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刺巴郡守詩
- 創作年代:漢代
- 作品出處:《華陽國志·巴志》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無名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刺巴郡守詩
狗吠何喧喧①,有吏來在門。
披衣出門應,府記②欲得錢。
語窮乞請期③,吏怒反見尤④。
旋步顧家中⑤,家中無可為。
思往從鄰貸⑥,鄰人言已匱⑦。
錢錢何⑧難得,令我獨憔悴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吠:叫聲。喧喧:大且雜。
②府記:官府的教令。
③請期:請另定交款日期。
④見尤:認為有過,加以譴責。
⑤旋步:轉身走。顧:回頭看。
⑥往從:去向。貸:借貸。
⑦匱(kuì):用完。
⑧何:如此。
⑨憔悴:指黃瘦;瘦損;瘦弱無力臉色難看的樣子。
白話譯文
門外的狗叫聲為什麼大而雜?原來是有官吏急凶凶來到了我家門。
我不敢怠慢,急忙披衣出門應酬官吏,他是郡府來的官吏,命令我把應納的錢快快繳上。
我不斷乞求:家裡無錢糧,能否寬限幾日?怎想官吏發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我沒有辦法,只好轉身回到家中,東尋西覓,但錢糧終無所獲,實在無法可想。
想一想只好去鄰家借貸,誰想鄰家告訴我:他自己也是一貧如洗。
錢錢錢呀,怎么如此難得?讓我只有憔悴心傷。
創作背景
東漢桓帝(147年至167年)時巴郡(今四川I省東部)人民因為苦於重賦,作此詩來譏刺太守。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從“狗吠”落筆,引出“吏來”,猛然扯開了一場逼租逼稅慘劇的序幕。首句劈空而至,來得突然、緊張,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何暄喧”既點明狗吠聲大而雜,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獵物”躲逃而“奇襲”的凶暴淫威。
“披衣”寫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應酬的情狀。“欲得錢” 挑明了 “吏來”的目的,可見來者不善。“府記” 二字既照應了標題,又交代了逼祖逼稅的後台老闆,直把矛頭剌向官府,使作品的思想性更有深度。
“窮”寫出了主人為緩期交錢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畫出主人哀求的可憐。糧窮盡,錢窮盡,語窮盡,都不能喚起悍吏的一絲憐憫,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語窮乞請”,一方是 “怒反見尤”,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旋歩”四句寫出主人哀求免交不行,緩期無望,而吏又不會善罷甘休。主人只得轉身環顧家中,東尋西覓,但糧錢終無所獲。看來唯有的一線希望是向鄰人借貸了,但在府記的貪財重賦下,鄰居也同樣赤貧如洗。“鄰人言已匱”這一句看似尋常,實為崎崛。它寫出了像主人這樣糧錢匱盡的人家何止一戶,這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性,使主題更典型、更有普遍性。這種“點”——主人的赤貧,“面”——鄰人的“已匱”,點面結合的表現手法,使得這首詩的思想性既有深度(點),又有廣度(面)。
“錢錢”的迭用,活畫出主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哀嘆,大大加強了全詩的悲傷色彩,句中“獨憔悴”中的“獨”不當“獨自”講,而是“唯有”的意思,因為鄰人也巳匱,可見不“獨”。詩的最後兩句,寫出主人對錢難得的感慨,唯有憂愁憔悴而已。詩到這裡便戛然而止,這場悍吏斂錢的收場如何,也就不堪言狀了。
全詩僅截取了官差逼租斂稅的一個片斷,這是當時社會典型的尖銳階級矛盾的真實寫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橫徵暴斂的兇殘和勞動人民的貧困、怨憤。
全詩筆墨簡潔、洗鍊。篇幅雖短小,但在廣度和深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尖銳矛盾。
名家點評
近代文人陸志湘:“詩中主要採用了白描的技法,不以華麗的詞藻著色,不設喻少修飾地以“敘述”來代替“描寫”,把詩人的主觀感受和評價融化在客觀的敘述中,讓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該詩的情節性是鮮明的,情節的發展層層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