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率又稱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振動物體往復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
出現率:物體、事物或人類在某樣物體東西面前出現的次數,出現的越多,出現率越大。反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現率
- 外文名:occurrence rate
概念
物理學上的頻率:
物質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常用f表示。
物理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簡稱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GHz做單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1GHz=1000MHz。頻率f是周期T的倒數,即f=1/T。
而像中國使用的電是一種正弦交流電,其頻率是50Hz,也就是它一秒鐘內做了50次周期性變化。
另外,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一種有一定頻率的波。人耳聽覺的頻率範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範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
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n次試驗,在這n次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次數nA稱為事件A發生的頻數。比值nA/n稱為事件A發生的頻率,並記為fn(A)。
⒈當重複試驗的次數n逐漸增大時,頻率fn(A)呈現出穩定性,逐漸穩定於某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事件A的機率.這種“頻率穩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統計規律性。
⒉頻率不等同於機率。由伯努利大數定理,當n趨向於無窮大的時候,頻率fn(A)在一定意義下接近於機率P(A)。
隨機事件在n次試驗中發生m次的相對頻次m/n。一般物理科學中頻率指每秒中的振動次數,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確定性的。
在一定條件下,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觀察或測驗,每實現一次條件組,稱為一次試驗。其結果稱為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稱為隨機事件。
隨機事件A發生的機率p(A)是該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其數值在0與1之間。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試驗,如果事件A不可能發生,則p(A)=0;如果事件A必然發生,則p(A)=1。隨著試驗次數n的增大,頻率接近於機率的可能性也越大,式中δ是任意小數值。
水文現象是複雜的自然現象,其出現的機率無法確知,只能通過統計實測水文資料中出現的頻率作出推斷。由於受到所依據資料的限制,總會帶有一定的誤差。
描述水文隨機現象的隨機變數X,一般屬於連續型。因此,X等於任意數x的機率是p{X=x}。水文計算中以累積頻率曲線FX(x)~x來描述水文變數的統計特性。如求長江宜昌站年洪峰流量大於或等於80000m3/s的機率p{X≥80000}=FX(80000)。
相關內容
2、是用129人次為分母(124例病人中有5例有2種病),分別以各時期各病例次為分子計算,稱為百分率.這樣計算的相對數並不是率,只是各時期各種病例數占總例(次)數的百分比,也不是兩個年代的疾病病種分布(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