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現狀,控制發展理論,控制的核心:目標或過程?,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的關係,劃分控制策略的維度,初級控制的兩維度模式,次級控制的三維度模式,對控制發展理論的簡要評價,
背景和現狀
“畢生發展觀”(view of life-span development)作為一個術語,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但被確立為一種關於人類心理發展的觀點和理論卻要推後約30年時間。在本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人們更習慣地稱發展
心理學為兒童心理學,因為當時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重點在兒童、青少年期。然而,近20年來,隨著“畢生發展觀”的發展,發展心理學界已經以個體生命的全過程為其研究對象,研究者對個體從胎兒期直到衰老、死亡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畢生
心理發展的研究漸漸成為熱點問題。
從該領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數量來看,足以能夠產生出適於解釋
個體發展的基本理論。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心理發展理論都僅囿於氣質和機能兩個領域。除了Erikson wLoevinger w Gould和Levinson等一些人格心理學家之外,
心理學界在理論方面的成就是很有限的。我們不禁要問:何以豐富的研究成果卻不能產生適當的理論來解釋畢生發展呢?
概括說來,心理發展理論的產生至少要面臨3個方面的挑戰:
其一,要提出畢生發展理論,要求理論者有較高的知識素養,理論者需要整合行為學、社會學以及生物學等多領域的知識:
其二,解釋力度是個巨大難題。在理想狀態下,畢生發展理論應該既能在巨觀水平解釋行為,如解釋生命歷程中的重大決策:也能在微觀水平解釋行為和認知,因為正是這些具體的行為和認知影響著個體,尤其是年輕個體的發展:
第三,生命全程發展理論還必須儘可能解決功能性或適應性的問題,即它應該能確定個體過去的行為和認知是否有益於其長期發展。
綜觀近些年來發展心理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與眾多的概念和理論相比,控制理論作為解釋畢生發展的理論還是比較適宜的。
首先,控制概念及理論已被套用在多個研究領域,如智力,健康以及社會性行為等等。
其次,控制理論關注生命歷程的各階段,如嬰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以及老年期的發展。對生命不同階段控制的研究已獲得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實證材料。
第三,控制的適應性或功能性問題也已得到相當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控制行為對個體的適應性意義。
控制發展理論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儘管屬於控制範疇的行為與事件有很多,但控制理論關注的僅是畢生發展中的重要事件,即那些能提高或降低個體控制水平的事件,或者威肋、到個體當前的控制水平的事件。從畢生發展的觀點來看,對控制發展理論做出創新性貢獻的是Rothbaum等人。他們把控制看作是包括初級控制(primary control)和次級控制(secondarycontrol的雙過程(two processes)結構。初級控制指改變環境的企圖,從而滿足個體的需要和欲望。次級控制指的是適應環境並適應環境”的企圖。初級控制和次級控制常常交織在一起,根據個體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二者會發生相互轉換。
控制的核心:目標或過程?
Rothbaum等人將初級控制定義為改變環境以符合自己的願望,將次級控制定義為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這樣劃分意味著,兩種控制之間存在兩點區別:
其一,控制的目標不同。在初級控制中,個體的行為向外指向環境:而在次級控制中,個體行為向內指向個體自身。
其二,控制的過程不同。初級控制過程指直接作用於環境的行為,而次級控制過程主要是認知的改變。
由此看來,初級控制和次級控制具有兩個互不相關的屬性,即目標和過程。而每個屬性又存在兩個水平,即外部環境與自身和行為與認識。具體說來,初級控制的目標是外部環境,過程是行為:次級控制的目標是自身,過程是認知。
從概念上看,這兩種控制的含義似乎已經徑渭分明,但在實際套用中,當我們要確認某種行為或認知屬於哪種控制時,困難會不期而至。比如,“與他人相比以提高自尊”常被當作次級控制的例子。然而推敲起來,我們會發現其中存在的疑點。就此過程中的“找到他人和自己對比”來看,屬於行為比較,所以應歸於初級控制之列。實際上“通過與他人比較而提高自尊”的過程既包括行為又包括認知,雖然最終的目標是改變自身,但個體也參與了對外部環境的活動。在生活實際中,行為與認知交織在一起的控制過程數不勝數,若想嚴格按上面兩種屬性加以剝離是很困難的。鑒於此,Heckhausen和Schulz新近提出,以最終目標〔即外部環境或自身)為控制的核心來區分兩種控制。初級控制強調的是,以外部環境為最終目標,並試圖對目前所處的環境產生作用:而次級控制則強調,以自身為最終目標,試圖直接從個體內部獲得改變。儘管這種劃分忽略了過程屬性,但卻突顯示了概念的核心,使控制概念更具有可操作性價值。
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的關係
Heckhausen和Schulz認為,對個體適應而言,初級控制的功能大於次級控制。因為初級控制是指向外部的,它能使個體改變環境從而滿足自已的某些特殊需要並最佳化他們的發展潛能。沒有指向外部的活動,個體就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因此,相比於次級控制,初級控制更受個體的青睞,而且也能對個體的發展產生更大的價值。
然而,人類本身固有的兩個局限性使得次級控制成為個體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適應策略。第一個局限是,個體的每個行為不可能總是正確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在此,次級控制的價值體現在,它能對初級控制的失敗起到補償的功能。當遭遇初級控制的喪失時,個體不僅要經受願望沒得到滿足的挫折,而且還得體驗自尊、自我效能感或控制感所受到的傷害。況且在經受了巨大失敗之後,個體對控制外部環境會喪失信心,從而導致與習得性無助感類似的消極情緒。這些因由失去初級控制而產生的負面效應,可以經由次級控制過程得以緩衝。次級控制的補償作用不僅僅在於保護情緒和自尊,更重要的是在於保持並重新激活個體日後維持與提高初級控制的動機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次級控制的作用形同一條從喪失通向重獲初級控制的通道。第二個局限源自於人的本質。人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總是在不斷地進行著選擇。在此,次級控制可直接促進初級控制。其作用體現在,使個體做出有利的選擇並使個體的精力集中於那些能提高初級控制水平的目標上。
總而言之,儘管初級控制對個體發展的適應性意義高於次級控制,並且使用初級控制也更符合個體的本性,然而次級控制的作用〔補償、恢復、維持和提高初級控制)對於個體發展也是不能缺少的。
劃分控制策略的維度
真實性維度(veridicality)。根據控制策略與真實情況的符合程度,可以將之劃分為真實的(veridical)或虛幻的((illusory)控制。所謂與真實情況的符合程度指的是,這種控制策略是否符合真實的環境,以及是否符合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繫。對初級控制的判斷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初級控制通常是基於身體活動的,其真實性可以客觀地定義為環境中眾所周知的因果聯繫。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人通過拋硬幣來做決策。在拋出硬幣之前,人們往往朝著期望呈現的一面吹口氣,好像這一面出現的機率會由於吹了口氣而增加。這種控制就是虛幻的,因為吹氣與硬幣某一面呈現的機率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相對來說,對次級控制的真實性進行定義要困難一些,原因在於次級控制多數是認知過程,很難取得客觀性的標準。然而有一些次級控制的真實性則可以由客觀的評估而定。例如,個體對自己能力感知的準確性可以通過與實際能力的偏差程度來評估。
功能性維度(functionality)。根據控制策略對個體適應的作用是否積極,可以將之劃分為功能良好的(functional)與功能不良的(dysfunctional)兩類控制策略。也許大部分人會認為真實地覺知環境就是功能良好的,然而並不總是如此。功能性維度在理論上與真實性維度是互不相關的。比如,在受到威脅的時候,真實的評估可能反而是十分有害的,因為它使人產生絕望並由此灰心喪氣而不願為恢復初級控制作出努力。反之,有時相信超自然能力或宿命論的虛幻控制也並不總是有害的。當個體直接活動的機會受到極度限制時,這種虛幻的控制可以是功能良好的。但如果虛幻控制破壞了本來能產生效果的直接活動,則虛幻控制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初級控制的兩維度模式
基於真實性和功能性兩個維度劃分的初級控制,共有4種。圖中對4種初級控制策略的含義進行了解釋。
表1從真實性與功能性兩個維度確定了不同類型的初級控制策略。真實且功能良好的初級控制指,既能提高短期控制又能促進長期初級控制的有效行為。這一類型是最理想的初級控制,因為這意味著當前外在目標的成功實現以及長期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比較而言,真實的但功能不良的初級控制雖然能獲得短期目標但卻破壞了長期的控制能力。如,工作狂的行為即屬此類。儘管個體能達到短期目標,但持續的超強度地工作將耗盡長期的控制資源。虛幻的且功能不良的控制是所有初級控制策略種類中最有害的,因為它既不能獲取當前的外在目標同時又削弱了長期的控制能力。迷信活動就是典型的一例。迷信不能產生想要的結果,並且還會使人固著於(或甚至加強)不真實的信念,這樣的信念會破壞將來的有效行為。最後是虛幻的但功能良好的行為。其特徵是儘管做對了,但卻是出於對原因的不正確認識。例如,有些身受重病折磨的患者虛幻地認為,人能控制疾病。雖然這是不太科學的認識,但這樣做不僅有可能使身體好轉,而且還會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社會關係)也產生積極的作用。
次級控制的三維度模式
與初級控制不同的是,次級控制策略的劃分維度要更複雜一些。具體來說,次級控制對初級控制的支持會體現在行為的不同階段。
在行為前,體現在對目標的預期:
行為中,體現在調整目標的價值:
行為後,體現在對行為結果進行的歸因。
不同的行為階段是次級控制特有的一個維度。真實性、功能性和行為階段結合在一起構成次級控制的三維模式,交叉組合得出共12種次級控制策略。表2分別舉例描繪了這12種不同的次級控制策略。
對控制發展理論的簡要評價
控制的畢生發展理論認為,控制是描繪人類從嬰兒期到老年期一生髮展的中心主題。其基本假設是:人類總是力求通過行為去製造一個個事件以留下自己生存的印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就會對其賴以生存的環境進行基本的控制。這種控制不是短期的、暫時的,而是貫穿於一生當中。這些基本假設是建構該理論的最重要的基石。儘管我們已有來自人格、機能等領域的解釋,但控制理論如此深刻地揭示人與其生存環境的相互關係是前所未有的。我們之所以稱控制理論是解釋畢生發展的新視點,究其一重要原因即在此。
控制理論以個體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為著眼點,試圖解釋人與環境的適應性。然而,我們知道,人對環境的適應性是帶有文化色彩的。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文化背景是有區別的,那么其適應性也可能會有不同表現。在控制理論中,當然也不能迴避文化特性問題。有人曾從文化普遍性角度對初級控制的首要性(primacy)提出了質疑。而控制理論認為,儘管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導致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有量上的差異,但就同一群體內部來說,初級控制的首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Peng比較了中美被試的控制特點並發現,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個體更傾向於使用次級控制:而在美國文化背景下,個體更傾向於使用初級控制。但不管在哪一種文化背景中,初級控制水平都沒有表現出年齡差異,而次級控制則表現出隨年齡增長而不斷上升的趨勢。實際上,個體發展的過程就是選擇最優的適應方式〔控制策略)的過程,而所謂的最優方式就是在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無論是在不同年齡階段,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發展都有特定的平衡過程,因而會在兩種控制過程上有不同的體現。
控制對個體發展的適應功能已得到大量的研究。因而控制理論的意義還體現在心理健康方面。例如,Baltes對健康老齡化的問題提出獨到見解,認為個體之所以能夠健康地老齡化,一個可能的重要原因在於個體能夠通過選擇和補償來最佳化自身的發展。比如,有肢體殘疾的老年人可以選擇一些輔助器具,如輪椅來彌補殘疾帶來的功能缺陷,從而最佳化個體的適應性。又如,有研究表明,與年輕打字員相比,有些年老的打字員打字速度並不慢。原來,年老打字員知道自己手指擊鍵的速度衰退了,於是就在打字前預先看文字,以縮短整個文章的錄入時間。所以儘管人的本性是更願意使用初級控制,但從適應功能上來說,在整個生命進程中,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是相互攜手,共同通過選擇與補償最佳化個體的發展。
儘管控制理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畢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但是它也有其不足與及待完善的地方。一個不能被證偽的理論其實並不一定是好理論,好的科學理論應該是留有空間的,允許被質疑的。
首先,控制理論雖然在巨觀上描述了初級控制與次級控制在畢生中的發展態勢。但從微觀的角度,我們會發現具體的控制策略的發展圖景未能有所描繪。
第二,測評控制策略及水平的操作方法還待進一步完善。就目前來看,基本上仍停留在靜態的自我報告水平。如何提高方法的生態效度,以及如何從動態角度考察兩種控制的平衡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第三,對文化差異的考察或許應該更加深刻一些,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兩種控制過程的相互作用及轉化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第四,儘管已有研究表明控制水平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但是若以當前的控制水平來建構將來的心理健康狀況的預測模式還需要深入的研究。
最後,控制理論的一個很顯著的優點是它的解釋力很強。然而有很多相關概念,如順應與同化、應對、控制點等經常還是與其糾纏在一起。
目前看來,該領域的研究者並未把關注重點放在梳理概念間的關係上,然而這確實是一個必要的、值得投入的工作。理清基本概念間的關係將有助於使構建在之上的理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