劍門關隘口至水會渡與小劍溪匯合流入清江河。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河道長度11公里。幹流情況 大劍溪,是嘉陵江水系白龍江支流清江河的支流,古稱劍溪、劍水、大劍水,水會渡下游...
講信區(1930-1935年)是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內民國時期存在的一個縣轄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置講信保;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講信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設講信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秋,撤銷講信區併入新設的第四區,後不復置。轄域位於州(縣)境中部,區設辦事處,治地白龍場,在今劍閣...
白溪浩,也作白溪濠,又名炭口河、白溪河、白龍河,為長江支流嘉陵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劍閣縣龍源鎮永紅村,流經禾豐鄉、白龍鎮、碑埡鄉、公興鎮、吼獅鄉、塗山鄉,在香沉鎮劍南村流入閬中市河樓鄉,又流入蒼溪縣,在八廟鎮再次流入閬中市,最後在閬中市江南鎮(原屬天鞍鄉)龍王灘匯流進嘉陵江。河長...
小劍鄉是四川省劍閣縣曾經的一個鄉級行政區,存在於1961年至1992年之間。1961年設小劍公社,1984年改為小劍鄉,1992年撤銷併入漢陽鎮,後不復置。1961年5月,設小劍人民公社,屬漢陽區(1984年遷劍門場,1989年稱劍門區)。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成立小劍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生產大隊、生產...
鴦溪鄉是四川省廣元市曾經存在的一個鄉級行政區,先後隸屬昭化縣、劍閣縣,先後地處昭化縣西南端和劍閣縣東南部。1951年昭化縣置鴦溪鄉,屬第五區(龍風區),1952年劃歸劍閣縣,屬第七區(1955年底改稱鶴齡區),1958年9月改為鴦溪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鴦溪鄉,1995年撤銷併入鶴齡鎮,後不復置。鄉政府(...
普安區是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內曾經存在的一個縣轄區。民國24年(1935年),原普安一、二區合併為第一區,又俗稱普安區。1950年改設城關區;1981年更名為龍泉區;1992年撤銷,區公所改為普安督導室,俗稱普安區;2006年撤銷。治地縣城普安鎮。1989年,全區幅員面積472.9平方公里,轄1鎮8鄉(不含普安鎮),共78村...
沙溪鄉是今四川省廣元市曾經的一個鄉,隸屬昭化縣,其政區今屬劍閣縣。1952年11月撤銷下寺鄉析置沙溪鄉,屬新建的下寺區;1955年12月改屬寶輪區;1956年11月撤銷併入復置的下寺鄉,後不復置。治地沙溪壩,今屬劍閣縣下寺鎮沙溪壩社區。1951年3月,劍閣縣置下寺鄉,屬劍閣區(治地劍門場)。1952年8月,下寺...
《普安劍陰題壁》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作,收錄在《全唐詩》中。作品原文 普安劍陰題壁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山川雲霧裡,遊子幾時還。注釋 普安:指普安縣,西魏時置,唐時仍置,屬始州,治州城(今四川劍閣縣普安鎮)。劍陰:指劍門山以南。作者簡介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
元山區是四川省劍閣縣曾經設定的一個縣轄區。1950年設元山區,1952年改為第四區,1955年復稱元山區,2006年撤銷元山督導室。1989年,全區面積275.0平方公里,轄1鎮5鄉,共85村,355組。歷史沿革 元山區,治地元山場,古為梓潼縣、華陽縣、黃安縣、普成縣、普安縣、劍州等屬地。清同治年間始於此設修睦保,...
小劍溪(Xiaojian River)是嘉陵江水系清江河的支流,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境北部,源出劍閣縣漢陽鎮北部,東北流切過大吊岩、涼水溝,在下寺鎮水會渡合於大劍溪後匯入清江河。流域面積76平方公里,河道長度12公里。幹流情況 小劍溪,是嘉陵江水系白龍江支流清江河的支流,發源於劍閣縣漢陽鎮北部的蒲家溝,發源地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