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堂廟革命舊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白寨鎮
- 保護級別: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歷史,革命據點,保護措施,
建築歷史
劉堂全神廟位於新密市白寨鎮劉堂村,創建於何時,已無據可考,廟內現存廟宇15間、古柏一棵、文革時期請示台一座、明清及民國碑碣18通,其中最早一通(圓燈碑記)立於大明萬曆丁酉年(1597年),據此推測,該廟至少有500年歷史。
革命據點
1925年8月,在劉堂廟成立了密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劉堂農民協會。
1925年9月李大釗在鄭州地委農運領導人張丙戌的陪同下,到劉堂一帶的滎陽縣賈峪、鹿村、水磨、王莊、周溝等村和密縣的柳溝、趙莊村考察,並於當年12月發表了著名的《土地與農民》一文,高度讚揚了該地的農民運動。
1925年冬,共產黨員羅思危、霍運甫等在劉堂廟中秘密活動、發展黨員,於1926年2月在劉堂廟宣布成立密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劉堂小組,張伯超(劉堂村人、國小教員)任組長。之後,地下共產黨員張丙戌(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交通員、鄭州市委組織部長)、賈守謙、李平一、曹留柱等先後在劉堂秘密建立中共鄭滎密邊境支部、中共河南省委直屬鄭滎密邊境特支、中共劉堂區委、中共密縣縣委,黨的組織和隊伍不斷壯大。黨以劉堂為中心的革命活動,時間長達13年之久。
1927年9月,中共鄭州市委派共產黨員賈守謙來到劉堂,恢復黨的組織,組織武裝暴動。於12月在劉堂廟建立了中共鄭滎密邊境支部,書記賈守謙。
1928年2月,為了加強對武裝暴動的領導,中共河南省委派共產黨員張丙戌、李平一到劉堂改組中共鄭滎密邊境支部為中共河南省委直屬鄭滎密邊境特別支部(簡稱省委特支),書記李平一。
1928年4月14日夜,張丙戌、李平一、賈守謙、張國權、張伯超、曹留柱等組織發動楊寨暴動,攻打滎陽縣楊寨區公署,趕跑反動區長、大土豪宋千甫,打死滎陽縣煙稅局長宋子慕,震驚全國。
1932年春,中共鄭州市委組織部長曹留柱來到劉堂恢復和發展黨組織,成立了中共劉堂區委會,轄劉堂、柳溝、閻家崗三個支部。
1933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在劉堂秘密成立中共密縣委員會,書記申同興,轄劉堂、光林寺、皇帝嶺南溝3個區委會,10個黨支部,黨員81名。
1934年6月,中共鄭州市委派張丙戌等地下黨員到劉堂,恢復中共鄭滎密支部,書記李乾。
1938年初,中共豫西特委(河南省委)書記劉子久,來到劉堂,恢復了黨的組織,成立中共密縣支部,後改為中共密縣縣委,書記尚寅賓(後為武憲洲),領導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12月,省委書記劉子久在鄭州南郊梅山建立中共鄭滎密工作委員會,後又遷至密縣岳村駝腰村陡溝,建立中共密縣地委。自此以後,河南和鄭州黨的領導中心逐步撤離劉堂,轉移至豫西山區。
保護措施
1987年3月1日,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1月7日,被河南省文物局確定為“第二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