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汽車結構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前驅,也叫前輪驅動,是指汽車設計中,發動機只驅動一對前輪的動力分配方式。現在,大部分轎車都採用前輪驅動的配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驅
  • 外文名:precursor
概述,前驅的特點,後輪驅動,

概述

汽車最早就是後驅的,貨車仍然是後驅,它不代表先進和高級。 80年代,轎車紛紛從後驅到前驅,是一大進步。從前的轎車為什麼不用前驅呢? 前驅車,最大的優點是降低了底盤,從而加大了空間,使空間容易布置。 其次的優點是提高了舒適性。當遇到一個障礙物的時候,比如一塊磚、一個小石頭,一根管子,前驅動輪很容易越過去,後輪也容易拖過去,而不發生減速,後驅的車,前輪沒有驅動力,就會起到“剎車”效果,瞬間的降速,就使得汽車速度的平穩性被破壞,坐車的人會“前仰後合”。
此外,它還節省了原材料,省了傳動軸等等,這樣就節省了成本,可以使汽車便宜下一截。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驅動輪一定要在承重橋,轎車主要是發動機等等金屬疙瘩重,因此一般情況下,前橋是主要承重橋,除非后座上坐一個特大胖子,行李廂用來拉鐵塊。承重橋應該是驅動橋,其中道理不必說。 那么為什麼從前的轎車不採用前驅呢?主要是設計和製造兩方面的原因。 前驅車,必須橫置發動機,發動機要豎著放,動力再繞到前面,象吉普車的分動器一樣,有許多困難,而且費材料,成本必然上升。要橫置發動機,發動機就要設計得緊湊,這種緊湊型的發動機,在沒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時候,是很難設計和布置的。 即使設計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從前的製造水平低,故障率高,一輛車要不停地修理,就如今天的貨車一樣。緊湊型的發動機,修理起來非常困難,要拆光很多東西甚至所有的東西才能摸到所要修理的部位,這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在製造水平提高以前,發動機艙需要空間以供修理,不可能搞得那么緊湊,塞得滿噹噹的。 科技進步以後,計算機輔助設計使得緊湊布置容易,同時製造水平也提高了,發動機可以很長時間無故障,新車幾年不用修理,耐用性有了保障,這才有了前驅的可能。
因此,前驅就流行了起來。 貨車的發動機製作粗糙,故障率高,發動機仍然需要直列,以騰出保養和修理的空間。因為重心在後車廂,因此必須採用後驅。 汽車前驅,也有嚴重的缺點,就是上坡的時候,重心在後輪,而後輪卻不是驅動輪,有動力的前輪吃不上勁,這樣非常不合理。而後驅的車下坡的時候,雖然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但卻沒有多少影響,因為下坡不需要多少動力,後輪不需要吃多少勁。 總之前驅和後驅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單純的說哪種方式更好是沒有任何意義。

前驅的特點

造價低
1、優點: 1)造價低 廠家設計和生產汽車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造價。前驅設計相對後驅來說,不管設計和組裝都比後驅費用低。前驅車不需要後驅動軸和後齒輪箱,傳動系統也和後驅有所不同,組件少而且集中。這使得汽車的其他部分,比如制動系統、油路,排氣系統容易布置在汽車的下部。
輕重量
2)減輕重量 同樣排量和馬力,汽車自身重量越輕,加速越容易,剎車距離越短,而且越省油。前驅的機械組件相對於後驅少而且簡單,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而且因為引擎和驅動橋的重量都載入在作為驅動輪的前輪,有助於提高車的牽引力,這在光滑的路面上非常有利。
增加內部空間
3)增加內部空間 前驅不需要像後驅那樣在地板上給後驅設備留出空間,所以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餘地。 缺點: 1、操控性 前驅最大的缺點就是操控性。前後最理想的重量分布是50:50,但是前驅車很少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相對部件集中的前部來說,後部重量變得很輕。後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 2、前輪負載過大 前輪既要負責牽引又要負責轉向,任務太多自然無法盡善盡美,轉向不夠精確,加速和剎車時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更明顯,影響舒適性。

後輪驅動

汽車最早就是後驅的,貨車仍然是後驅。 優點: 1、操控性好 因為一些組件從前部移到後部,前後的重量分布也容易接近50:50,大大的改善了汽車的平衡性和操控性。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跑車都採用後驅的原因。 2、維修容易 前置後驅的安排也使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置和轉向機構的結構,更加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3、和其他兩輪驅動的行駛相比,前置後驅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大,牽引性明顯優於前驅形式。同時採用前置後驅的車型還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缺點: 1、成本高 後驅部件多,組裝複雜,同時造成車內空間減小。但隨著後輪獨立懸掛系統的採用,使得後驅車的空間有大的提高餘地。 2、牽引力不足 儘管一些部件被移到的後部,但是相對於前驅來說,作用於驅動輪(後輪)的重量還是相對較輕,而牽引力的特點是作用於發力點(驅動輪)的重量越大,牽引力作用起來越穩定,所以牽引力不足一直是後驅車存在的問題。 3、動力損失 發動機產生的動力經過傳動軸傳遞到後橋,輸出功率會有損耗。 這些都是在普通駕駛條件下靜態的去分析前驅和後驅的區別,而至於我們平常談到的關於前驅轉向不足、後驅轉向過度的差異性,那在比較極端的駕駛情況下才會出現,作為普通消費者在日常的使用過程很難說能有明顯的區別。 實際上,早期的汽車都是後驅設計。大約在70年代後期,前驅汽車開始出現,然後大部分轎車開始採用前驅設計。隨著汽車業的發展,很多車又返回到後驅。從前的轎車為什麼不用前驅呢?主要是設計和製造兩方面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