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寨村(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鄉李寨村)

李寨村位於四間房鄉政府駐地東南3.5公里處,南和史寨村毗鄰,北與前趙拐接壤,東和王道口相連,西與潘寨村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寨村
  • 政府駐地四間房村
  • 電話區號0372
  • 郵政區碼:456487
  • 車牌代碼豫E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相傳該村明朝洪武年間遷民時,李、張兩姓把村里建成了一個布袋街,全村人出村只走一條路,在街口建有大門,大門兩側圍起護村的寨牆,所以稱寨,因李、張兩姓遷來較早,故住在大門裡,苑姓人家搬來稍晚,所以住在大門外。其中李姓人最多,故起名李寨,沿用至今。遷來幾十年後,其中李、張兩個家族中都有一戶先後搬出,張家一個弟兄搬到了花堤口,李家一個弟兄搬到了潘張村。

行政區劃

據《滑縣縣誌》載,明洪武初,白馬縣廢,併入滑州。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該村屬仁壽鄉潘張里。清宣統元年(1909年),滑縣改為6鄉16區,該村屬廣通區。中華民國改為區鄉保甲制,該村屬趙拐聯保處。1946年7月,建平原省,該村劃入高陵三區。1949年9月,高陵縣撤銷,該村歸滑縣二區。1956年秋, 李寨、花堤口、史寨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南召集鄉。1958年3月,該村屬四間房鄉人民公社,稱大隊。1983年11月,實行村民自治,稱村民委員會,至今為滑縣四間房鄉管轄。

自然資源

耕地1020畝

人口民族

主要是李、張、苑三姓,還有楊、馬兩姓。人口746人,均為漢族,分4個生產小組,有黨員45人。

歷史文化

中秋習俗:
1.饋節儀。中秋前後兩天,各家備用月餅、石榴、蘋果等拜謁親戚,謂之慶團圓。其在外求學經商者,至中秋,亦歸家團圓。婦女於中秋夜拜訪親友,謂之走月。
2.賞月。黃昏月上時,各家設案燃香,陳月餅瓜果,名日禮月。此事多婦女為之,男子不加過問。有俗語云:“男不玩月,女不祭灶。”蓋自古稱月為陰象,又名嫦娥,故拜月屬婦女之事。這天晚上老幼皆往高處,爭先望月,謂為看太陰朝元。又有俗諺云:“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又云:“雪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
玉皇廟會。每年正月初九是李寨村的玉皇廟會。相傳該廟會有200多年歷史,開始規模較小,大約150多年前,村裡有個苑春明老先生,做了村裡的大會首,將玉皇廟擴展為三間,獨立成院,占地約半畝,並在廟院內外栽植了柏樹,院內四行,每行五棵,院後四棵。自那時,玉皇廟香火繁盛起來,廟會也開始變大,附近各村都到李寨趕廟會。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廟宇被拆,神像被毀,廟會被解散。

風景名勝

村中有玉皇廟一座。

著名人物

張同海,男,中共黨員,1942年參加八路軍武工隊,參加過攻打盤踞在留固鎮小寨的土匪吳蘭田、攻打上官的日偽據點等戰鬥,因在戰鬥中殺敵勇敢,光榮負傷,被評為二等甲級(五級)傷殘軍人,1949年全國解放後退役,回家務農。
張同海,男,現年94歲,中共黨員,1942年參加八路軍武工隊,參加過攻打盤踞在留固鎮小寨的土匪吳蘭田、攻打上官的日偽據點等戰鬥,因在戰鬥中殺敵勇敢,光榮負傷,被評為二等甲級(五級)傷殘軍人,1949年全國解放後退役,回家務農,至今健在。

地圖信息

地址:安陽市滑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