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區(副省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

副省級新區一般指本詞條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國家級新區是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

新區的成立乃至於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相關特殊優惠政策和許可權由國務院直接批覆,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

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國家級新區成為新一輪開發開放和改革的新區。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2006年5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州南沙新區成立,2014年1月陝西西鹹新區成立、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大連金普新區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區成立、雲南滇中新區獲批成立,2015年12月哈爾濱新區成立,2016年2月長春新區成立,2016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成立。

國家級新區的行政級別通常為副省級,部分為正廳級。(註:珠海橫琴新區規格為副廳級。)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國家級新區總數共有19個。此外,還有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南寧五象新區等地區在申報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級新區
  • 外文名:state-level new areas
  • 政治地位:國家戰略
  • 批覆單位國務院
  • 全國數量:19個
  • 地區類別:綜合功能區
成立背景,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新區現狀,新區政策,新區定位,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珠海橫琴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建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黑龍江哈爾濱新區,吉林長春新區,江西贛江新區,河北雄安新區,主要問題,社會意義,

成立背景

國家級新區始於1992年,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此後一直未再有新區設立。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此後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陝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江西贛江新區等陸續成立。
至2017年底,中國至少還有9個城市新區已經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分別是: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南寧五象新區、烏魯木齊新區、瀋陽瀋北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區、杭州錢塘新區等。
設立國家級新區作為國家戰略,是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對特定區域的發展做出重新定位,在進一步整合資源的基礎上,發揮該區域的潛在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同構和產能過剩困局,進而最佳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能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根據現在的觀察,對於相當一部分國家級新區來說,在其建設過程中將遇到的一個較大難題,是產城如何融合。產業化和城鎮化以及二者的互動,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從發展實踐來看,如果產業化超前於城鎮化,會因城鎮配套設施缺乏,出現住房短缺、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
反之,則會由於城鎮化缺乏必要的產業支撐,出現產業空心化、就業不足、收入差距擴大和經濟蕭條等問題。如果說在早期工業化階段,出現的主要矛盾是城鎮化滯後於產業化,而在產能全面過剩、產業升級緩慢的背景下,將會出現產業化滯後於城鎮化的問題。因此,產業化和城鎮化相輔相成、互動發展,是推動新型城鎮化,乃至應對產業轉型發展、城市綜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的總體布局,嚴格落實新區總體方案和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突出體現落實國家重大改革發展任務和創新體制機制的試驗示範作用,加快集聚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產城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大力促進新區健康發展,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

基本原則

規劃引領、科學開發。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新區總體方案要求,制定新區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明確新區發展的戰略目標、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提出科學合理的開發方向、推進時序和管控措施,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協同發展。
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統籌考慮產業發展、人口集聚與城市建設布局,促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人口與產業協同集聚。適度控制開發強度,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持生態功能穩定,推動新區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區域。
節約集約、集聚發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海域等資源,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能。充分考慮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科學確定主導產業,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增強規模效益。加快轉變新區發展方式,重點發展知識技術密集、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
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建立高效運轉的行政管理機制,構建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建立鼓勵改革創新的機制,在符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的前提下,鼓勵先行先試,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賦予新區更大自主發展權、自主改革權、自主創新權。

發展目標

保持經濟成長速度在比較長的時期內快於所在省(區、市)的總體水平,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規模,將新區打造成為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台、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範區,進一步提升新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新區現狀

截至2018年6月,全國共有19個國家級新區,其中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是行政區,設立區委區政府,其餘新區都是行政管理區,只設立管理委員會
國家級新區,因有國務院批覆體現國家級戰略和新區發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須下放省級管理許可權,其實質均擁有副省級管理自主權,而與新區所處區域行政級別無關。如南沙新區,國家定位立足廣州、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既不可脫離廣州,又因港澳社會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級以上的權力來管理和協調,所以南沙新區是唯一獲得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國家級新區。
2015年4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中國國家級新區一覽表
序號新區名稱獲批時間主體城市面積(平方千米)
1
1992年10月11日
1210.41
2
2006年05月26日
2270
3
橫琴新區
2009年8月14日
廣東珠海
106.46
4
2010年05月05日
1200
5
2011年06月30日
浙江舟山
陸地1440,海域20800
6
2012年08月20日
1700
7
2012年09月06日
803
8
2014年01月06日
882
9
2014年01月06日
貴州貴陽、安順
1795
10
2014年06月03日
陸地2096,海域5000
11
2014年06月23日
2299
12
2014年10月02日
1578
13
2015年04月08日
490
14
2015年06月27日
江蘇南京
2451
15
2015年08月30日
1892
16
2015年09月07日
雲南昆明
482
17
2015年12月16日
黑龍江哈爾濱
493
18
2016年02月03日
吉林長春
499
19
2016年06月14日
江西南昌、九江
465
20
2017年04月01日
河北保定
起步約100,遠期2000

新區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認為,數十部區域性經濟政策檔案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這些區域經濟政策主要分三大類:國家級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區域規劃。
國家級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江西贛江新區和河北雄安新區,面積以平方千米計。這些新區是國家重點支持開發的區域。
同新區相比,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改革開放試驗區及相關試驗區(合作區)範圍比較大,包括:成都和重慶城鄉統籌試驗區、武漢和長株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區域政策各有側重
國家級新區具有改革先行先試區、新產業集聚區等特徵。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這些新區交通更便捷、設施更完善、經濟更繁榮、環境更美好,比老城區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區的經濟要素向新區轉移,從而減輕老城區的壓力。
“從促進改革的角度說,這些新區實際上就是新的特區。為促進所在區域加快發展,帶動周邊地區,國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往往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規劃建設新區就是培育新的經濟成長極。”
對於設立相關試驗區(示範區、合作區),肖金成認為,主要是為了深化體制改革進行試驗,為更大範圍的改革進行探索和積累經驗。

新區定位

上海浦東新區

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覆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以及中心城區楊浦、黃浦、南市的浦東部分。200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夜色下的陸家嘴國際金融城夜色下的陸家嘴國際金融城
定位及目標:圍繞建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戰略定位,在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環境優勢、創新優勢和樞紐功能、服務功能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綜合改革的試驗區、開放和諧的生態區。

天津濱海新區

1994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的基礎上,把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天津港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幾個區域的資源整合起來發展,組建天津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濱海新區
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通過,濱海新區性質終於塵埃落定,將濱海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2010年1月11日,濱海新區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定位及目標: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珠海橫琴新區

2009年1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考察澳門期間宣布:中央政府已決定同意開發橫琴島,並將在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需要。2009年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決定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2009年8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實行更加開放的產業和信息化政策,立足促進粵港澳三地的緊密合作發展,促進港澳繁榮穩定。2009年12月16日,繼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在珠海市橫琴掛牌成立,同時該區投資總額逾726億元人民幣的首批四大工程也宣布啟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為珠海市橫琴新區的黨政機構揭牌。
2009年11月25日, 從珠海市編辦獲悉,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近日批覆同意設立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並委託珠海市人民政府管理,規格為副廳級。
定位及目標:以合作、創新和服務為主題,充分發揮橫琴地處粵港澳結合部的優勢,推進與港澳緊密合作、融合發展,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帶動珠三角、服務港澳、率先發展的粵港澳緊密合作示範區。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把橫琴建設成為連通港澳、區域共建的“開放島”,經濟繁榮、宜居宜業的“活力島”,知識密集、信息發達的“智慧型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島”。

重慶兩江新區

2010年5月5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同意設立重慶兩江新區的批覆》國函〔2010〕36號,批准設立重慶兩江新區,範圍涵蓋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三個行政區的部分區域。2010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重慶兩江新區重慶兩江新區
定位及目標:依託重慶及周邊省份,服務西南,輻射中西部。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根據國務院批覆,中央賦予重慶兩江新區五大功能定位: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等,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視窗。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島新區正式寫入全國十二五規劃之中,規劃瞄準的是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同意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的批覆》(國函(2011)77號,舟山成為中國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新區後又一個國家級新區,也是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
定位及目標: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發展目標:舟山群島新區將建成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中國海洋海島科學保護開發示範區、中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中國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

甘肅蘭州新區

2012年8月2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蘭州新區的批覆》(國函〔2012〕104號),蘭州新區位於蘭州市北部,涉及永登縣中川、秦川、上川、樹屏和皋蘭縣西岔、水阜6個鄉鎮。
定位及目標: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台和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帶動甘肅及周邊地區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我國向西開放。

廣州南沙新區

2012年9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2〕128號),原則同意《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9月12日,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印發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通知,批覆設立廣州南沙新區為國家級新區,南沙新區的開發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
定位及目標:立足廣州、依託珠三角、連線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建設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範、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
廣州南沙新區廣州南沙新區

陝西西鹹新區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陝西西鹹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2號)同意設立陝西西鹹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鹹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鹹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西鹹新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良好、教育科技人才匯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較好,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實力。要把建設西鹹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探索和實踐以人為核心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西安、鹹陽一體化進程,為把西安建設成為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拓展我國向西開放的深度和廣度發揮積極作用。西鹹新區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範例。

貴州貴安新區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貴州貴安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3號)同意設立貴州貴安新區。貴安新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和安順市結合部,區域範圍涉及貴陽、安順兩市所轄4縣(市、區)20個鄉鎮,規劃控制面積1795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貴安新區是黔中經濟區核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地勢相對平坦,人文生態環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實力。要把建設貴安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探索欠發達地區後發趕超路子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努力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貴安新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和生態文明示範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2014年6月3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71號)同意設立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位於膠州灣西岸,包括青島市黃島區(現稱“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部行政區域,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西海岸新區區位條件、科技人才、海洋資源、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等綜合優勢明顯,具備推進陸海統籌、城鄉一體、軍民融合發展的獨特條件。要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服務於青島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把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舉措,為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發揮積極作用。發展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範作用。

大連金普新區

2014年6月2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76號)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大連金普新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範圍包括大連市金州區全部行政區域和普蘭店區部分地區,總面積約2299平方公里。
金普新區金普新區
定位及目標:金普新區地理區位優越,戰略地位突出,經濟基礎雄厚。建設大連金普新區,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引領遼寧沿海經濟帶加速發展,帶動東北地區振興發展,進一步深化與東北亞各國各領域的合作。金普新區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範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先行區,為將大連建設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帶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深入推進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四川天府新區

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133號),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天府新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區南偏東方向,區域範圍涉及成都、眉山兩市所轄7縣(市、區),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
天府新區天府新區
定位及目標:天府新區區位優勢突出,交通設施完備,產業基礎良好,科教實力雄厚。要把建設四川天府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穩妥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為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促進西部地區轉型升級、完善國家區域發展格局等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天府新區建設成為以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國際化現代新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湖南湘江新區

2015年4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的批覆》(國函〔2015〕66號),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湖南湘江新區位於湘江西岸,包括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面積490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湘江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科教創新實力雄厚、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區域綜合承載能力較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以下稱“兩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設立湖南湘江新區,是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帶動湖南省乃至長江中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發揮更大作用。湖南湘江新區建設成為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

南京江北新區

2015年7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南京江北新區的批覆》(國函〔2015〕103號),正式批覆同意設立南京江北新區,江北新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長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區六合區棲霞區八卦洲街道,規劃面積788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江北新區是長江經濟帶與東部沿海經濟帶的重要交匯節點,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承載能力較強,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實力。要把建設南京江北新區作為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南京江北新區在創新驅動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蘇南現代化建設和長江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逐步建設成為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台。

福建福州新區

2015年8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覆》(國函〔2015〕137號),正式批覆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福州新區位於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範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
福州新區福州新區
定位及目標:福州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秀美,產業基礎堅實,與台灣地區交流合作緊密,戰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設好福州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實現在更高起點、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福州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雲南滇中新區

2015年9月7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雲南滇中新區的批覆》(國函〔2015〕141號),同意設立雲南滇中新區。雲南滇中新區位於昆明市主城區東西兩側,是滇中產業聚集區的核心區域,初期規劃範圍包括安寧市、嵩明縣和官渡區部分區域,面積約482平方公里。
滇中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科教創新實力較強、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區域綜合承載能力較高、對外開放合作基礎良好。要把建設雲南滇中新區作為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舉措,打造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雲南橋頭堡建設重要經濟成長極、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和改革創新先行區。

黑龍江哈爾濱新區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的批覆》。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包括哈爾濱市松北區呼蘭區平房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93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哈爾濱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科技和產業基礎比較雄厚、生態環境優良、對俄合作歷史悠久、戰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設好哈爾濱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積極擴大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探索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新路徑,為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哈爾濱新區建設成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成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範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遊聚集區。

吉林長春新區

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長春新區的批覆》(國函〔2016〕31號)。同意設立長春新區。長春新區範圍包括長春市朝陽區、寬城區、二道區、九台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約499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長春新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堅實、創新氛圍濃厚、開放條件優越、承載能力較強。要把建設好長春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為促進吉林省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長春新區建設成為創新經濟發展示範區、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重要平台、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江西贛江新區

2016年6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贛江新區的批覆》(國函〔2016〕96號)。江西贛江新區範圍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區、新建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65平方公里。
定位及目標:江西贛江新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較強、生態環境良好。要把建設好江西贛江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更大的作用。江西贛江新區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點。

河北雄安新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定位及目標: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的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主要問題

國家級新區產城融合進程中的主要問題是:
1、產業與城市缺乏合理統一的規劃。經濟(產業)、社會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間缺乏有機聯繫與協調;新區規模論證與交通、就業、用地和布局等相脫節;產業功能的差異性不顯著;產業園區、商務區和居住區功能分離。
2、土地管理制度問題。居住、工業和商業三類用地價格懸殊,導致土地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用途管理細碎,不符合用地綜合發展趨勢;土地供應結構性寬鬆,且高耗費,不集約利用土地現象嚴重;城鄉結合部占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農村建設用地占用過大。
3、低密度發展模式阻礙了服務業及低碳化發展。各類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導致土地使用不集約,缺乏當地就業,對服務業需求不足,不利於形成服務業多元化發展;服務價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區的消費模式則導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擁堵,不利於低碳化發展。
4、新城的公共服務資源滿足不了當地需求。現行財政體制使得公共服務不能隨著人口遷移而分散化,導致新城區域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不足,造成生活不便,運行成本高,同時也無法支撐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的發展。
5、新城建設與周邊區域發展脫節。“外部資源+特殊政策+異地市場”的開發區模式,容易與周邊區域發展脫節,且產業園區、開發區缺乏功能配套,難以成為推動區域整體發展的引擎。
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1、規劃體系內在產城分割。規劃體系,包括城鄉規劃、產業規劃、土地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生態規劃、園區規劃等,在工作目標、功能要求、空間範疇、技術標準、運作機制等方面存在交叉和矛盾,工作機制銜接不暢,存在不同步、不同向現象。
2、行政干預介入微觀運行。政府對產業、人口、資金、土地等的不當干預,扭曲了資源配置,導致要素聚集及產業發展偏離最優路徑,效率低下,債務與金融風險累積;公共服務集中在大城市,使得人口、產業過於向大城市集中,新城往往缺乏公共服務配套。
3、新城擴張缺乏制度、產業支撐與科學依據。土地、戶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後、要素市場扭曲,以及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新城擴張缺乏制度與產業支撐。

社會意義

(一)最佳化發展環境
(二)推動產業最佳化升級
(三)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四)高效節約利用資源
(五)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六)強化組織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