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大明永樂年間 ,趙氏村民自山西洪洞縣遷徒至此落戶。原村名蘇村,築寨以後又有‘前蘇寨’‘後朱店’之稱呼,緣由此處僅有朱、蘇兩姓人家。趙氏族人至此後當地村民將他們安置於村中一大胡同里。因村中有滑縣濮陽交通要道從中穿過,趙氏先人就在村中開一車馬大店,為行路人提供方便。只為趙姓人勤懇忠厚,仗義疏財,深得過往商賈讚賞,故被傳開為‘趙家拐’。 隨後二百年間趙氏一族人丁興旺,人口巨增,前趙氏四門又被安於村南一處菜園地安家定居。因趙氏各戶建房聚落呈塊狀分布,看似龜背,故有‘龜背街’之說。 新中國成立以後,當地人民政府依據上級檔案行政區劃標準,定名為‘前趙拐村” 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明朝初年,白馬縣廢,併入滑州。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該村屬仁壽鄉潘張里。清宣統元年(1909年),滑縣改為6鄉16區,該村屬廣通區。民國改為區鄉保甲制,該村屬趙拐聯保處。1946年7月,建高陵縣,該村劃入高陵三區。1949年9月,高陵縣撤銷,該村歸滑縣二區。1956年9月, 前趙拐、後趙拐、朱店、潘張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3月,該村屬四間房鄉人民公社,稱趙拐大隊.1983年11月,實行村民自治,稱村民委員會,至今為滑縣四間房鄉管轄。
人口民族
村中現有人口722人,均為漢族,趙姓一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僅有趙、韓、陳、楊四戶別姓人家。村中男女比例均衡,青壯年外出打工的占總人口的40%,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的39%。
經濟概況
前趙拐村在10年前,還是個有名的落後村,村班子不團結,村民不和睦,村里髒亂差嚴重,縣鄉屢屢派駐村工作組,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近近幾年來,在以趙式振為書記的村兩委的引導和帶領下,全體村民團結起來,經過幾年努力,目前這個僅有722口人、1140畝耕地的小村工農業總產值達49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990元。100%的農戶吃上了自來水,100%農戶走上了平坦整潔的水泥路,100%農戶用上了沼氣等清潔新能源,100%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障,80%的農戶安裝了電話,90%以上農民掌握2門以上農村農業實用技術,在此基礎上,村里還開辦了電教室、農家書屋和兩家幼稚園,並爭取到文體器材建設了文體活動一條街,組建了腰鼓隊、秧歌隊和中老年文藝宣傳隊。
除了傳統種植玉米、小麥、花生之外,特色種植有蔬菜大棚6座,露天果蔬30畝;建有養雞、養羊、養豬等養殖場5個。其中,雞年出欄2000隻左右;羊年出欄約300隻,豬年出欄約210頭;工商產業有木板加工2家,沿路門店7家,飯店2家,代收木料1家,年產值80多萬元,另有長期外出務工人員60人左右,2015年人均純收入7990元。前趙拐村的新農村建設正穩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民生得到較好改善,為四間房鄉先進村之一。
社會事業
該村由於人口較少,且距潘張國小很近,所以村內沒有設國小。從2007年開始,開辦了兩所幼稚園,只招收學齡前兒童,目前包括臨近村的孩子共有95名兒童。據戶口統計,全村722人中,除學齡前兒童外,有國小文化的153人、國中229人、高中中專58人、大專27人、本科19人、研究生4人,教授2人、講師1人、專家學者1人,另有各層次在校生共70餘人,未入學幼兒90多人。村部設有農家書屋,藏書3000餘冊,建有1200平方米的民眾健身廣場,配有棋牌室及健身器材和老年人活動中心-“幸福院”,教育文化、體育娛樂設施齊全。
歷史文化
男耕女織的傳統。前趙拐一門曾有“男主外、女主內”傳統習俗。男子外出田間勞作,耕種土地從事田間勞動;女子守護家中,紡線織布縫衣做飯,過著男耕女織的樸實生活。女子偶爾出門到井上打個水她的丈夫也會受到族中長輩的指責訓斥。因此趙姓男子大多吃苦耐勞、精明幹練;女子有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的優良傳統。解放後,人民政府提倡並實行“男女平等”的新政策,前趙拐村人積極回響國家政策。現在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乾群團結,更是子孝妻賢、尊老愛幼,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節日習俗。正月十五鬧花燈,吃餃子,鬧元宵,門前插打鬼棒,糞堆插花;二月二龍抬頭日煎粘糕;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祭祖掃墓;八月十五吃月餅,八月十六走親訪友;冬至吃餃子‘溫冬’;十二月初八喝臘八粥,二十三吃芝麻糖,給灶王爺換新衣;年三十兒吃餃子、守歲、放煙花,年初一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等等。
婚姻習俗。結婚當日新婚夫婦拜天地、認雙親改口,娶新媳婦的喜公公喜婆婆發紅包,喜桌上必擺大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意是早生貴子,婚後第三天新婚夫妻回女方娘家,女方娘家為一對新人擺宴席。
著名人物
賈心齋(1884年——1964年),名永德,字心齋,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領導人之一。愛國民主人士。抗日戰爭時期,曾在滑縣抗日民主政府(當時駐地在趙拐)工作。他曾先後任岳陽縣縣佐、滑縣公牧局局長、黃河救濟委員會主席、滑縣縣長。抗日戰爆發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後任冀魯豫邊區行署副主任、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華北人民委員。建國後,歷任平原省政協副主席、平原省人民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長。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