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

釋義

讀音lì dé

英語翻譯Gains

利得

新華詞典釋義為:利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得
  • 外文名:Gains
  • 拼音:lì dé
  • 解釋:經濟利益的流入
出處,會計術語,利得與收入異同,

出處

焦贛《易林·需之豐》:“柔順以居,利得過倍。”
郭沫若《羽書集·告國際友人書》:“日本的軍部自從中東之戰、 日 俄 之戰,屢次的大戰役獲得了勝利以來,他們只知道戰爭的利得,不知道戰爭的慘禍。”

會計術語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與損失相對。
例如: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超過賬面的價值等。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如:處置固定資產淨收益、處置無形資產的淨收益和罰款收入等。
利得不一定會影響利潤,如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但不管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還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最終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利得與收入異同

1. 相同點
①都是經濟利益的流入
②都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
③都與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無關
2.不同點
①形成的階段不同。利得是由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收入是由企業日常活動形成的。
②收入是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不包括利得。
區別點:
1,概念範圍不同。收入與利得的區別。廣義的收入含有利得,但是利得和狹義的收入是不一樣的,收入是日常活動產生的,而利得是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收入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利得則如出售固定資產等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收入記入利潤,而利得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通過營業外收入計入利潤,而另外一部分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
2、利得通常從偶發的經濟業務中取得,屬於那種不經過經營過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獲得的收益。
3、會計處理方式不同。在會計中,區別收入與利得是一個列示和編制報表的問題,收入和費用通常以毛額列示,利得與損失通常以淨額列示,即利得要扣除有關的支出,損失要扣除有關的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與損失的區別
概念
釋義
分類
舉例
利得
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
2、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差額
損失
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1、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損失。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
3、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
區別列表如下:
利得與損失的確認
利得和損失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一種是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或損失。換言之,利得和損失會分別反映在資產負債表(或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和利潤表中。利得或損失具體會涉及到非常多的業務:
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或損失包括的業務有:盤虧損失、非常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盤盈利得、政府補助、捐贈利得、處置非流動資產的利得或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利得或損失、債務重組的利得或損失等。一般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或損失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科目來核算。
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一般用“其他綜合性收益”科目核算,常見的業務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被投資方除淨損益外的其他權益變動時投資方按應享有的份額而增加或減少的資本公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