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草書《前後赤壁賦卷》 紙本
- 作者:祝允明
- 類別:草書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 現藏::上海博物館
基本信息,內容,誕生,收藏,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明代 祝允明
縱: 31.3厘米
橫: 1001.7厘米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現藏:上海博物館
內容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à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gǎo)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gāo)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chóu)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wù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誕生
一日祝允明與老友文徵明把盞賞月,酒酣之際,只見皓月當空,深邃的天宇中星辰閃爍。海邊拍打礁石的陣陣濤聲仿佛還在耳際,《赤壁賦》瑰麗文字如浪潮般洶湧澎湃,在祝允明胸中不能平復,他趁著酒興命人研墨鋪紙,揮毫落筆。
只見祝允明的筆墨一路縱橫馳騁,筆勢所向披靡,越寫越暢。寫到最後一段,他心力激盪,筆下墨跡千姿百態,變化層出不窮,寫完《前赤壁賦》之後,祝允明意猶未盡,開始書寫蘇軾另一篇《後赤壁賦》。不一會兒,洋洋灑灑的狂草氣貫長虹,展現紙上。
令人嘆絕的是祝允明通篇用“點”表字達意,在全卷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書畫相通,這篇書法也遵循了繪畫的構圖,“點”的筆劃運用,靈動跳躍,使長卷上的文字虛實相生。長卷之首,從“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之”字開始,點劃的起筆落勢,抑揚頓挫、自在灑脫,猶如這幅長卷的節拍,點化出詩賦的音律之美,揮灑出祝允明狂放不羈的個性特徵。
整幅作品用筆奇趣疊出,氣勢豪強,它以名貴的金粟山紙書寫,名紙墨寶相映生輝。
文徵明在旁看了不由驚羨不已!祝允明見老友盯著字幅目不轉睛的樣子不由哈哈大笑:“文賢弟,你我遙隔千里,難得一見,既然喜歡,這幅字就贈予你罷!”文徵明收回目光贊道:“相交數十年,閱盡祝兄墨寶無數,只是這件卻非同尋常,當為魁首!祝兄捨得贈我?”祝允明聽言一笑“不過一篇筆墨罷了,我再寫來就是。文賢弟請勿推辭。”文徵明便也不再多言,鄭重地收下了這篇橫幅。後來文徵明遊歷書院事畢,攜這幅字卷回到老家蘇州,文徵明家中原就珍藏有蘇軾親筆行楷《前赤壁賦》,於是他將這兩張《赤壁賦》一同收藏起來。
收藏
祝允明的這幅墨寶一直被文徵明慎重地珍藏,並傳與子孫,文氏家族將蘇軾、祝允明這兩篇《赤壁賦》作為傳家之寶悉心收藏,從不輕易示人。祝允明這篇狂草《赤壁賦》在文氏家族有著清晰的傳承,卷後文徵明本人、次子文嘉、曾孫文從簡、文震享均有過提跋,這篇作品為後世諸多書法家所珍愛,卷中多位名家題跋,包括與祝、文同一時代的著名詩人、學者黃省曾、清朝大書法家李端清、近代國學大師羅振玉、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日本長尾甲先生。現在這幅名作珍藏在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