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蘭(1872—1928),資深教育人,河北二中首任校長。號香侯,集北頭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劉兆蘭
- 號:香侯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集北頭村
- 出生日期:1872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主要成就:瀋陽寧遠州初級師範學校校長河北二中首任校長
劉兆蘭(1872—1928),號香侯,漢族,集北頭村人。父介琴,精醫術。香侯幼年聰明好學,後因家貧廢學。13歲,嗣其叔父,嬸母潘氏,以紡織所得供香侯入學讀書,考取秀才後,獎為歲貢生。科舉廢,入山東高等學堂(今山東大學)讀書。畢業後,歷任瀋陽寧遠州初級師範學校校長(舊稱堂長),在職勤勞異常,以對教育事業功,舉薦為知縣。民國元年(1912)津南各界人氏,皆以滄州地居南北要衝,無他地之浮華與不良之習,適宜在此立學讀書,造就津南人才。因此滄南數縣士紳共同商議設直隸第二中學,以方便津南各縣學生就讀。經劉炯文等紳士奔走,1927年中學成立,第二年學界推舉劉香侯任校長。劉香侯任職後,堅持嚴格要求師生,以封建禮教精神為辦學宗旨,注重封建品德,課程安排嚴謹。附近各縣學生,皆樂到直隸二中求學。初時,僅設1班,後陸續增至10班。滄南各縣前後畢業於直隸二中(後改稱河北二中)學生有七、八百名左右。軍閥混戰時期,各派系軍隊,互相攻戰,劉香侯與全體教師多方周旋,學校教學始終不斷。民國十六年(1927)仲秋,劉格平到河北二中,進行革命活動。“二中”成為津南革命策源地之一。
民國十七年(1928)夏,國民“北伐軍”占領滄州,學校爆發教務主任傅中橋(國民黨)與校長劉香侯等新舊兩派之爭。學生請願、罷課,教師離校出走。為緩和學校局勢,劉香侯辭掉校長職。民國十八年(1929)五月五日,辦理交接事畢,劉自嘆十數年建校之努力,心血交瘁,鬱郁回家。在家為其嬸母立碑,督令其侄鴻賓讀書,至大學畢業時,值香侯病重,其侄回家探望,香侯尚囑:“病事小,畢業事大,速去,勿少留!”其侄去後,劉香侯病故。年五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