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腹瀉

概述,病因,流行特徵,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說明,治療說明,

概述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結腸炎流行中分離出的,為小兒出血性腸炎的重要病原。

病因

EHEC的主要O抗原為157、26、111。分離出的主要致病菌株為O157∶H7。目前不斷發現其他型菌株與出血性腸炎的關係。O157∶H,具有含60MD質粒的纖毛,此纖毛能與Henle407細胞粘附。EHEC能產生一種細胞毒素,對Hela細胞和非洲綠猴腎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在腸道能使腸黏膜細胞壞死,引起組織病變。分泌的毒素中有一種稱志賀氏樣毒素,與志賀痢疾桿菌I型產生的毒素相似。

流行特徵

可引起流行性及散發性出血性腸炎,主要發生在小兒。晚近報導在阿爾及尼亞引起303例兒童出血性腹瀉,其中23%糞便中存在可中和的志賀氏樣毒素(SLT-I或Ⅱ)。另有報導EHEC引起22例流行性出血性腸炎。對在世界各地發病情況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發病機制

EHEC引起腸道侵襲性病變,主要在結腸部位。晚近研究認為ETEC產生的志賀樣毒素與腸壁組織的微血管內皮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引起血管損傷,同時激發局部細胞因子TNF、LPS及IL1β增加。這些細胞因子又增強受體對毒素的敏感性,促使血管損傷進一步加重。此毒素尚作用於其他臟器內皮細胞,激發產生細胞因子,引起局部損傷。有關引起血管出血情況尚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表現

起病急,常不發熱或有低熱,伴腹痛、腹瀉。糞便初呈水樣,繼之呈血性,鮮紅色,量中等。病程7~10d,有時可延長達12d。部份患者感染後1周發生溶血性尿毒症征群。
乙狀結腸鏡檢查見腸黏膜充血、水腫、腸壁張力低下。鋇灌腸X線檢查可見升結腸、橫結腸黏膜下水腫。

診斷說明

依賴出血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及糞便培養陽性可診斷。有條件的情況宜進一步測定EHEC的志賀樣毒素。

治療說明

同其他大腸桿菌性腸炎。輕者自限。飲食宜以流質量少為主,避免在直腸及結腸中有過多糞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