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別范安成⑴
生平少年日⑵,分手易前期⑶。
及爾同衰暮⑷,非復別離時⑸。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⑹。
夢中不識路⑺,何以慰相思?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范安成:范岫(440一514),字懋賓。曾為齊安成內史,故稱范安成。
⑵生平:平生。
⑶易:以之為易。前期:後會的日期。
⑷及爾:與你。
⑸非復:不再像。
⑹持:執。
⑺夢中不識路:《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白話譯文
追憶人生少年離別日,後會有期看得很容易。
世事滄桑你我同衰老,再也不像當初握別時。
不要推辭小小一杯酒,分手後恐怕更難重持。
夢中尋你不知在何方,如何安慰我這相思意。
創作背景
范岫比沈約大一歲,是沈約的好友。與沈約一樣,范岫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也與沈約一樣,為蔡興宗所禮敬,同在蔡氏郢州刺史府中任職,那時他們都還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南齊時又都曾在太子蕭長懋東宮中,都擔任過太子家令。沈約為竟陵八友之一,而范岫曾任竟陵王蕭子良的記室參軍。因此兩人在一起的交集比較多。范岫的詩文不如沈約寫得好,但學問非常廣博,沈約十分佩服。范岫被任為安成內史(相當於郡守)是在永明後期。安成郡即今江西安福,離京城建康較遠。當時沈約仍在京任職,作此詩予以送別。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寫好友老年時離別傷情的詩,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詩。
寫送別,既不寫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又不通過寫景抒情達意,而是從年輕時的分別寫起,用一“易”字,說年輕時不把離別當成一回事,總覺得再會是很容易的。這裡既是對從前分別的追憶,又是對過去把離別不當成一回事的追悔。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起句自然,平平敘來,而眼前依依不捨的感情隱含其間。“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畢竟是人生中傷痛的事情。“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年輕時不在乎,因為來日方長,而年老時就不一樣了,因為所剩日子無多,不能再輕易離別了。作者把老年時對待別離的感情和態度與年輕時相比,不但使詩意深入一層,而且把一別之後難得再見的痛苦而沉重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
“勿言”二句起承轉作用,是從離別寫到別時的酒宴。說明此次餞別,不同以往,眼前的一杯薄酒,不要再以為不算什麼,因為到明日分別以後,恐怕再難於一起把杯共飲了。“一樽酒",形容其少。“難重持”,很難再一同共飲,而且是“明日”,就在眼前。這是多么令人心酸而又遺憾的事情。小小一杯酒,寄託了依依難捨之情以及極可珍惜的知己的無限情意,語調低沉,傷感不已。
最後,作者則馳騁豐富的想像,想到古人夢中尋友的動人事跡,他想模仿古人,在與范安成分別後,夢裡去尋他以慰相思之苦。但是,夢中要迷失道路,好友是尋不見的,因而相思之苦仍消除不了。作者用了“何以慰相思”進行反問,把真摯的友情,“相見時難別亦難’’的酸楚的心理狀態,精細地刻劃了出來。這兩句詩,把深厚的友情表達無餘,把不忍離別之情推向高潮,是感情的升華,是痛苦的傾訴,含蓄蘊藉,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首詩在沈約的詩作中很有特色,不但句句言別,句句言友情、別情,氣脈貫注,波瀾起伏,而且通篇率爾直言,語言通暢流利,說話的語氣,情感的表達均突出了老年人分別時的心理狀態,依依留戀的深情厚意以及悽愴酸楚的痛苦心情。而感情的抒發,來自內心深處,毫無造作之感。另外,詩的風格樸素,氣骨道勁,不事雕鑿,不用對仗句子,有平易親切之感。
名家點評
清代詩人沈德潛:“一片真氣流出,句句轉,字字厚,去《十九首》不遠。”
清代詩人張玉谷:“詩只空寫離懷,而兩人交誼已溢盲表。氣清骨重,仿佛漢音。”
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武康縣)人。出身貴族,而年幼孤貧。篤志好學,博覽群書。歷仕宋、齊、梁三朝,官至尚書令。他是齊、梁文壇的領袖,首創“四聲八病”之說,與謝脁、王融等創作新體詩,稱“永明體”,對唐代格律詩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詩內容廣泛,講究聲韻、對仗。有輯本《沈隱侯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