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在歷史長河中,前後趙拐村原是一個自然村,村名曾沿用過蘇村、蘇家村,村四周築寨以後又稱‘前蘇寨’。明朝永樂年間大移民時,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來一戶趙姓人家,在這裡繁衍生息,傳宗接代,幾十年後發展為一個胡同,這個胡同在蘇家村中被稱為“趙拐”,後來由於趙姓家族人丁興旺,人口增長較快,而蘇家人口不增反減,至今只剩“蘇三家”,以致村名被“趙拐”胡同名所替代。
趙氏先人在村中開有一個大的車馬店,為行路人提供方便。只為趙姓人勤懇忠厚,仗義疏財,深得過往商賈讚賞,故被傳開為‘趙家拐’。 隨後二百年間趙氏一族人丁興旺,人口巨增,因趙氏各戶建房呈塊狀分布,看似龜背,故有‘龜背街’之說。由於該村臨東去濮陽、西至道口的大道,過往客商及閒雜人等較多,為防範賊盜匪患,趙拐胡同住的人們就齊心協力地在胡同口修建了一個大門,並在村子四周砌起寨牆,大門外左側有一天然坑塘,有利於維護安定。
到了清乾隆年間,趙姓人家中出現一個大戶,該戶將家產田莊均分給兄弟五人:老大分到東地即現在的后街東頭;老二分到一個商行,在山東單縣,只得搬遷前去經營;老三分到西南地,今四間房鄉潘寨村,只好到那裡發展;老四去世較早,剩下老四媳婦(人稱老四奶)帶著幾個兒女搬出寨門,住在了村南菜地,在菜園地安家定居。因老四奶持家有方,幾個兒子爭相購置田產,先後發展成大戶,直到其曾孫趙林尚、趙玉江、趙玉漢時都是附近出名的大戶,因住在南邊,所以稱前趙拐。
北邊的老趙拐胡同因居住的多是貧困人家,靠給大戶抗長工、打短工維持生計。從此之後大門裡稱為後趙拐,大門外稱為前趙拐,以坑塘為界。新中國成立以後,當地人民政府依據上級檔案行政區劃標準,定名為‘後趙拐村”,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明朝初年,白馬縣廢,併入渭州。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該村屬仁壽鄉潘張里。清宣統元年(1909年),滑縣改為6鄉16區,該村屬廣通區。民國改為區鄉保甲制,該村屬趙拐聯保處。1940年7月,建高陵縣,該村劃入高陵三區。1949年9月,高陵縣撤銷,該村歸滑縣二區。1956年,老趙拐(包括現在的前趙拐、後趙拐)、朱店、潘張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3月,該村屬四間房鄉人民公社,1960年,前、後趙拐始“分家”,分別稱為前趙拐大隊和後趙拐大隊,1983年11月,實行村民自治,稱後趙拐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為滑縣四間房鄉管轄。
人口民族
村中現有人口1116人,均為漢族,趙姓一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85%,另依次有朱、蘇、李、韓、於、張六姓。村中男女比例均衡,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的40%。
經濟概況
後趙拐村全村有耕地1734畝,除種植收入外,我村目前有養豬場5個,養羊場1個,年出欄豬羊約700頭(只),木渣廠5家,板廠2家,大小商鋪門店26家,另外,常年外出務工20人,全村每年工農業總產值達約為72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150元。
社會事業
該村因距潘張國小很近,所以村內沒有設國小。後來,鄰村前趙拐又開辦了兩所幼稚園,學齡前兒童也能就近入學。據統計,截止目前全村共培養出大專以上人才55人,其中大專25人,本科22人、研究生3人,教授2人、講師2人、專家學者1人。村部設有農家書屋,藏書3000餘冊,並建有簡易戲台一座,每年借村古廟會之際評選出“好媳婦”在這裡接受表彰,同時,也為民眾看戲和自排自演節目提供了方便。
歷史文化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是我們前後趙拐的古廟會。相傳二月十九廟會,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至今有400多年歷史,屆時唱大戲三日,善男信女紛紛到菩薩蠻進香拜祭,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風景名勝
村東有菩薩蠻一座。
著名人物
韓進喜(1902年——1946年),男,漢族,滑縣趙拐村人,中共黨員,1940年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4年擔任滑縣抗日民主政府趙拐區區委書記兼任趙拐民兵連指導員,1946年春,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逮捕並執行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