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志毅現任怡海教育理事會理事,
北京市第八中學怡海分校國際部校長。 196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政治教育系。曾任北京124中校長、北京65中校長、
北京25中校長。北京市東城區第十、十一、十二屆
人大代表。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管理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國情研究會研究員。中央黨校校刊理事會理事。曾被評為北京市美育先進工作者、北京家教好校長、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曾被東城區政府授予[教育特別貢獻獎]和[有突出貢獻的知識分子]稱號。被授予新世紀“中國改革百名優秀人物”和“中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人物”榮譽稱號。
工作業績
劉志毅同志長期擔任中學
校長,作風清正廉潔,密切關心民眾,誠信守義公正,治校嚴謹規範,思想開放創新,不斷實踐著黨的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他倡導“生動活潑、全面
發展、培育個性、鼓勵創新”的施教方針,1989年開始教育改革,全面推動素質教育,成績顯著。他強調德育為本,注重發展健康的校園文化,創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形成良好的校園風尚。
1990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國中舞蹈課、高中音樂欣賞課、高中職業指導課、初、高中計算機課、雙語教學等實驗。
1993年又在全國率先開展每天一節體育課的實踐和多種形式的性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項改革實驗。學校每年舉辦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軍訓、社會勞動實踐、國際交流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
綜合能力和個性品質及特長的發展,受到社會普遍讚譽。
在劉志毅同志的帶領下,學校已經連續四次評為東城區“文明校園”,被區政府精神文明辦評為“文明單位”,還獲得“北京市校園環境建設示範學校”、“北京市無煙學校”、“北京市花園式學校”、“市紅旗
團委”、“首都先進少年軍校”、“區綜合治理先進校”、“健康促進校銀牌學校”及全國“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活動百家示範校”之一等一系列光榮稱號。
他為學校建立了一整套素質教育的體系,制定了12個辦學大綱,詳細闡述他的辦學思想。2002年又帶領全校師生經過半年的努力,再一次成為全國
首家通過
ISO9000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雙認證的中學,使學校提高了服務意識,管理水平,又一次精心打造25中這個名校品牌。所著論文《學校美育的思考與實踐》一文發表於1994年,所著論文《
教育改革的方向——開展
素質教育》發表在《城市問題》雜誌1998年第一期。
個人成就
劉志毅同志主張我國教育推行
產業化戰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辦學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加大教育投入。1992年他創意並參與策劃北京市第一所民辦高中學校。1993年提出建立“師資市場”的新觀念,並在全國率先開發“教職工聘任契約制”改革實驗。1993年還提出學校“
國有民辦”新思路,幾經努力終於在1996年4月經批准在全國率先將國立完全中學整體改制為“民辦公助”(即“國有民辦”)學校,開創了一種新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在全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所著論文《開展“民辦公助”辦學體制改革實驗,探索與我國改革和發展相適應的辦學機制和模式》發表在《
城市問題》雜誌1997年第一期。北京25中實行“民辦公助”後走向市場,把市場機制和教育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
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取得顯著效果。
劉志毅同志自1996年至今這改制7年間,為東城財政及教育創造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由2500人增加至4000人,不僅為東城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招收了大批全市各區縣的優秀學生,學校得到了家長的愛戴,社會的稱譽,在改革實踐中體現著我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這一宗旨。同時,這7年來,扣除學校的辦公等常規消耗的費用,淨為東城教育節省了8000萬元,這筆資金為東城有困難的中國小發展給予了有力的經濟支持。2002年5月18日我校將自籌資金投資3000多萬元,價值1.524億元的綜合教學樓捐獻給國家。
人物榮譽
劉志毅被評為北京市美育先進工作者,北京家教好校長,區先進教育工作者,被區政府授予“教育特別貢獻獎”和“有突出貢獻的
知識分子”。多年來各大媒體對劉校長的辦學成績不斷進行報導,被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譽為“教育產業化的
開拓者”,被中國改革報譽為“教育改革中敢吃螃蟹的人”,被人民日報市場報譽為“教改前沿舉旗人”,被北京日報譽為“教育改革
馬前卒”和“新型教育經濟學家”,被中國青年報譽為“中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被中國教育報譽為“締造教育神化的人”,被光明日報譽為“教育改革家”。中國教育資訊報譽為“中國教育產業化之路的先行者”,被《國際日報》譽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領軍人”等等。他的事跡被幾十種報刊文集及電視台、廣播電台廣為介紹,在全國有廣泛影響。作為教育界優秀人物,劉志毅同志被收錄在:《中國教育專家與教育人才》、《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錄》、《
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當代專利發明(設計)人名典》、《中國
專利技術及專利發明人才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1998》。
主要研究
1989年開始,探索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學校素質教育管理體系、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編寫了12個辦學大綱。
1992年開始探索教育產業化戰略,提出“教育二重性”理論,創意並參與創辦了北京市第一所民辦中學“正則中學”。
1993年,提出學校“國有民辦”新思路。並提出建立“師資市場”的理論,1993年9月在全國率先開展“教職工聘任契約制”改革實驗。
1996年4月經批准在全國率先將國立完全中學整體改制為“
民辦公助”學校,開創了一種新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1998年,提出創建“
大學城”的創意,參與開發建設的全國第一個大學城廊坊“東方大學城”一期工程於2000年9月完工,七所大學,一所中學入駐大學城,從而開創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社會化、產業化、大眾化的新型教育園區。
2002年,探索中國小質量管理新模式,北京25中學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
ISO14000環境管理雙認證的中學,最早將顧客滿意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引入學校管理,並作為提高教育服務質量的評價標準。
2004年,經多年探索和努力創辦了北京市公立中學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北京25中學“中加合作特魯多英文高中”。
2007年,在怡海教育集團領導下創辦了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國際部。大力推進國際化教育。
作品成果
劉志毅同志所著《
北京二十五中體制改革成績顯著》一文,被收入《1999年中國國情報告》一書。
劉志毅同志提出了中國教育走產業化道路的一套理論並大膽進行改革實踐,所著論文《教育產業化是加入
WTO後中國教育的必須選擇》2002年3月發表於《中國改革報》和《人民日報.市場版》。他1998年提出創意在廊坊經濟開發區建設“東方大學城”,並與企業家共同努力,使大學城一期工程於2000年9月完工,2003年已有30所高校近5萬大學生入駐,這5萬張床位意味著為5萬名無學可上的
高考落榜學生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劉志毅同志的作法再次體現了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開創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社會化、產業化、大眾化的新型教育園區,它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所著論文《論東方大學城》2003年3月發表於《
人民日報》和《現代教育報》。
1990年他為25中學生設計了系列校服,1998年所設計的八套校服外觀獲國家專利。
1992年他為北京25中學設計了中國古典新校門式樣圖。
1997年他為北京25中學設計了民眾樓 (實驗室、圖書館大樓)外觀式樣圖和室內結構圖。1999年
他設計了“東方大學城”總體規劃圖、大學城凱旋門和25中寄宿部10萬平米校舍的全部建築外觀式樣圖和室內結構圖,以及校園整體規劃圖,這一成果載入2003年《建築科技》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