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虛汗

出虛汗

虛汗,中醫稱自汗盜汗,是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證。不因外界環境影響,日間時時汗出,活動益甚者為自汗,睡時汗出,醒後汗止者為盜汗,又稱寢汗。《內經》對汗的生理、病理已經有所認識。《素問·宣明五氣》: “五臟化液,心為汗。”《靈樞·決氣》: 。腠理髮泄,汗出溱漆,是謂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與心關係密切,有“汗為心液”之說。關於出汗的原因,《內經》認為是陽氣蒸迫陰氣所致,同時,還談到了多汗、寢汗、灌汗、絕汗等出汗異常病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虛汗
  • 外文名:Sweating
  • 拼音:chū xū hàn   
  • 原因:陰陽失調,腠理不固
中醫分析,病因病機,類別,治療要點,

中醫分析

傷寒論》對外感病的汗出見症作了詳細、具體的描述,並根據汗出的性質來推斷病機,提出了外感病汗證的辨證綱領,創製了以桂枝湯為代表的有效方劑。《金匱要略》指出: “食已汗出,又常暮盜汗者,此勞氣也。”說明盜汗多由虛勞所致。同時,還詳細論述了黃汗的脈因證治,啟迪後世。
諸病源候論》有“虛勞汗候”、 “虛勞盜汗候”、 “風虛汗出候”等記載,認為汗證多屬陽虛,衛陽不固所致。《備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中,載有治療自汗、盜汗的內服和外用專方,其中藥物,如麻黃根、牡蠣、小麥、黃芪等,如今仍在沿用。
宋《三因方·自汗證治》對自汗、盜汗作了鑑別: “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著汗出,唧1名盜汗,或雲寢汗。”還指出因各種生理活動而引起的汗出,不得稱為。自汗”。金元時代,對本證的認識又有所發展。《丹溪心法》指出:“自汗屬氣虛、血虛、濕、陽虛、痰,……盜汗屬血虛、陰虛。”並對李東垣補陽調衛及補陰降火等療法,有新的見解。
明代《景岳全書·汗證》指出;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是就一般情況而言,“此其大法,固不可不知也”,但“自汗、盜汗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屑陽虛,盜汗必屬陰虛”。見解中肯,頗切臨床實際。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汗》: 。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言簡意賅,可謂治療自汗、盜汗之大綱。王清任則另闢蹊徑,提出“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
總之,對汗的生理、病理論述,最早見於《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開創了對自汗、盜汗辨證論治的先例。《諸病源候論》對自汗、盜汗的病因、病機進行了詳細探討。金元時期,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的觀點基本形成。明清醫家對汗證治療的理論和經驗,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和總結,辨證論治水平大有提高。

病因病機

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泄。自汗、盜汗的病因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凡個方面。
一、表虛邪侵
表虛之體,肌腠疏鬆,偶感風邪,留戀不去,以致營衛失調,衛外失司而自汗
二、肺脾氣虛
病後體虛,或稟賦不足,肺脾氣弱,則肌腠疏鬆,皮毛不同,而致自汗。
三、心脾血虛
思慮太過,或血證日久,心血暗耗,以致津液不藏,引起自汗或盜汗.
起居不慎,煩勞過度,精虧血虛,虛火內生,陰津被擾t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邪熱鬱蒸
情志不舒,肝氣怫鬱而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胃腸積熱,或脾失健運,濕濁中阻,日久化熱。邪熱鬱蒸,津液外泄頑致自汗或盜汗。
一概來說,自汗屬氣虛不固,責之於肺脾氣虛或營衛失和,盜汗屬心液不藏,責之於陰虛火動或心脾兩虧。邪熱燕追,津液外泄,則屬實證。但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可出現由實轉虛和虛實錯雜的情況。

類別

汗證中,有自汗、盜汗、脫汗、戰汗、黃汗,臨床表現各有特點,應加以鑑別。
(一)自汗:不問朝夕,時時汗出,動則益甚,常伴有氣虛不固的症狀。
(二)盜汗:睡時汗出,醒後自止,常伴有陰虛內熱症狀,可用乾(音同前)元湯調治。
(三)脫汗:大汗淋漓,汗出如油,為病勢危重之象。常伴有聲低息微,四肢厥冷,精神疲憊,甚至神識不清,脈微欲絕或散大無力。
(四)戰汗:主要見於急性熱病過程中,突然惡寒戰慄,全身汗出,為正邪交爭之象。常伴發熱IEI渴,煩躁不安。如汗出後,熱退脈靜,呼吸勻暢,則病勢趨於好轉。
(五)黃汗:汗色發黃,染衣著色,多見於黃疸病人。

治療要點

虛證應益氣固表,補血養陰,調和營衛實證應清肝解郁,化濕清熱。虛實夾雜者,則視證候主次而適當兼顧。由於自汗、盜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為基本病變,應酌情選用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龍骨、牡蠣等斂澀之品,以增強止汗之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