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輻合帶

熱帶輻合帶

熱帶輻合帶(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是南北兩半球信風氣流形成的輻合地帶,又稱為赤道輻合帶。由於輻合帶區的氣壓值比附近地區的低,也稱為赤道低壓帶赤道槽等。它是熱帶地區主要的、持久的、具有行星尺度的大型天氣系統,其生消、強弱、移動和變化,對熱帶地區長、中、短期天氣變化影響極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帶輻合帶
  • 外文名: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 別稱赤道輻合帶赤道槽
  • 定義:南北半球信風氣流形成的輻合地帶
  • 影響區域:熱帶地區
  • 特點:氣流輻合、對流強烈、變化頻繁
  • 天氣形成:颱風、熱帶風暴、風暴潮
熱帶輻合帶的分類,季風輻合帶,信風輻合帶,形成機制,熱帶輻合帶的結構和天氣,季節變化,

熱帶輻合帶的分類

熱帶輻合帶可分為季風輻合帶和信風輻合帶。

季風輻合帶

季風輻合帶是指在北半球夏季,來自南半球的東南風越過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轉為西南風,其前沿與北半球的偏東風交匯形成的熱帶輻合帶,其特點是位置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氣流輻合強, 常有熱帶天氣系統生成,如熱帶雲團熱帶氣旋等。
季風輻合帶主要出現在南亞到西太平洋一帶,它的構成和季風緊密相連,主要特徵是風向切變大。在北半球,季風槽型輻合帶的北側是東風或東北風,南側是西風或西南風;在南半球,其向赤道側是西風或西北風,向極地側是東風或東南風。這種輻合帶在由西風到東風的過搜區中,風速通常都比較小,所以也有人稱其為" 赤道無風帶"(Doldrums)

信風輻合帶

信風輻合帶是指南半球東南信風直接與北半球東北信風相遇形成的熱帶輻合帶, 特點是距離赤道較近且無明顯的季節變化, 強度小於季風輻合帶,也較少強烈的熱帶天氣系統發生。它主要位於北大西洋、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地區。

形成機制

熱帶輻合帶是全球主要熱源區,主要有三種形成的機制:①海溫作用。熱帶輻合帶總有向暖海溫區移動的趨勢。②第二類條件(性)不穩定機制。如像颱風發生髮展的機制一樣,只要低空輻合帶南側的西南風加強,形成輻合和氣旋性渦度帶,依靠邊界層摩擦輻合和水汽潛熱的釋放,可以使大範圍對流雲系不斷自身激發發展起來。③邊界層臨界緯度機制。前兩種機制在緯向對稱即無波動作用時亦可生成,但實際狀態是熱帶輻合帶上常疊加有波動。理論證明:實際發生的波動其角頻率在某一緯度若和科里奧利參數的頻率相同,則在該緯度的邊界層內將產生很大的上升運動,形成輻合帶,這個緯度即稱臨界緯度,實際計算約在北緯10°。

熱帶輻合帶的結構和天氣

熱帶輻合帶是熱帶地區熱量、7.k汽最集中的地區,也是熱帶擾動發生的主要掘地。據統計,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是由輻合帶上的擾動發展起來的。
熱帶輻合帶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對流雲團組成的。雲團與雲團之間夾有大小不一的晴空區或少雲區。在赤道附近,信風邊界層的濕空氣摩擦輻合,在輔合帶上,空氣對流上升形成積雨雲。在一定條件下,這些積而雲組成對流雲團,形成大範圍的上升運動。在對流雲團里, 天氣非常活躍,常有雷暴、降雨出現。在中尺度對流雲群的邊緣,常有跑線活動,風力可達8-9級。在同一條輻合帶上,天氣存在很大差別。從衛星雲圖上看,這是組成輻合帶的各種尺度的雲團活動的結果。從流場上看,這些雲團又往往與各種尺度的熱帶擾動互相聯繫著。大範圍降水和強烈的對流天氣一般出現在輻合最強或氣旋式環流最強的地方。赤道輔合帶內, 當輻合氣流很強時,很容易形成熱帶氣旋,據統計,西北太平洋上約85% 的熱帶氣旋是由熱帶輻合帶上的擾動發展起來的。
活躍在中南半島和我國南海的熱帶輻合帶,多屬季風槽型輻合帶,一般只活動在對流層中、下部,東西走向的輔合帶隨高度升高向南傾斜,西北-東南走向的輔合帶隨高度升高向西南傾斜,輻合帶兩側溫差很小,北側溫度略高於南側,但南側濕度大於北側。南亞地區輻合帶降水區寬為20 0- 8 0 0 km. 日雨量常在100 mm 以上,雨區一般位於輻合帶兩側附近。而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部的信風糟輻合帶兩側幾乎不存在溫度和溫度的差異,且幾乎不隨高度變化傾斜。熱帶犧合帶對華南和南海一帶天氣影響很大, 盛夏季節熱帶輻合帶可北進到我國華南地區,直接造成該地區的強烈對流天氣。當它活躍在南海時,常有熱帶低壓或南海熱帶氣旋發生髮展。

季節變化

自非洲延續到西太平洋約東經150°。特別是10月份,南北半球各出現一個季風輻合帶。根據氣象衛星雲圖分析:西經130°以東直到美洲海岸的東太平洋上,晚冬和春季也可出現雙重輻合帶雲帶;而在西經160°以西的西太平洋,全年都有雙重輻合帶雲帶。不過冬半球的雲帶始終比夏半球弱,所以西太平洋地區的雲帶,冬季主要在南半球而夏季主要在北半球。北半球夏季時,亞洲、非洲大陸的季風輻合帶,位置最北;冬季,最南可達南緯20°。季風輻合帶的季節變化同海陸分布和地形特徵都有密切的關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