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上海

創新上海

《創新上海》是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新上海
  • 作者:尤建新、盧超、薛奕曦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1日
  •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430988
  • 定價:49 元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6.05.1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綜述創新型城市評估實踐的基礎上,從社會進步、資源環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金融創新、貿易發展六個方面構建了上海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並據此對2006~2014年的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實踐進行評估。同時,通過研究倫敦和香港的城市創新建設案例,提煉出可供上海借鑑的經驗;

目錄

引言
01研究問題
02研究思路
03章節安排
04主要觀點
第1部分理論梳理和實踐評述
第1章創新型城市相關理論
11創新型城市的內涵和分類
111創新型城市的內涵
112創新型城市的分類
12城市創新體系與創新動力
121城市創新體系
122城市創新驅動力
123城市創新能力
13創新型城市的發展階段
131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為據
132城市發展驅動要素為據
133城市創新意識程度為據
第2章創新型城市評估實踐
21創新型城市的評估現狀
211全球/區域性的政府間組織
212國家或地方政府部門
213科研機構/研究會
214諮詢公司/知名學者
22創新型城市評估的特點
221評估主體百家爭鳴
222評估對象不拘一格
223評估目的內外兼具
224評估方法百花齊放
225評估視角各有千秋
23我國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231一級指標過多關注科技和產業創新,忽視了對城市
基本功能提升的考核
232基礎指標過於強調共性和可比性,誤導了創新型城
市開展“樣板創新”
233評價指標忽視了城市的差異和指標的權重,影響了
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4創新型城市評估的發展趨勢
241創新型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應更加全面,注重城市
的綜合創新能力提升
242創新型城市評估應特別注重不同類型指標的篩選設計
及權重的合理分配
243創新型城市的評估方法應及時改進並組合使用,評估
內容更加具體深入
244創新型城市評估應特別注重創新驅動的引領作用,打造
城市核心競爭力
25先前理論與實踐對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的啟示
251系統思考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初衷
252重新審視創新型城市的戰略導向
253特別重視創新型城市評估的作用
254綜合把握國際經驗和國家/城市實情
第2部分現狀分析和指標體系
第3章2006—2014年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回顧
31上海的創新型城市建設模式
311工業現代化改造階段
312產業園區建設階段
313創新型城市建設起步階段
314創新型城市戰略發展階段
32上海的社會發展情況
321城市建設
322民生保障
323文化事業
33上海的資源環境情況
331能源消費
332環境保護
333城市綠地
334城市空氣
34上海的科技創新情況
341研究開發投入
342科研成果產出
343新產品產值
35上海的產業發展情況
351地區生產總值與產業結構
352六個重點發展的工業行業
353高技術產業產值
36上海的金融產業情況
361金融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362金融市場體系
363金融產業集聚度
364金融開放程度
37上海的國際貿易情況
371外貿進出口規模
372外貿進出口結構
373外貿出口的對象
第4章上海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41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思路和目標
411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基本思路
412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整體目標
42上海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421科學性原則
423目標導向性原則
424可操作性原則
425系統性原則
426代表性原則
427前瞻性原則
43上海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431評價指標的構建理念
432評價指標的選取方法
433評價指標的具體選擇
第3部分評估研究與問題分析
第5章2006—2014年上海創新型城市評估及存在問題分析
51自身指標體系對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評估
511社會發展分析
512資源環境分析
513科技創新分析
514產業發展分析
515金融產業分析
516國際貿易分析
52其他指標體系對上海創新型城市評估的參考
521《2012—2013年全球創新城市分類和排名》
522《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城市》報告
53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531人文歷史氛圍缺失,創新活力不足,企業家信心減弱
532民生優先的導向並沒有有效落實,居民生活質量
沒有實質性提升
533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任務依然嚴峻,環境質量
並沒有明顯改善
534科技研發與創新的速度放緩,未來創新型人才儲備
和企業持久的創新能力堪憂
535經濟成長速度下降,產業結構調整難度上升,未來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536金融體量的增速減慢,金融結構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537貿易總額增速放緩,拖慢了全市地方生產總值的增加
第4部分國際經驗與國家戰略
第6章案例一:倫敦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實踐
61倫敦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路徑
611前期:以政府為主導
612後期:以市場為主導
62倫敦城市發展的創新模式
621中小企業—政府部門
622中小企業—科研機構
623中小企業—風險資本
63倫敦城市創新的產業抓手
631倫敦的金融服務業
632倫敦的文化創意產業
64結論與啟示
第7章案例二:香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實踐
71香港自由貿易制度及建設概況
711香港的自由貿易制度
712香港的經濟及產業結構
72香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環境基礎
721香港城市創新的軟環境分析
722香港城市創新的硬環境分析
73香港的中小企業及政府支持
731香港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
732香港政府對創新企業的扶持
74香港典型創新產業分析
741金融業與自由貿易
742文化與創意產業
75結論與啟示
第8章國家戰略布局與上海的新使命
81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811上海自貿區成立及探索
812上海自貿區擴區及發展
82“一帶一路”倡議
821“一帶一路”合作思路及規劃布局
822上海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定位
83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831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興起及其功能
832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路徑
84上海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優勢與挑戰
841上海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優勢
842上海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挑戰
第5部分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第9章深化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91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成績和經驗總結
911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的成績
912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經驗總結
92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不足和薄弱環節
921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存在的不足
922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薄弱環節
93深化上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A《全球創新城市排名與分類》報告的31個細化指標
附錄B《全球創新城市排名與分類》報告的162個具體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