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縣
- 占地面積:26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00-16:00
- 景點級別:國家級
- 著名景點:化山瀑布
七星潭
明智泉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森林植被,主要植物,野生動物,主要景點,開發利用,動物,植物,基礎設施,人文歷史,交通路線,
地理環境
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邢台縣西部漿水鎮,距邢台市區60公里,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景區內有邢和線,平涉線穿越而過,交通便利,北距雲夢山23公里,南距峽谷群25公里,東距白雲山7公里,西鄰九龍峽7公里,處於邢台縣主要景區的中心地帶,景區規劃面積116.8平方公里。
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
自然資源
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內有50多個樹種,植被覆蓋率達94.6%,林木覆蓋率達90.7%。
森林植被
前南峪森林公園山地相對高500米,原生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現保存極少,園內以人工林為主。按山體植被垂直分布情況,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分布帶。
經濟林帶:海拔490--690米,為古老的片麻岩低山丘陵區,溝谷寬淺,台階地發育,水利條件優越,主要為板栗、蘋果、柿子、桃、杏、梨、紅果等經濟林帶;河道及水原地,多為楊樹、柳樹等用材林帶;陡坡及山脊,多為櫟樹、刺槐、油松等天然次生林。
經濟林帶:海拔490--690米,為古老的片麻岩低山丘陵區,溝谷寬淺,台階地發育,水利條件優越,主要為板栗、蘋果、柿子、桃、杏、梨、紅果等經濟林帶;河道及水原地,多為楊樹、柳樹等用材林帶;陡坡及山脊,多為櫟樹、刺槐、油松等天然次生林。
灌叢絕壁:海拔690--900米,為長城系紅色石英砂岩山體,多為陡崖峭壁。只有山間棧階長有少量山楸樹和荊條等。
人工針葉林和天然落葉林闊葉林:海拔900--1000米以上,生長成片的以櫟樹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油松林。間有山楸、漆樹、欒樹、山榆、山桃、山杏、白臘、五角楓、鵝耳櫪等樹種。灌木多為黃櫨、荊條、六道木、野杜鵑、酸棗、沙棘、榛子、野皂角等。另外還有近百種野生藥材。
人工針葉林和天然落葉林闊葉林:海拔900--1000米以上,生長成片的以櫟樹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油松林。間有山楸、漆樹、欒樹、山榆、山桃、山杏、白臘、五角楓、鵝耳櫪等樹種。灌木多為黃櫨、荊條、六道木、野杜鵑、酸棗、沙棘、榛子、野皂角等。另外還有近百種野生藥材。
主要植物
板栗
唐代板栗林位於生態觀光區內,海拔500-620米,始種於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總面積為500公頃,每株胸徑均在1.2—1.5米之間,樹幹高6—8米,已掛牌保護的有2600棵,步入林中甚是壯觀。
松林
松林
化山松林,位於化山攬勝區,海拔在900--980米,於1955年栽植的油松,總面積為180公頃,平均高8米,平均胸徑18厘米,長勢良好。林中負離子含量極為豐富,遊客譽之為天然氧吧。
杏林
杏林
凱特杏林位於生態觀光區採摘園內,海拔在560--580米。於2000年引自美國的新品種,總面積為3公頃,2003年開花結果。每年5月中、下旬,一批批遊客前來品嘗採摘。
紅桃林
紅桃林
秋紅桃林位於採摘園內,海拔550米,於2000年引自澳大利亞的6個品種,總面積為6公頃。每年6月--11月,每月都有一個品種成熟。
櫻桃林
櫻桃林
大櫻桃林位於採摘園內,海拔580--600米,於2000年從烏克蘭引進的品種,總面積為3公頃。每年5.1期間,正是櫻桃成熟時節,前來的遊客大飽口福。
蘋果林
蘋果林
蘋果林位於採摘園內,海拔520--570米,於1993年更新的優質品種,總面積為300公頃。海拔高,溫差大,品質好,曾作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專用水果。
將軍林
將軍林
將軍林位於生態觀光區內,海拔560--580米,1941年抗日軍政大學在此辦學期間,上乾科的學員們利用課餘時間栽種的板栗樹,面積10公頃,至今長勢良好,樹高均在3-5米,胸徑約20厘米,有1100棵,每年碩果纍纍。1990年以後,抗大老學員來邢台期間,都要到林中尋找自己親手栽植的栗樹,後被人們譽為將軍林。
青年林
青年林
青年林位於生態觀光區內,海拔540--580米,於1994年由青年民兵栽植的板栗樹,面積為5公頃,屬於退林還果項目,被共青團中央,全國綠化辦和林業部授予全國青年示範林稱號。
野生動物
金錢豹隱藏於山西、河北交界的密林之中,2012年約有4隻,冬春季節有時深入低山地帶林中尋找食物,其餘時間均在高山密林之中。
主要景點
抗大紀念碑
位於前南峪村東口。1986年奠基並建成。碑身高21米,碑體四面均白色花崗岩貼面。正面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題寫碑名。抗大副校長何長工同志撰寫碑文,碑四周為漢白玉欄桿。
抗大紀念廣場
位於陳列館台階正下方,占地1萬平方米。抗大在此辦學期間為學員操場和訓練場,1941年5月,在這裡隆重舉行了抗大五周年校慶活動。廣場與陳列館之間由30米寬的台階相連線。
軍寨山
位於紗帽山西2千米,海拔1103米。山項平坦,約有萬餘平方米,四周均為懸崖峭壁,只有一條小路可以到達山頂。現有房屋殘址若干,還有石碾,石磨等生活用具,相傳唐末黃巢起義時,部分義軍在此山住過。故名“軍寨山”。
化山瀑布
位於坐化山一棧上。落差110米,寬5米,正常流是每秒0.3立方米,豐水期可達到每秒1立方米。原為季節性瀑布,為了使遊客在正常遊覽時間裡都能觀賞瀑布,2004年採取枯水期人工補水辦法,保證瀑布正常流量。
練膽峽
位於坐化山東側。峽長800米,寬1--5米,垂直高度為150米,登攀坡度為60--80度,由石台階和鋼梯組成登山路,類似華山“千尺嶂”之險,是遊客從東部步行登臨坐化山的唯一通道,故名“練膽峽”。
七星潭
位於化山瀑布上游,依地勢變化,分為七個水潭,最大潭容100立方米,最小潭容30立方米。水流翻壩鋪瀉而下,形成七道跌瀑。瀑高2--3米,寬10--15米。平水期瀑如銀簾,豐水期更為壯觀。
斧劈峰
位於坐化山西北0.5千米處,海拔980米。傳說原來和坐化山連為一體,後因武曲星練武時,用板斧將山劈開。故名“斧劈峰”。
文昌廟
位於公園內化山攬勝區中心地帶,海拔980米的山坳中,據有關文字記載,該廟始建唐代,興盛於明清,為道教活動場所。現存建築重修於2004年,面闊三間,為歇山重檐,四周廻廊式建築。主要供奉文昌大帝,在道教諸神中,他是主宰人間功名、利祿之神,兩旁為天聾、地啞和七星君,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為傳統廟會。
化石谷
位於坐化山西側,谷寬10---20米,高120米,是登臨坐化山的迴路。谷底很多石板面上有氧化錳形成的柏樹枝狀的花紋,在地質學上稱其為“假化石”,形態美觀,很有觀賞性。大塊的置在道旁供遊客觀賞,小塊的經加工後作為旅遊商品。
七星潭
位於化山瀑布上游,依地勢變化,分為七個水潭,最大潭容100立方米,最小潭容30立方米。水流翻壩鋪瀉而下,形成七道跌瀑。瀑高2--3米,寬10--15米。平水期瀑如銀簾,豐水期更為壯觀。
明智泉
位於七星潭最上游的文昌廟旁,正常流量為0.1立方米/秒。傳說常人飲此泉水就會增加聰明才智,愚鈍之人飲過此水,也可逐漸變得聰明起來,故名明智泉。
丹青湖
位於東溝溝口處,1990年,為了擴大蓄水量,在溝谷最窄處建一大壩,壩長30米,壩高20米,池面積5000平方米,庫容約100000立方米。
洗硯池
位於東溝溝口處,原為一天然水池,面積約200平方米,水深2米。因對面有筆架山,傳說文曲星在此修練時經常到池中洗硯,水呈深綠色而得名。
連心河疊瀑
位於園內英傑梁下,是南峪流域匯入漿水川的主要河道。原名南河溝,因抗大在此辦學期間,軍民同用一河水,故改名為軍民連心河。疊瀑從迎賓橋---廣場段,全長2000米,河寬15---30米,河中建有高0.8---1.5米攔河壩20道。
開發利用
動物
1981年,前南峪被確定為太行山綜合技術開發示範區,確定了板栗、養兔、養雞等課題,受省科委委託,河北農大、林學院作為技術開發依託單位,負責片麻岩開發。
植物
1978年,前南峪人民對板栗實施“五改一加強”的管理方法。1982年相應中國政府“退耕還林”的號召從山西引進紅果實生苗46萬株,嫁接成品苗收入46萬元,在太行山綜合開發治理中,以生態經濟溝為基點,以小流域為單元,堅持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對8300畝山場實施立體開發。
基礎設施
前南峪森林公園於2003年被批准為省級以森林景觀為主體的低山型森林公園。2007年園區內停車場、道路、索道、通訊、水、電、環衛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賓館、招待所、農家旅館及商場、醫院、銀行、郵電等服務設施基本滿足遊客需求,建立經營管理機構和技術服務隊伍。
人文歷史
前南峪森林公園
素有“太行明珠”之稱的前南峪森林公園1995年榮獲聯合國“環境保護全球五百佳”提名獎,被林業專家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
2001年以後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防部定為“國防教育基地”、國家科委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水利部評為“全國十佳水土保持示範區”和“國家級水保生態風景區”、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首批國家旅遊示範點”和“3A級景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定為“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全國生態文化教育基地”和“五星級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