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感染

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一般指本詞條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
流行病學,病因,臨床表現,檢查,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預防,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細菌培養分離 提高大便培養陽性率就能提高確診率,影響培養的因素,主要是大便性狀、病程及培養基的選擇。血性便、病程短者,陽性率高;水樣便、病程長,尤其超過7天者陽性率低山梨醇-麥康凱瓊脂(SMAC)可提高陽性率。
(2)免疫學檢測 用單克隆抗體進行直接ELISA反應檢測O157:H7大腸埃希桿菌。
(3)基因檢測 套用EHEC特異性DNA探針,其敏感性、特異性均可達99%;或套用PCR對EHECDNA序列分析發現其溶血素AB基因為EHEC特有,其特異性強,敏感快速,3~4h可出結果。其他尚有對SLT1、SLT2兩對寡核苷酸引物同時擴增的多重PCR法,但尚未在臨床廣泛套用。基因檢測可用於臨床研究與流行病學調查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檢查、粘蛋白、脫氧核糖核酸染色、血小板、血漿HCO3濃度檢測等。

鑑別診斷

應與其他大腸埃希桿菌腸炎相鑑別。

併發症

並發溶血性尿毒症或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斷:除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支持外,從大便中發現O157:H7大腸埃希桿菌及其毒素才能確診,其鑑定方法有:
1.細菌培養分離提高大便培養陽性率就能提高確診率影響培養的因素,主要是大便性狀、病程及培養基的選擇。血性便、病程短者,陽性率高;水樣便、病程長,尤其超過7天者,陽性率低山梨醇-麥康凱瓊脂(SMAC)可提高陽性率。
2.免疫學檢測用單克隆抗體進行直接ELISA反應檢測O157:H7大腸埃希桿菌。
3.基因檢測套用EHEC特異性DNA探針其敏感性、特異性均可達99%;或套用PCR對EHECDNA序列分析,發現其溶血素AB基因為EHEC特有,其特異性強,敏感快速,3~4小時可出結果。其他尚有對SLT1、SLT2兩對寡核苷酸引物同時擴增的多重PCR法,但尚未在臨床廣泛套用。基因檢測可用於臨床研究與流行病學調查。

治療

是否應該使用抗菌藥,學術上尚無定論。原則上可按其他感染性腹瀉處理,重症應使用抗生素,如司氟沙星(司帕沙星)、小檗鹼等;輕症,可採用腸黏膜保護劑十六角蒙脫石或微生態調節劑。同時,注意糾正脫水,加強支持療法。合併HUS者,按HUS搶救。

預後

國內已有散發病例發生,輕者可自愈,嚴重合併症可導致死亡。

預防

本病的預防,除與其他腸道傳染病的共同之處如飯前便後洗手保護食品水源衛生外,重點應加強對冷凍快餐食品的管理,防止食品被污染,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