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頜間銀魚

前頜間銀魚

前頜間銀魚,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1908),銀魚科間銀魚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前頜間銀魚
  • 拉丁學名: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1908)
  • 別稱:麵條魚、面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鮭形目
  • 銀魚科
  • :間銀魚屬
  • :前頜間銀魚
  • 分布區域:海水、淡水、半鹹水
  • 英文名:noodlegfish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習性,

形態特徵

雄性的胸鰭比雌性的顯著長些。雌性體長為胸鰭長的14.4~15.3倍,雄性為7.3~7.6倍;雌性體長為腹鰭長的12.8~14.4倍,雄性為12.2~12.7倍;雌性體長為臀鰭基部長的8.2~8.8倍,雄性為7.1~7.4倍。身體細長,略為圓筒形。頭部上下扁平,吻較圓鈍,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口蓋骨和下頜都有一排細齒;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有一個肉質突起;舌上沒有齒;前上頜骨前部略向前伸出,下頜骨的前部有一對大齒。背鰭和臀鰭位於體後3/4處,臀鰭起點在背鰭的第2~3根鰭條下方,脂鰭位於背鰭終點到尾鰭基部距離的中點,胸鰭肌肉基不顯著。
前頜間銀魚前頜間銀魚
背鰭條Ⅱ,11~13;臀鰭條Ⅲ,23~28;胸鰭條8~9;鰓耙9~13;脊椎骨68~72。體長為體高的10.9~11.5倍,為頭長的5.8~6.3倍,為尾柄長的7.2~8.0倍,為尾柄高的30.0~38.0倍。頭長為吻長的2.7~3.1倍,為眼徑的6.1~6.6倍,為眼間距的2.8~3.2倍。雌雄性有顯著的區別,雄性臀鰭的上方,身體兩側均有一排鱗片,一般為18~21個,且臀鰭前部的鰭條特別伸長,後部鰭條略彎曲成為波浪狀。
身體透明無色,浸在福馬林中的標本變為不透明白色。從頭的背部可以清楚地看到腦的形狀。沿著肩骨有一行黑點,從胸部起經過腹部直達臀鰭前端有二行黑點,這二行黑點各沿臀鰭基部向左右分開,延到臀鰭後端會為一列,直達尾鰭基部。在胸鰭第一鰭條及尾鰭上散布著一些黑色小點。

生活習性

銀魚主要以小蝦,橈足類及魚苗為食,是一種喜在水上層活動的小型魚類,它又是種生長在海中而到鹹談水區域產卵的洄游性魚類。每年春季3月下旬開始從海洋到長江三角洲進行生殖洄游,親魚產卵後死亡。受精卵隨水流到海中發育生長,到第二年又來河口產卵,這樣便形成了長江口一年一度的銀魚漁汛。

繁殖習性

銀魚的生殖季節是3月中旬到4月底,3月中旬(水溫8℃左右)魚群開始從海中向長江口遊動,4月中旬親魚大批來到,此時是生殖盛期(水溫18℃),4月下旬在漁獲物中出現大批剛產過卵的個體;5月上旬產卵期結束,在漁業上也停止捕撈。產卵場分布在南通至崇明南門港一帶江段內,親魚在江中水流的上層產卵。銀魚來到長江口時,性腺已發育到Ⅳ期。雄性精巢雖已成熟,但極不明顯,僅有右側的一個,位於腹腔後部靠近泄殖孔處,呈略帶白色的透明體狀。雌性卵巢在腹腔內的位置是前後排列,左側卵巢在腸管前段的左邊,右側卵巢在腸管後段的右邊,形成左前布後的位置。Ⅴ期卵巢透明稍帶黃色,卵徑0.8-0.95毫米,卵粒透明無色,粘性,卵膜上有花紋狀的絲狀體,受精卵遇水後絲狀體在卵的一端成為一束,另一端則散開,以此粘附於其他物體上。統計了9尾銀魚的絕對懷卵量,變動幅度為3 174-6 666粒,卵為一次產出。人工授精卵粒,在不同水溫條件下孵化時間差別很大,水溫10-13℃時需12天又22小時,水溫17-21℃時只需5天又16小時便孵化了。剛孵化出的仔魚全長3.1毫米,69對肌節,眼上有一黑點,有胸鰭芽。孵出後10天左右卵黃囊消失,腸管已通,能自由攝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