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劉承祐,生於後唐
長興二年三月七日(930年3月28日)。後晉
天福六年(941年),劉知遠擔任太原留守,任劉承祐為節院使,歷官至檢校尚書右僕射。
天福十二年(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授任劉承祐
左衛大將軍、檢校司空,後升任大內都點檢、檢校太保。
繼位為帝
劉知遠的長子魏王
劉承訓年長而賢明,劉知遠很喜愛他。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一日,劉承訓剛立為皇位繼承人就病死了,劉知遠正病重,悲哀使病迅速加重,立即將劉承祐託付給將相們。宰相
蘇逢吉說皇子劉承祐還未封王,請劉知遠儘快封劉承祐為王。正月二十七日,還未來得及封王,劉知遠便去世了,宰相蘇逢吉等人秘不發喪,誘殺了
杜重威。
乾祐元年(948年)二月初一日,授任劉承祐為特進、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進封周王,當日在劉知遠靈柩前即皇帝位,沿用劉知遠乾祐的年號。
誅殺權臣
有一次,
楊邠與
王章在劉承祐面前論事,劉承祐說:“事行之後,不要使民眾有怨言!”楊邠突然說:“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聽到的人嚇得戰怵。李太后弟弟李業要求當宣徽使,劉承祐和李太后私下問楊邠,楊邠認為不可。劉承祐想立自己所寵愛的妃子耿夫人為後,楊邠又認為不可;耿夫人去世,將用皇后的禮節安葬,楊邠又認為不可。因此劉承祐大怒,左右又讒言誣陷,劉承祐便於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將楊邠與
史弘肇等人一同誅殺。
郭威反叛
劉承祐又派使者到
魏州(今河北大名西),前去誅殺
郭威,郭威於是起兵反叛。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劉承祐派開封尹
侯益、保大軍節度使
張彥超、客省使
閻晉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脫偵察郭威的動向。瑽脫被郭威軍抓住,郭威叫瑽脫奏請劉承祐把李業等人縛送軍中。劉承祐拿著郭威奏章給李業等人看,李業等都說郭威的反狀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屬全部殺死。他命令將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員推上刑場,這裡包括郭威還尚在襁褓中的兒子。(《
新五代史》:“嬰孺無免者。”)
出逃被殺
郭威率軍抵達汴京城下。劉承祐到城外劉子坡觀戰,因後漢軍大敗,於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開封尹
劉銖據城不讓其入內。劉承祐只得帶了蘇逢吉、聶文進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到趙村,忽見後面塵埃大起,劉承祐以為是追兵,便倉皇下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見形勢危急,想以劉承祐作為進見禮投降追兵,猛然趕上幾步,狠命一刀,將劉承祐刺死。其實後面並不是追兵,而是劉承祐的親兵趕來護駕。郭允明見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橫刀自刎而死。郭威謚曰隱皇帝。
為政舉措
平定三鎮
乾祐二年(949年)夏天,郭威首先到達河中攻打李守貞,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貞與妻子自焚而死,趙思綰和王景崇相繼投降,於是平定三藩叛亂。
內政紛亂
劉承祐繼位後,由
楊邠、
史弘肇和
蘇逢吉等大臣輔佐,三人互相攻伐,內政紛亂,楊邠、史弘肇蔑視劉承祐的皇權,議政時公然禁止劉承祐開口,乾祐三年(950年),劉承祐發動政變,一舉擊殺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及其家屬。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劉承祐密令曹威等人刺殺在外的大將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反叛,圍攻汴京,劉承祐到城外劉子坡觀戰,因後漢軍大敗,逃回城去,不料開封尹劉銖據城不讓其進,劉承祐只得帶了蘇逢吉、
聶文進和茶酒使
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至趙村,被郭允明所殺。
歷史評價
《
舊五代史》:“隱帝以尚幼之年,嗣新造之業。受命之主,德非禹、湯;輔政之臣,復非伊、呂。將欲保延洪之運,守不拔之基,固不可得也。然西摧三叛,雖僅滅於欃槍,而內稔群凶,俄自取於狼狽。自古覆宗絕祀之速者,未有如帝之甚也。噫!蓋人謀之弗臧,非天命之遽奪也。”
親屬成員
父母
兄妹
開封尹
劉承訓(陽曆生卒年922年—948年,早逝,被劉知遠追封為魏王)
開封尹
劉承勛(?—951年,久因重疾臥床,去世後被郭威追封為陳王);
永寧公主(
宋太祖趙匡胤皇后
宋氏之母);湘陰公
劉贇(本為劉崇之子,劉知遠養子)
陵寢遺址
後漢帝後陵墓群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山區,有後漢高祖劉知遠
睿陵、後漢隱帝劉承祐潁陵、後漢李後高后陵。
睿陵、高后陵、潁陵三位一體,是後漢完整的皇帝陵,反映了武將干政,政權頻繁更替的五代時期社會政治歷史現狀。後漢皇陵現存
石翁仲等石刻,時代特點明顯,樸實無華,端莊肅穆,是珍貴的五代文物,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史籍記載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