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赤道脊

副赤道脊

副赤道脊是指夏季對流層上部在洋中槽東南側、10°N附近活動的反氣旋高壓脊系統。副赤道脊常與洋中槽成對出現,稱為“槽脊複合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赤道脊
  • 外文名:subequatorial ridge
  • 學科:天氣學
  • 別稱:近赤道脊
現象描述,產生機理,槽脊複合系統,

現象描述

副赤道脊(subequatorial ridge)又稱近赤道脊(near equatorial ridge),是指夏季對流層上部在洋中槽東南側、10°N附近活動的反氣旋高壓脊系統。

產生機理

當洋中槽內高空冷渦西移時,在其東緣的對流活動使對流層上部增暖,於是形成副赤道脊。隨著對流活動增強,在對流區上空會形成閉合的反氣旋中心。因此,副赤道脊(包括其中的閉合反氣旋)常與洋中槽成對出現,稱為“槽脊複合系統”。如果這一對複合系統疊加在低層熱帶輻合帶之上,則輻合帶內的熱帶擾動往往容易發展成為颱風

槽脊複合系統

近十幾年來,由於高空噴氣式飛機觀測資料的增多,以及氣象衛星的套用,發現在太平洋中部高空28000—43000英尺(300—200毫巴)上存在一種高空槽,稱為太平洋中部高空槽(MPT)。以後發現大西洋中部也有類似現象,故統稱大洋中部高空槽(MOT),或熱帶對流層上層的槽(TUTT)。在北半球夏季7一8月,在熱帶副熱帶緯度的200毫巴高空流場,存在著槽脊複合體(圖1)。高層脊線具有螺旋狀性質,結果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出現雙重脊線,其間即為TUTT。
圖1 7月200毫巴槽脊複合體圖1 7月200毫巴槽脊複合體
在5—10月的幾乎每一天,氣象衛星都能發現在太平洋地區(10°一25°N,120°E一150°W)總是存在著有組織的雲系或“意外的雲塊”。有組織的雲系一般總是與在TUTT中形成和活動的高層氣旋,或是與在近赤道脊中形成的高層反氣旋相結合的。而“意外的雲塊”過去常被當作信風積雲,實際上常是有砧狀捲雲流出的積雨雲。這種雲塊位於低層信風型東風氣流中,而高層或是在西風氣流中,或是在有氣旋性曲率的氣流中。
高層氣旋中心往往是下沉運動無雲區。而在高層冷低壓中觀測到的對流雲系,意味著有低層輻合。當冷低壓在TUTT中西移,對流活動將使其東部高層對流層增暖,脊逐漸變得明顯。若對流變得更有組織,則在對流活動區上空將有高層反氣旋形成。
在近赤道脊中生成的高層反氣旋,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與低層季風槽擾動相結合的。 另一方面,高空反氣旋可單純地位於低層輻合區或季風切變區之上。當對流活動生長,高層對流層將增暖,則高層脊區會有反氣旋性流出建立起來。在這種條件下,低層氣旋性環流可以發展增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