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
閩山浙水本無邊界。清版《福鼎縣誌·沿革》載:“福鼎古屬揚州,旋為越地,秦漢以下隸郡隸縣隸州,變革不一。”這裡說的揚州,為古代“九州”之一,是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到了《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篇中說:“東南為揚州,越也。”
說到“越”。越為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越族分布得實在太廣了,從東南沿海一直延伸到雲貴高原。這么遼闊的領域裡,居住者一個族類相近的大族系———越!”(沈克成《族稱“越”字源流考辨》)由於他們之間互不統屬,所以各地區越人有不同的名稱:東部沿海為東越,自北向南分別有
邗越,
于越,
東甌,
閩越等部落,今江西為
揚越,南部沿海為
南越、
駱越……人們驚訝其種類之多,便用了一個略顯誇張的詞———“百越”。“百”者,極言其多也。
沈克成先生說,越人當年生活在一片蠻荒之地,他們喜歡在身上刻各種飛舞的龍蛇之形,並像鳥兒一樣巢居在樹上。他們使用一種被稱作“戌”的神奇的大斧,因此被生活在黃河流域的華夏人稱為“戌人”。《說文》:“越,從走從戌。”
越人,一群使用大斧的人。相傳居住在福建的閩越人還善於使舟和水戰。
這樣的一群人,生活在古閩越地,他們手拿大斧,一陣子從“泰順”跑到“桐山”, 一陣子又從桐山跑到“蒼南”,追逐野獸,開墾土地;或者一起駕船來往穿梭於沙埕(屬閩)與對岸的下關(屬浙)之間,他們一定不知道腳下經過的將是一個閩浙兩地之間的關口(陸上疊石關、風水關,海上沙關)。
他們本來是同一個血統,同一個部落。走過春秋,走過了戰國,終於有一天,他們名義上被分開了,成了兩個國家的人。
來源
“公元前334年,楚國滅越,越國一些貴族遺胄退到浙南和福建,各稱王稱君於一方。秦統一,曾下令廢除這些所謂越王勾踐後裔的王號,將他們名義上納入郡縣體制,但並沒有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元前202年,漢朝廷封閩越族首領無諸為王,領閩地,閩西粵東一帶為南海。”(林校生《兩漢三國移民》)閩東福鼎被劃歸閩越國。
這次東甌國和閩越國的劃分是否以分水關為界,我沒有在史書上找到詳細而具體的記載,更沒有找到可以作證的實物。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唐、五代。一個名叫王審知的人登上了福建歷史的舞台,他的名字也與閩浙之間的分水關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方輿紀要》載:“疊石、分水二關,俱閩王時築,以備吳越。”(參閱《福鼎縣誌·古蹟》)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黃巢義軍王緒占光州,王審知(862-925年)與兄王潮、王審邽帶固始五千鄉民從義軍入閩。乾寧五年(898)朝廷任王審知為武威節度使。王審知治閩其間,節儉自處,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注意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學校、發展海上貿易,使福建經濟、文化得以很快發展。天復元年(901),詔宗封王審知為琅琊王。唐亡,後梁太祖於開平三年(909)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
史載,王審知處理邊民動亂,力求“化戰壘為田疇,諭編甿於仁義”。按照這個說法,他是不會興土木在分水關建造關隘的;但細想之下便可以理解,他的這個戰備措施是為了閩中百姓更好地休養生息。這與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靈魂是相通的:戰爭是為了和平。
我們去分水關看一看吧,看了,就知道為什麼王審知要在這裡建關隘,建城牆了。
車出桐山盆地走104國道往東北方向,開始爬坡,15公里長的山坡盡頭,就到了分水關。站在高處,目光向著東海的方向,順著延伸的山峰,山脊兩邊的閩地和浙地截然分明矣。
分水關古城牆就在我們的腳下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