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於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
DNA複製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的打開,由起始點形成複製叉後,新合成的兩條方向相反的鏈中,一條鏈的合成方向與複製叉前進方向是一致的,合成就能順利地連續進行;另一條鏈的合成方向則與複製叉前進方向相反。
發現
1968年,日本生化學者岡崎等人用3H-胸腺嘧啶核苷酸培養大腸桿菌,發現短時間內首先合成的是較短的DNA片段,接著再出現較大的分子.這說明這條新鏈是一段一段地,不連續合成的.這些DNA片段稱岡崎片段.
岡崎片段的形成是從
RNA引物的3'-OH末端開始的,DNA聚合酶α催化這一反應,它以
脫氧核苷三磷酸為底物,依據鹼基互補原則,以分開的一條DNA鏈為模板,合成新的互補鏈.合成的方向仍然為5'→3'.一旦岡崎片段達到這一長度,引發酶與
DNA聚合酶α形成的複合體便從DNA上解離下來.RFC結合到這一延長的引物上,並組裝到PCNA滑動夾上,然後DNA聚合酶δ(polδ)結合到
PCNA上並完成岡崎片段的最終長度130-200bp.當它遇到原先已形成的岡崎片段5`末端時,polδ/PCNA複合物從DNA上釋放下來,見圖(12-4).
兩條鏈均按5'到3'方向合成,一條鏈3'末端的方向朝著複製叉前進的方向,可連續合成,稱前導鏈(leading strand).另一條鏈5'末端朝著複製叉,合成是不
連續的,形成岡崎片段,此鏈稱
後隨鏈(lagging st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