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溪

劉夢溪

劉夢溪,原籍山東,生於遼寧。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1961級中國文學專業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創辦人兼主編、藝術美學暨文學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專聘教授、文藝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華夏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中日韓東亞比較文化國際會議(常設)執行理事。196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11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5年5月被聘為中華文化促進會學術諮詢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夢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
  • 出生日期:1941年
  • 職業:人文學科從業人員,文史學者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
  • 主要成就:長期從事文史研究
    和思想文化研究,
    所涉領域有著作出版,
    當代文史學者和文化學者。
  • 代表作品: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紅樓夢與百年中國、陳寶箴和湖南新政
人物簡介,文化語要,學術思想,代表作品,《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寶箴和湖南新政》,《紅樓夢與百年中國》,《論國學》,《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陳寅恪的學說》,《馬一浮與國學》,《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現代學人的信仰》,《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學術與傳統》,著作簡目,甲、主要著作,乙、主要論文(1990年以來),丙、學術對話,丁、編纂叢書,

人物簡介

劉夢溪劉夢溪
劉夢溪,原籍山東黃縣,1941年生於遼寧。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1961級中國文學專業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創辦人兼主編、藝術美學暨文學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導師,2011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文化語要

◎民族的偉大復興,應該以文化復興為條件。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主軸的價值理念,主要在“六經”。國學大師馬一浮熊十力都講過,“六經”的精神義理,是中國人立國和做人的基本依據。“六經”的文本經過孔子刪訂,總其大成。孔子和孟子講的義理,就是“六經”的基本義理。
馬一浮1938年在浙江大學開國學講座,重新給國學下了一個定義,提出國學指“六藝之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定義“六經”為國學,可以和文史哲各人文學科區分開來。同時國學也就可以入於國民教育。如果定義國學為全部歷史文化,便不知從何說起。即使定義為固有學術,也不是很多人都需要涉足的領域。惟有定義國學為“六經”,就可以成為與每一個中國人都相關的學問,應該成為國民教育的基礎內容。
近影近影
◎我主張讀一點經。建議在中國小設立國學課,主要以“六經”的內容為主,從《論語》、《孟子》入手,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期以百年、幾百年之後,使中華文化的源頭經典“六經”,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
◎“敬”是具有恆在意義的價值理念,指的是人的自性的莊嚴。《論語》里講:“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志”是什麼?馬一浮認為,“敬”就是一個人的“志”。所以我提出,“敬”已經進入到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
◎孟子所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是這種“敬”的精神;陳寅恪畢生守持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這種精神;《紅樓夢》中鴛鴦寧死不做賈赦的妾,同樣是這種精神。學者有了這種精神,可以不盲從,不屈從,不妥協,不曲學,不阿世。為了守持這種精神,必要時可以“一死從容殉大倫”。儒家話語下的信仰力量在此,在個體生命的自性的莊嚴。
◎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自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也是文化與社會發展的必然之勢。但徹底廢棄文言,不是明智之舉。文言寫作的廢棄是文化傳承的一個損失。文言的好處,在於可以保持文本書寫的莊嚴。文言表達婉曲典雅,可以不失身份地曲盡其情。
◎國家的重要文誥,包括外交文獻,適當使用一點文言,會顯得典雅莊重,增加文體的莊嚴。
◎《易經》“繫辭”說:“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意思是說,人類的不同在於方法和途徑,也就是“化跡”的不同,最終的結點總是要走在一起。所以不同,是因為有同。與其標立彼此之“異”,不如首先認同求同。《易經》“序”卦論證更為直捷:“與人同者,物必歸焉。”亦即要達至眾望所歸,得到他人的認同,自己必須首先“與人同”。“君子和而不同”,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劉夢溪
◎過多地強調人類的“不同”,是文化的陷阱。
◎宋代思想家張載的哲學“四句教”:“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依張氏之義,宇宙間萬事萬物,不過是對待、流行、校正、和解而已。對待與流行的結果,不是吃掉、消滅,而是通過校正,達至和解、共生。關鍵是最後一句:“仇必和而解。”魯迅一首詩里說的:“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最能得張載義理的真傳。
◎世界各文明體之間,雖然存在差異,卻不必然發展為衝突。人類的未來,世界歷史的大趨勢,是走向文明的融合而不是相反。人類如果因文化的差異與“不同”而呈現對立,彼此當事方應該通過對話,達成“和而解”,而不是走向“仇而亡”。這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智慧,也是人類本性和人類理性所應該指向的目標。

學術思想

劉夢溪劉夢溪
劉夢溪早年研究文學,包括中國古典文學和現當代文學,同時研究文學理論和文學思想史;後轉入文化史、學術史和近現代學術思想的研究,並關注當代文化建構和文化批評。劉先生素以學風嚴謹、思想明通著稱,所涉獵的學術領域均有著作出版,是當代有影響的文史學者和文化學者。
其研究範圍主要見諸以下一些學術領域和問題面向。
第一,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重建的研究。這是劉先生近十年致力較多的學術領域,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及其價值取向》、《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當代中國與傳統文化》、《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建》、《“文化自覺”和“美美與共”》等數十篇專題論文發表。並以此方面的選題多次為部級領導幹部及多個省市的文化講壇作學術演講。《傳統的誤讀》、《大師與傳統》、《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是這方面的代表著作。三聯書店2012年出版的劉先生的專著《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打開了思想文化研究的新領地,一年內兩次印刷,成為學術類暢銷書。
第二,國學研究。劉先生系統探討了國學的淵源、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以及國學和其他學科的關係;主張國學“瘦身”,反對國學虛熱,重新闡發國學定義,認為國學應該以經學和國小為主幹,認同馬一浮先生關於國學是“六藝之學”的學術理念;建議國小、中學和大學一二年級開設以“六經”為主要內容的國學課程,從《論語》、《孟子》入手,循序漸進,長期薰習,使“六經”的精神義理,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論國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國學與紅學》兩書,是此方面研究的代表著作。另有《國學辨義》、《國學和“六藝之學”》、《國學與詩學》、《國學與國民教育》、《馬一浮與國學》等二十多篇專題論文在《光明日報》、《文匯報》、《人民政協報》、《上海社會科學報》等報刊發表,建立了獨家的國學論說。
第三,關於文化價值重構的研究。鑒於當前社會存在的價值缺失和價值紊亂,以及中國傳統價值理念如何在今天發用,劉先生對此方面的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重新闡釋“敬”、“恕”、“和”、“恥”等價值理念的文化內涵,提出“敬”是社會人倫的具有終極意義的道德價值,已經進入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而且研究了敬、誠、信的價值關聯,認為“六經”及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義理是敬、誠、信。發表《“敬”是中華文化的終極價值》、《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如何在今天發用》等多篇論文和演講。2012年8月23日上海《社會科學報》刊載的《如何填補時代的價值缺失——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和《中國文化報》2013年2月22日刊載的《重建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中國文化報記者對話劉夢溪》(《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對這方面的思想作了深入闡述。此項研究為恢復與重建中華文化的精神傳統,做了學者個人的努力。
第四,學術史和思想史研究。這是劉先生多年致力的領域。《學術思想與人物》、《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蒼涼與自信》(學術訪談對話錄)等,屬於這方面的著作。另有《為生民立命——“橫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白鹿洞書院訪學記》、《漢譯佛典與中國的文體流變》、《湯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際的角色意義》、《王學的意義》、《晚清新學敘論》、《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等專題論文數十篇。
第五,晚清民國以來中國現代學術思想研究。此項研究開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劉先生以七年之力主持編纂《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收20世紀人文學術大師的著作,44家,35卷,2500萬字,1997年出版,獲中國圖書獎。劉先生撰寫的總序,長6萬言,以《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為題首發《中華讀書報》,連載四個整版。因李澤厚提議,專門開了一次研討會,戴逸龐朴湯一介、李澤厚、李慎之余敦康等著名學者出席,討論熱烈。《中國現代學術要略》後經增訂,三聯書店出版,成為劉先生第一部學術史專著。對王國維章太炎蔡元培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傅斯年張蔭麟陳夢家等學術個案的研究,也有專題論文發表。另有《文化託命與中國現代學術傳統》、《中國現代學術的四重疑問》、《大師與傳統》、《王國維、陳寅恪與中國現代學術》等綜論性論文多篇,在現代學術研究領域,形成內容充實的一家之言。
劉夢溪劉夢溪
第六,陳寅恪研究。劉先生是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的研究陳寅恪的專家,已持續二十餘年,發表論文30多萬字,包括《陳寅恪的家學淵源與晚清勝流》、《陳寅恪的學術創穫與研究方法》、《陳寅恪與<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陳寅恪學術思想的精神義諦》、《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陳寅恪的闡釋學》等。季羨林先生九十年代初看了夢溪先生長文《陳寅恪的學術創穫與研究方法》,認為是一篇“至文”。劉先生研陳,一是連同王國維一起研究,學術界一位長輩稱之為“王陳並治”;二是重視陳學的家學傳統,和晚清史一起研究,不久前出版的專著《陳寶箴和湖南新政》,是他研究陳寅恪家學淵源的最新成果。
第七,馬一浮研究。劉先生集中研究的現代學術個案,一是王國維,一是是陳寅恪,一是馬一浮。對陳、馬尤其情有獨鐘。已發表的研究馬一浮的論文,有十多萬字,有《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馬一浮的學術精神和學問態度》、《馬一浮和“六藝論”》、《馬一浮與復性書院》、《馬一浮的佛禪境界和方外諸友》、《熊十力和馬一浮》等,提出儒學和佛學是馬的兩根並立的學問支柱並終身以之的觀點,對馬的國學論作了新的闡發。其《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一文,稱馬先生是“儒之聖者”,是“高人逸士”,從學術史的角度論述了馬一浮在現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第八,紅學研究。這是劉先生早年涉獵的領域,他的第一篇紅學論文是連載於1964年《光明日報》上的《探春新論》,當時二十三歲。後來常欲“告而別之”,但研究《紅樓夢》的著作並未少出,計有《紅樓夢新論》、《紅樓夢與百年中國》、《情問紅樓》、《牡丹亭與紅樓夢》等,並編選《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上中下三冊,180萬字,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及《紅樓夢十五講》等。《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29萬字,有河北教育出版社版、中央編譯出版社版及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版,是從現代學術史的角度研究紅學一科的史論著作。說劉先生在紅學界自成一家,應沒有異議。他研紅的一個特點,是態度寬容,置身於紅學界的派系之外,立說比較客觀。因此自稱喜歡《紅樓夢》,不喜歡紅學。但對紅樓人物,不無“偏見”,過分喜歡林黛玉,過分不喜歡薛寶釵,以致懷疑薛姨媽“別有用心”。
劉夢溪
第九,創辦並主編《中國文化》雜誌,以“深研中華文化,闡揚傳統專學,探究學術真知,重視人文關懷”為宗旨,在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同時出版。1988年開始籌辦以來,二十五年堅持不懈,海內外碩學鴻儒鮮有不在此刊發表文章者。《中國文化》郵局發行,刊期準時,訂數增加。
第十,“家國情懷”。關心當代文化走向,關心人類的命運,熟悉劉先生的人無不留有深刻印象。《對話是人類的生活準則》(在伯克利大學中美文化論壇上的即席演講)、《一國之內也應尊重文化差異》、《21世紀的挑戰:亞洲價值的反省》、《人類未來大趨勢:“將無同”》等論文,從學理層面闡述人類的“同”遠多於“異”,認為不同的文化之間可以“跨文化溝通”,差異不必然發展為衝突,人類最終應該走向“仇而解”,而不是“斗而亡”。

代表作品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劉夢溪
1996年,劉夢溪先生主編的“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叢書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叢書選錄清末民初以來中國現代學者著作,收錄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計44家35卷,合為當代出版史一大奇觀。劉先生以6萬字篇幅的《中國現代學術要略》作為書前序言,點明編纂叢書的目的為“祈望能夠梳理出現代學術史上那些具有恆在意義的東西”,在中國文化界引發了學術波瀾,其影響至今仍然深廣。

《陳寶箴和湖南新政》

劉夢溪
戊戌變法前後,在巡撫陳寶箴的領導下,湖南成為全國推行新政最成功的省份。陳寶箴周圍,團結了一批主張新政的精英,如黃遵憲梁啓超譚嗣同唐才常皮錫瑞熊希齡等人,他們推出的一系列新政措施,如設立保衛局等,開我國市政近代化之先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國影響巨大。不過,隨著戊戌變法的失敗,陳寶箴被革職,湖南新政也失敗了。《陳寶箴和湖南新政》一書,對湖南新政的性質、措施及社會影響等進行了深刻而尖銳的評述。
《陳寶箴和湖南新政》全書內容分為九章,從陳寶箴出任湖南巡撫和新政的改革思路說起,先後論述了新政中出現的《湘報》、《湘學報》、時務學堂南學會、保衛局等,最後總結了湖南新政的機遇、挫折及失敗原因,還重點剖析了陳寶箴死因的謎團。
全書約18萬字,為了說明新政的得與失,作者在精心挖掘材料、分析材料之餘,不惜將相關材料直接引用,說明新政的利弊之餘,也給讀者提供了多角度的閱讀空間。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鼎盛之作。近百年來,一直為專家學者所研究和分析。但《紅樓夢》研究作為一門學科,研究紅學作為一種職業,她的盛世恐怕是過去了,百年紅學已經極盡了學術之盛。國內的紅學名家有新作的很少。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紅樓夢》研究的偽考證之風趁虛而入。本書是作者幾十年來對《紅樓夢》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是紅學研究上的重要參考文獻。
劉夢溪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貴,也最不易得。學問文章亦復如是,見知於當代,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文化史上一些典範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統的密碼,由誰來完成這樣的作品,接收群體中誰能成為當時或後世的真正“知音”,參與其中的個體生命角色固茫然若無所知,歷史也無法預設。不只是知識和學養的問題,對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態度,尤其重要,甚至還需要“有緣”。
紅學是關於《紅樓夢》的學問,因此小說《紅樓夢》自然是紅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否則紅學的“紅”字就落空了。研究曹雪芹,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更準確、更深刻、更豐富地理解《紅樓夢》。

《論國學》

本書是作者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現代轉型和價值的思考,以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等人的討論為中心,旨在彰揚不趨於時世、執守於獨立、自由的學術精神與品格,認為學品與人品合一的人文學術精神,是中國傳統學術精髓在當代的精神傳承。對於時下討論較多的“文化自覺”、“國學熱”等問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文體以講演、座談的發言稿為主,語言平易通俗,既可供學術研究參考之用,也適合一般讀者學習閱讀。
劉夢溪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

本書對中國歷史上歷代文人的狂者精神,做了細緻入微的表述和分析。從孔子的狂狷起始,然後是秦漢時代文人的狂直和佯狂,魏晉士人的誕狂和“理傲”,南北朝的由“竹林”到“田園”再到“禪林”,李白為代表的盛唐詩狂則是魏晉南北朝思想的繼續和升華,宋代除了蘇東坡的詩酒之狂外狂狷沒有成為思想潮流,明代則走到了狂者精神的最高端,清代以來知識分子的狂者精神已經徹底斂跡,進入無狂的時代。現代社會“士”雖然無狂,我們卻看到了“狂妄之威”和“舉國皆狂”,被作者列為“狂之兩忌”。在作者的筆下,這些真正意義上的知識人他們獨立的人格和學術精神栩栩如生。作者認為,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必然是以具備天地之正氣為條件的。大隱隱於市,正狂心繫家國而神接天地。
劉夢溪

《陳寅恪的學說》

陳寅恪研究,從陳氏人生經歷到陳氏學術思想,方方面面無一不被學術界和文化界密切關注和深入探究。本書是對陳寅恪的學術和人生的簡括梳理。雖說“簡括”,卻包含了作者研究陳氏最為精深的思考和體驗,不僅具備“了解之同情”,更達於“神理相接”,見證見悟,言辭成章,學術性與可讀性皆為上乘。
劉夢溪
本書內容之特別在於:結合義寧之學的淵源和時代環境,從文本出發,忠實原典,勾索陳著各種文本的內在邏輯,三復其義,“以陳解陳”,循此路向解讀和釋證陳氏學說,直至把握陳氏學術創穫與方法的簡明通透之進路。
本書從陳氏學說的多重面向加以梳證,分九章:第一章,學問人生和心路歷程;第二章,工具·材料·觀念·方法;第三章,打通文史和追求通解通識;第四章,“中西體用”的文化態度;第五章,種族與文化的學說;第六章,陳氏闡釋學;第七章,佛典翻譯和文體革新;第八章,陳寅恪學說的精神維度。十餘萬字,言辭成章,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備。本書寫作風格近於《陳寅恪的最後20年》,而內容又近於對《陳寅恪集》鑽味提煉,無論對於研究陳寅恪學說的資深學者,還是對於普通的歷史文化和學術思想愛好者,都是很有意義的參考讀物。

《馬一浮與國學》

馬一浮是20世紀的學術大家、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一生追求學術,學貫中西,涉獵廣泛,在經學、史學、哲學、佛學等領域均有建樹,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但由於其鑽研精深,行文又多微言大義,故能深入了解馬一浮學術之人甚少,能集中介紹其學術之專著則更為少見。
劉夢溪先生以中國現代學術史研究見長,善於通過對重要學術人物的研究來展開其對學術史之研究。他用幾十年之功治陳寅恪和馬一浮,而馬一浮研究則更為艱辛。劉先生戲稱馬一浮是“雲端上的人物”。本書力圖“讓馬先生自己說話”,主要介紹了馬一浮的學術經歷與學術實踐,展現他的儒佛會通思想、“六藝論”與“義理明相論”學說,更強調馬一浮身上所具有的“獨立不倚,志不可奪”的學術精神。本書卷首,精選了馬一浮先生的攝影、自題影像及語要等,頗為別致、典要,亦見作者治學旨趣之所在。
劉夢溪
本書是劉先生積數十年之力研究馬一浮的心血之所聚,其中頗多辟見勝解。比如,劉先生指出,家庭背景、婚姻生活、留學經歷、朋友結交對馬一浮選擇終身以學術為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馬一浮重視儒家典籍的研習和釋家載籍的精修,加上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促使他形成了儒佛會通思想;而正是通過二學比較推勘,馬一浮治學,達到由分析名相到排遣名相的目的。馬一浮始終強調並堅持知識分子應有自由研究之空間,學術研究應有自主性,獨立不倚,志不可奪。他主張讀書應漸次與窮理盡性、蓄德進德、體驗證悟、涵養功夫、變化氣質聯繫起來,即其所謂讀書之五個階段。他強調“六藝論”,認為六藝統攝中西一切學術,國學即六藝之學;又強調“義理明相論”,是馬一浮針對六藝而建構的融通儒佛又輔以因明之學的新義理學說,宗旨在於“復性”。馬一浮在浙大,尤其是建立和管理復性書院的過程中,他的學術旨趣、人才培養理念等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實踐。

《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

劉夢溪先生治學,早年為古典文學和文學思想史,特別對《紅樓夢》和明清文學思潮用力較多。20世紀80年代後期,通過對王國維陳寅恪錢锺書三位學術大師的研究,開始轉入學術史和思想史領域。
本書是作者的自選集,代表了劉先生治學的多方面成就:卷一為研究王國維陳寅恪的文章,儘量選取研究角度的不同側面,以示區別和聯繫。卷二以馬一浮研究為主,連帶研究熊十力梁啓超蔡元培胡適傅斯年張舜徽等其他學者的文字,以及對中國現代學術的思想通論。卷三是傳統文化與國學的研究論文,蘊含著深切的現實關懷和文化反思。國學的義涵及緣起與流變,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如何在今天發用,是作者著力研究的課題。作者意在尋找傳統與現代的接榫點,為當代社會文化價值建構提供傳統資源。卷四是古典文學和思想文化史研究,頗多創穫。其中《湯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際的角色意義》“寫得自己感到了歡喜”,曾在德國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從自身為學經驗出發,實乃甘苦之言。卷五是關於文化展望的一組文字,作者將其中一篇《“將無同——文化融合是人類未來的大趨勢”》之正標題單獨拈出,作為書名,寓含著一種文化期許。劉先生服膺張載的哲學四句教“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認為人類的“同”終歸是主要的,不同的只是“化跡”,人類亟待消除利慾力勢的汩沒展開對話,對話應該成為人類的生活準則。
劉夢溪

《現代學人的信仰》

《現代學人的信仰》是劉夢溪先生深研國學大師的學問與思想、精析現代學人的信仰與風致之力作,凝結了他二十年現代學術研究之精華。中國現代學術的總成績,是清中葉乾嘉之後中國學術的又一個高峰。中國現代學人的學問結構,在西學的訓練方面,無論漢宋儒還是清儒,都不能與之同年而語;而他們的國學根底,又為後來者難以望其項背。二十世紀的人文大師,既貫通古今又會通中西,他們的精神與信仰有傳之後世而不磨的典範意義。本書以王國維、陳寅恪、梁啓超、吳宓、錢锺書、馬一浮、章太炎、熊十力、馮友蘭、蔡元培、傅斯年等現代學術人物的思想傳論為中心,講述他們的學術與創穫、獨標與秀出、談吐與風致、精神與信仰;以人物立篇,以思想為綱,論讀書治學之精義,揚為人為文之志節;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文字典雅,筆墨含情。一卷在手,可窺得現代學術的無量藏。
劉夢溪

《紅樓夢的兒女真情》

本書是著名學者、《紅樓夢》研究專家劉夢溪先生的一部新作。劉夢溪先生對“紅學”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對《紅樓夢》中的兒女真情更是情有獨鐘。本書按照《紅樓夢》的篇目順序,以“寶黛愛情”跌宕起伏的過程為主線,細緻解讀《紅樓夢》中悲天慟地的“兒女真情”。寶玉和黛玉以及寶釵之間的感情糾葛,自是本書關注的情感主線,而湘雲、襲人、情雯、司棋、齡官等人的故事,亦為讀者呈現出一系列色彩豐富、個性生動的兒女真情。
劉夢溪
天下兒女情多有,真情則不易得。真情必須把愛作為唯一考量,除此之外不知有其他。男女之間的愛情,由相悅、相知到相愛,是極其複雜的心理體驗過程。只有經歷過愛情,才知道愛情的滋味。所經歷的愛情有多深,對愛情的理解就有多深。《紅樓夢》乃世間奇書,包羅萬象,但動人心魄處,卻只在“兒女真情”四字。這其中的婉轉曲折,由劉夢溪先生娓娓道來,如抽絲剝繭一般,揭示出紅樓人物情感的細微變化,令讀者在醉心於人物形象和曲折情節之外,隨寶玉、黛玉等人的心理變化而喜、怨、驚、憐,細膩體會大觀園中的兒女情真。本書是獻給天下有情人的一本愛情寶典,引領有緣人讀紅樓、知寶黛、感真情。

《學術與傳統》

這部煌煌百萬言的三卷本《學術與傳統》,是劉夢溪先生近三十年來學術論文的精要選編。書中既收錄了作者研究王國維、陳寅恪的專論,研究馬一浮、錢锺書、熊十力、張舜徽等現代學者乃至研究整箇中國現代學術思想的專題和通論,也有他對傳統文化與國學的分梳闡發、對古典文學和文化史的思想與人物研究,還有闡釋“六經”價值論理的《敬義論》、《立誠篇》、《論和同》等,以及鉤沉中國文化的“與人和同”的《易》理哲思乃至對傳統的反思與前瞻。不僅是劉夢溪先生多年治學心路的輯錄,也深蘊著他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文化的學術典範與傳承發展之究思。
劉夢溪

著作簡目

甲、主要著作

《紅樓夢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劉夢溪
《文學的思索》,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文藝學:歷史與方法》,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劉夢溪
學術思想與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陳寅恪與紅樓夢》,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情問紅樓》,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
中國現代學術要略》,三聯書店,2008
論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書影《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書影
《陳寅恪的學說》書影《陳寅恪的學說》書影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三聯書店,2012
《陳寶箴與湖南新政》,故宮出版社,2012
大師與傳統》(增訂版),廣西師大出版社,2013
《陳寅恪的學說》,三聯書店,2014
《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新加坡青年書局,2014
《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
《馬一浮與國學》,三聯書店,2015
《現代學人的信仰》,商務印書館,2015
《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商務印書館,2016
《學術與傳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7
《七十述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乙、主要論文(1990年以來)

《陳寅恪撰寫〈柳如是別傳〉的學術精神和文體意義》,載《中國文化》1990年秋季號
《陳寅恪的學術創穫與研究方法》,連載於台北《書目季刊》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載香港《二十一世紀》1992第5期
《漢譯佛典與中國的文體流變》,載《文藝研究》1992年第3期
《文化託命與中國現代學術傳統》,載《中國文化》1992年第6期
《湯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際的角色意義——為紀念這位歷史人物的四百周年誕辰而作》,載《中國文化》1992年第7期
《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載《中國文化書院建院十周年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版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寅恪先生學行小記》,首載《文匯讀書周報》,1995年“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中國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建立》,載《學人》1996年第10期,
中國現代學術要略》,連載於1996年12月18日、25日《中華讀書報》。
《王靜安先生學行小傳》,載《中國文化》1997年第15、16期合刊
《陳寅恪與現代性》,載1998年2月15日《中華讀書報》
《百年紅學說索隱》,載1998年3月23日《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
《史學的藝術之境》,載1999年4月21日《人民政協報》
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載2001年1月17日《中華讀書報》,暨香港《明報月刊》2001年第1期
陳寅恪與紅樓夢》,載《文藝研究》2001年第1期
《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新釋》,2001年2月14日《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同時刊出
《21世紀的挑戰:亞洲價值的反省》,載2001年2月18日《深圳特區報》暨2001年2月24日《文匯報
《義寧之學的淵源與宗主》,載《讀書》雜誌2001年第2期
《慈禧密旨賜死陳寶箴考實》,載《中國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
《〈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載2001年5月8日《文匯報》
《“借傳修史”──陳寅恪與<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2001年5月26日德國海德堡大學“中國近代史學思想和歷史寫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刊於荷蘭萊頓漢學院主辦的《史學:東與西》雜誌。
《王國維陳寅恪與中國現代學術》,在《文藝研究》2002年第3期
《陳寅恪的家學淵源與晚清勝流》,載《中國學術》2002年第3期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載2002年7月13日《文匯報》,《新華文摘》轉載
《陳寶箴與湖南新政》,載《中國文化》2003年第19、20期合刊
《蔡元培與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載2003年7月2日《中華讀書報
《中國現代史學人物之一瞥》,載2003年7月27日《文匯報
《王國維的諸種矛盾和最後歸宿》,載中華書局2003年7月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敬意與溫情——學術思想與人物後序》,連載於2003年12月24日、31日《中華讀書報》,《新華文摘》本 年第 7 期轉載
《今天,為什麼要閱讀經典》,載2003年11月25日《中華讀書報》
《馬一浮的學術精神和學問態度》,載《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
《晚清新學敘論》,載《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馬一浮與復性書院》,載香港《九州學林》2004年第1期
《馮友蘭和“貞元六書”》,載2004年3月22日《人民政協報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了解之同情”——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簡釋》,載《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建》,載2004年4月28日《光明日報》
《熊十力和馬一浮》,載《浙江學刊》2004年第3期
《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載2005年12月1日《中國教育報》,《新華文摘》轉載
《“花開正滿枝”——馬一浮的佛禪境界和方外諸友》,載《文藝研究》2005年第4期
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故事的心理過程》,連載於《紅樓夢學刊》2005年第5~6期
《牡丹亭》與《紅樓夢》——他們怎樣寫情,載2006年7月23日《中華讀書報
《“文化自覺”和“美美與共”》,載2006年8月13日《文匯報》
《國學的緣起:民族的回望與自省》,載2006年10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導》
《論國學》,載《中國文化》2006年秋季號
《史華慈:最後發表的思想》,載2007年3月8日上海《社會科學報
《陳寅恪學術思想的精神義諦》,載《學術月刊》2007年第6期
《陳寅恪的“自由”與“哀傷”》,連載於2007年7月23日、30日《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現代學術的四重疑問》,載2007年9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
《論陳寅恪的闡釋學》,載《中國文化》2007年秋季號
《我這樣看國學》,載2008年1月19日《文匯報
《文明的共相》,載2008年2月1日《人民日報》
大師與傳統》,載2008年2月24日《文匯報》
《讀經典可以改變氣質》,載2008年4月7日《京華時報》
《國學熱不必“一窩蜂”》,載2008年4月8日《人民日報》
《國故與國學》,載2008年5月21日《中華讀書報
《尋繹傳統儒學的現代價值》,載《儒學天地》2008年第3期
《國學辨義》節錄,載2008年8月4日《文匯報》
《“橫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載2008年9月3日《中華讀書報》,2010年春季號《中國文化》增補重刊
《馬一浮和“六藝論”》,載《中國文化》2008年秋季號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載《中華文化畫報》2008年第11期
《馬一浮和“六藝之學”》,載2008年11月20日《新京報
《現代文明體系的建構和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載《炎黃文化》2008年第5輯
《國學和“六藝之學”》,載2008年12月8日《人民政協報
《當代中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載《中國政協》2009年第2期
《國學,不必一窩蜂大熱——劉夢溪先生再談國學和傳統文化》,連載於2009年3月9日、30日《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
《21世紀的人類能否在非對抗中重生》,載2009年4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
《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載2009年6月17日《中華讀書報
《“敬”是中華文化的終極價值》,在2009年7月11日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發表
《到底什麼是國學》,載《中國政協》雜誌2009年第7期
《竹柏春深護講筵——白鹿洞書院訪學記》,載2009年8月9日《文匯報》“學林”專版
《現代化,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載2009年9月9日《新華日報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分上中下三篇連載於《讀書》雜誌2010年第3、4、5期
《當代中國與傳統文化》,載2010年3月25日《光明日報
《對話是人類的生活準則》,載2011年1月17日《學習時報
《國學與詩學》,載2011年3月6日《人民政協報
《學兼四部的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百年誕辰述感》,載2011年6月20日《光明日報》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載2011年10月31日《光明日報》
《漫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載2012年3月5日《人民政協報》
《一國之內也應尊重文化差異》,載2012年3月8日上海《社會科學報
《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連載於2012年2月17日、2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2012年《新華文摘》第9期全文轉載。
《中國城市的“精神”紊亂》,載2012年4月26日《社會科學報》;《決策探索》2012年第4期轉載。
《中國傳統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載2012年5月1日《中國文化報
《紅學考證集大成者》,載2012年6月21日《社會科學報》。
《慈禧的第二次殺機和陳三立的“倒後復帝”活動》,9000字,載2012年6月24日《上海書評》。
《國學與國民教育》,載2012年7月9日《科學時報》。2012年7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法制資訊》2013年第3期轉載。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分上下兩篇,10000字,載《紫光閣》雜誌2012年第10期、第11期。
《“將無同”:人類未來大趨勢》,載2012年12月31日《光明日報》“國學”專版。
《周汝昌先生的紅學貢獻》,載2013年1月14日《人民政協報》。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如何在今天發用》,載《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14000字。
《馬一浮與國學》,載2013年6月3日《人民政協報》。
《“求才三令”開啟的魏晉人才鼎盛之局》,載2013年7月15日《北京日報》;《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3年第8期、《現代人才》2013年第4期轉載。
《“城鎮化”的憂思》,載《北京觀察》2013年第7期。
《歷史上哪個朝代最開放》,載《北京觀察》2013年第9期。
《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5000字,載2014年3月5日《中華讀書報》。
中華文化的特質》,載《法制資訊》2014年第2期。
《懷念吳小如先生》,載2014年6月3日《光明日報》國學版。
《如何追尋文化的價值信仰》,一整版,7000字,載2014年7月3日《中國文化報》。
《到底什麼是國學》,載2014年8月16日《深圳特區報》,系轉自著者鳳凰網部落格。
《最具儒者氣象的現代學者——在湯一介文集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載2014年8月19日《中國文化報》。
《陳寶箴系慈禧密旨賜死新證》,載2014年9月2日《光明日報》。
《思想是學術的靈魂》,載2014年10月31日《法制資訊》。
《“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業之因襲”》,載2014年11月10日《北京日報》。
《到底什麼是國學》,載2014年11月15日《北京觀察》。
《陳寅恪學說的精神維度》,載2014年11月24日《人民政協報》。
《馬一浮的“義理名相論”》,載2015年1月30日《文匯報》。
《學界精英隕落的一年》,載2015年2月4日《中華讀書報》。
《為“價值教育”尋覓一席之地》,載2015年2月12日《社會科學報》。
《馬一浮的“義理名相論”》,載《文史哲》2015年第2期。
《“和而不同”是中國文化的大智慧》,載2015年3月15日《北京觀察》。
《承續張載“哲學四句教”的義理》,載2015年3月30日《北京日報》。
《孔子為何寄望“狂狷”》,載2015年3月30日《光明日報》。
《紅學研究的集成之作》,載2015年4月1日《中華讀書報》。
《錢锺書的學問方式》,載2015年4月29日《中華讀書報》。
《錢锺書與陳寅恪》,載2015年5月27日《中華讀書報》。
《中華文化是個大包容概念》,載2015年6月16日《人民日報》。
《大學之道如何“止於至善”》,載2015年6月18日《社會科學報》。
《證悟傳統 文明修身》,載2015年7月3日《中國文化報》。
《大觀園裡和大觀園外》,載《讀書》2015年第4期。
《古籍今譯不宜大力提倡》,載2015年7月20日《北京日報》。
《儒學底色 佛學生活 詩學性情》,載2015年8月18日《光明日報》。
《“六經”的價值倫理》,載2015年8月24日《光明日報》。
《閱讀的關鍵在於不要“偏食”》,載2015年8月26日《遼寧日報》。
《傳統文化理念在今天的意義》,載2015年9月28日《人民政協報》。
《“修身”從“知恥”開始》,載《思維與智慧》2015年第22期。
《封閉的深層世界》,載2015年12月30日《中華讀書報》。
《六藝元典國學立名,百家四部無不攝統》,載《尋根》2016年第1期。
《如何評價儒學的歷史地位》,載2016年1月18日《光明日報》。
《禮的精神核心是“敬”》,載2016年4月25日《人民日報》。
《論和同》,載《文史哲》2016年第3期。
《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載2016年5月16日《遼寧日報》。
《敬義論》,載《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載2016年5月30日《北京日報》。
《唐朝的文化氣象》,載2016年7月25日《人民政協報》。
《立誠篇》,載2016年9月2日《中國文化報》。
《二千年中外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載2016年9月14日《中華讀書報》。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學問》,載2016年11月28日《人民政協報》。
《傳統的張力》,載2017年3月15日《中國文化報》。
《繼承傳統文化先要懂“禮敬”》,載2017年4月20日《新華日報》。

丙、學術對話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現代方向——陳方正博士訪談錄,載《中國文化》1994年第9期
劉夢溪
《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余英時教授訪談錄,載《中國文化》1994年第10期
《為了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建構──金耀基教授訪談錄》,載《中國文化》1996年第14期
《“先行一步:為了美國與中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傅高義教授訪談》,載香港《明報月刊》2000年第3期
《現代性與跨文化溝通——史華慈教授訪談》,載《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什麼是國學,什麼是傳統文化》,載2007年5月28日《中國教育報》,記者杜悅訪談采寫
《中華民族之再生和文化信息傳遞——杜維明教授訪談錄》,載《社會科學論壇》2007年9月上半月期。
《不要“國學熱”,而要“國學做”——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載《領先》雜誌2009年第4期
《我們該怎樣向大師致敬——專訪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載2009年8月7日《解放日報》“解放周末”
《重建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中國文化報記者對話劉夢溪》,載《中國文化報》2013年4月22日。
《每一個人不可避免地都站在傳統的延長線上——對話劉夢溪》,載新華社2014年7月24日出刊之《半月談》雜誌。
《國學是通儒之學——劉夢溪先生訪談錄》,李凡採訪,載《天中學刊》2016年第4期。

丁、編纂叢書

《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上、中、下三冊),180萬字,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至1986年出版。
劉夢溪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35卷,2500萬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10卷,300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