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鄉族稱讚
劉殷七歲喪父,居喪悲哀過於禮制,服喪三年,從不露齒而笑。到
弱冠之年,就博學精通經史,綜合歸納各家之言,文章詩賦無不備覽。性情灑脫,有濟世之志,節儉而不鄙陋,清約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順而不可侵犯。鄉人親族無不稱讚他。郡中任命他為
主簿,州中徵召他為
從事,都以家中無人供養為由,推辭不就任。司空、齊王
司馬攸徵召劉殷任掾,征南將軍
羊祜徵召他任參軍事,都稱病推辭。
娶妻張氏
同郡張宣子,是個識達之士,勸劉殷接受徵召就任。劉殷說:“當今這二公,是
晉朝的棟樑。我正希望成為架屋承瓦的榱椽,不依靠他們,哪能成事呢!現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別的使命,不由我不竭盡為臣之禮,就不能再親自供養。子輿之所以推辭齊國的大夫,確實是因為家中無人和顏悅色地奉養父母啊。”張宣子說:“您所說的話,哪裡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從今以後,您將成為我的老師。”於是把女兒嫁給他。張宣子是
并州的豪門大姓,家中富有財產,他妻子生氣說:“我女兒年方十四,姿色才智如此,還擔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嗎?卻急忙地把她嫁給劉殷呢?”張宣子說:“這不是你能考慮得到的事。”告誡他女兒說:“劉殷至孝感動冥神,再加上才識超世,這人終將大大地發達,成為當世名公,你應當好好地伺候他。”張氏性情也很婉順,事奉婆母王氏以孝順聞名,伺候劉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時,劉殷夫婦悲哀損傷身體,幾乎喪命。當時王氏的靈柩停放在家中而西鄰失火,風勢很猛,劉殷夫婦在靈柩前叩頭痛哭,於是火越過他家燒到了東邊鄰家。後來有兩隻白鳩在他家的庭中樹上築巢,從此名譽更加顯著。
應召入仕
太傅
楊駿輔政時,備禮聘請劉殷,劉殷以母老為由堅辭。楊駿於是上表,晉惠帝
司馬衷下褒獎嘉美的詔書成全他的高志,允許他完成奉養母親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給他衣食,免除他的賦役,賜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永寧元年(301年),趙王
司馬倫篡位,
孫秀向來崇重劉殷的名望,以
散騎常侍之職徵召他,劉殷逃奔到
雁門。到齊王
司馬冏輔政時,征入任大司馬軍諮祭酒。到任後,對劉殷說:“先王虛心地召君,君不來。現在孤徵召君,君何故能屈就呢?”劉殷說:“世祖憑著大聖順應天命,先王以至高的德行輔國,就是
堯、
舜為君,
后稷、
殷契為輔佐,所以劉殷希望以一匹夫抗絕千乘之使,達到不可改變的企求,幸遇
唐虞聖世,因此不畏懼刑殺之罰。現在陛下憑著神武聰慧,除暴復帝位,然而聖跡粗具規模,嚴威更重,劉殷如果再像以前那樣,恐怕要招致華士的誅罰,所以不敢不來。”司馬冏認為他很奇特,改任他為新興太守,刑罰明察表彰善美,很有政績。
前趙為官
永嘉五年(311年),劉殷正遇
永嘉之亂,落到前趙昭武帝
劉聰的手中。劉聰欣賞他的才能而提拔他,歷任
侍中、
太保、
錄尚書事。劉殷常告誡子孫說:“服事君主之法,應注重婉言勸諫,凡人尚且不能當面指責他的過失,何況萬乘之君呢!冒犯聖顏的禍殃,在於張揚君王的過失,應當上思
召公諮詢商議的道理,下念
鮑勛觸犯龍顏的誅罰。”在前趙朝廷中,劉殷與公卿恭敬相處,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後面的表情。士人不修養操行者,不能進他的門,然而積壓冤情不能申訴,依靠劉殷而得以申雪的,也有上百人。
劉殷有七子,其中五子各教授一經,一子教授《
太史公》,一子教授《
漢書》,一家之中,七門功課都很興旺,北方的學業,以劉殷家為盛。最後高壽而終。
趣聞軼事
地生堇菜
劉殷的曾祖母王氏,在隆冬時想吃
堇菜而不說,有十天的時間吃不飽。劉殷感到奇怪而問她,王氏告訴他原因。劉殷當時只有九歲,就到澤中慟哭,說:“劉殷我罪孽深重,自幼遭受丁艱之罰,王氏曾祖母在堂,沒有旬月之間的奉善。劉殷我身為人子,而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皇天后土,希望降下哀憐。”半天哭聲不斷,這時忽然好像有人說:“停,停聲。”劉殷停下哭聲往地上看,就見地上長出了堇菜,於是挖了一斛多回家,吃了也不見少,這時節堇菜生長已盡。
夢得粟米
劉殷曾經夜裡夢見有人對他說:“西籬下有
粟米。”醒來後去挖,得到十五鐘粟米,上面有銘文寫道:“七年有一百石粟米,賜給孝子劉殷。”從這時起吃粟米,七年才吃完。當時的人嘉賞他天性感應神靈,競相贈給他穀米絲帛。劉殷都接受而不辭謝,只說等以後富貴了將要報答。
一門六妃
永嘉六年(312年),
前趙昭武帝
劉聰打算納娶太保劉殷的女兒,太弟
劉乂苦苦勸諫。劉聰就此事詢問太宰
劉延年、太傅
劉景,他們都說:“太保劉殷自稱是周代
劉康公的後代,與陛下不是同一個族源,娶她有什麼妨害?”劉聰很高興,封劉殷的兩個女兒
劉英、
劉娥為左、右
貴嬪,地位在
昭儀之上。又納娶劉殷的四個孫女,皆封為貴人,地位低於
貴妃。於是六劉所受的寵愛占滿後宮,劉聰很少再出門到外面,政事都由宦宮中黃門傳達,左貴嬪決策。
歷史評價
房玄齡等《
晉書》:①“劉殷幼丁艱酷,柴毀逾制,發三冬之堇,賜七年之粟,至誠之契,義形於茲。”;②“弱冠,博通經史,綜核群言,文章詩賦靡不該覽,性倜儻,有濟世之志,儉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頹然而不可侵也。”
史籍記載
《晉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家族成員
高祖父
妻子
張氏,張宣子之女。
子女
劉殷共有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