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莊村(河北省任丘市辛中驛鎮劉家莊村)

劉家莊村(河北省任丘市辛中驛鎮劉家莊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家莊村隸屬於河北省任丘市辛中驛鎮,位於鄉正東偏北2.5公里處,北距任丘市區10公里,西距106國道2.7公里,全村現有人口共432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家莊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任丘市辛中驛鎮
  • 人口:4320人
  • 耕地面積:7935畝
簡介,歷史沿革,經濟現狀,

簡介

京九鐵路在村西自東北向西南蜿蜒而過,市區會戰道南端與石大路(石門橋鎮至大城縣公路,省級公路)在村北丁字相交。該村人均純收入3552元,耕地7935畝,是辛中驛鎮的人口大村和經濟大村。該村地處華北油田腹地,緊靠市區和國道,交通便利,電力充足,商業和鋁型材製造業發達,村北石大公路兩側是遠近聞名的任丘市鋁型材專業市場,村內三分之二的人口從事鋁型材經銷和製造以及相關的行業,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產值的80%以上。柏油公路環村而行,主要街道全部硬化,低壓電網改造完成。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彩電、冰櫃、機車已經普及,私家車已進入普通人家。該村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團結向上,生活富足。該村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歷史沿革

據1993年出版的《任丘縣誌》,任丘城建與西漢平帝元始二年,遺址在今辛中驛鎮劉莊村北。北齊年間(550-577)置任丘縣,所置在此。該城為方形,占地千畝左右。城牆皆素土夯築。牆基寬約30米,高6米多。城設南門和北門,北門東側築釣魚台,台上建有廟宇。城周有護城河。隋開皇5年(585)被大水淹沒。1987年北城牆部分保存,東城牆稍見痕跡,南城牆已蕩然無存,北護城河尚可辨認(任丘縣誌第四章第一節第62頁)。到明朝永樂初年,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劉氏移民在任丘古城南面定居,遂起名劉家莊村。從乾隆二十七年任丘縣地圖,劉家莊村就屬於任丘縣管轄,人民公社化後,劉家莊屬於任丘縣北漢公社管轄。1961年,辛中驛成立人民公社,劉家莊村歸辛中驛公社管轄。1982年辛中驛公社撤社建鄉,1995年辛中驛鄉和惠伯口鄉合併建立辛中驛鎮,劉家莊就一直屬於辛中驛鄉管轄至今。
劉家莊村歷史上被稱為“小爐匠”村。由於該村地勢低洼,十年九澇,土地多為鹽鹼地,種地不能餬口,因此,土地多由婦女耕種,男人們則挑上鋦碗補鍋的挑子,進京下衛(天津)闖關東(東北)靠鋦碗補鍋為生。劉家莊村人由於祖祖輩輩在外闖蕩,歷練出一種頭腦靈活,思想開放,肯於吃苦,敢冒風險的性格。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劉家莊村人的這種性格得以充分發揮,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劉家莊村的一些人便闖進北京這個大市場搞起鋁型材加工的生意,苦心經營二十年,現在,北京市的鋁型材加工業,劉家莊人撐起了半壁江山,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劉家莊人的經營意識、市場觀念不斷增強,在穩住北京大市場的前提下,他們利用資金,人力、交通優勢,內引外聯,走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經營之路,經過多年的發展,該村在“石大路”兩側建起了大型鋁型材專業市場,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鋁型材集散地。劉家莊村家家戶戶務工,經商,辦企業,僅在北京的規模企業就達數十家,每年劉家莊人僅在北京賺回的錢就達近千萬元。

經濟現狀

目前,全村民營企業108家,從業人員1600人,年產值2.8萬元,明顯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使該市場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活力。辛中驛鄉政府因勢利導,在市場的黃金地段征田地850畝,投資4.8億元,建起現代話工業園區,現園區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水,電,路等一些配套設施已交付使用,已有25家企業入住園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