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圉圖》是元代畫家任仁發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是圖畫3位圉官引4匹駿馬出廄,畫風柔麗精細,得唐人筆法和用色。圉人亦一身唐裝,反映了作者對唐文化的欽慕。人馬的排列近似職貢圖的平鋪式構圖,這成了任氏家族長卷構圖的基本定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圉圖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創作年代:元代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材質:絹本
- 規格:縱:34.2cm,橫:201.9cm
- 作者:任仁發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形象,技法,名家點評,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作品繪奚官牽馬出國情景,共三人四馬。最前面是一著紅袍奚官,他雙手抱在腹前,正回首傾聽身後牽馬人說話,神態悠閒,當是一位為首者,身後一白衣圉人牽著馬,執韁繩拱手而立,正向紅袍者稟報,舉止恭謹。所牽之馬亦,馴從地站立著,雙耳豎起,眼神寧靜,似通人情地在聆聽對話,肌體圓潤,黑身白首,頸系紅纓,顯得俊偉而馴順。其左一馬正面昂首而立,後蹄揚起,似欲奔騰,動勢較大,警覺的神情,透出一股悍勇秉性,毛色為赭身白首。再左是一匹白色公馬,緩步前行,俯首嗅地,似在尋覓食料,姿態閒散。最後是一年輕圉人牽馬緩行,圉人所著衣帽裝束同於前面白衣人,他袖手牽韁,眉宇緊蹙,神色苦楚。所牽之馬赭身白首,下頦與臀部都有斑紋,體格略瘦,步履緩慢,其無奈的意態頗與牽馬人相呼應。
本幅左方自題:“至元庚辰春望三日作出圉圖於可詩堂,月山任子明記。”鈐“任子明氏”白文方印、“月山道人”朱文方印二印。引首明陸勉題篆書“出圉圖”三字,本幅清弘曆題詩。鑑藏印記有清乾隆、嘉慶、宣統諸帝收藏印璽,以及“李氏碎研齋珍藏書記”、“蕉林收藏”、“觀其大略”等鑑藏印,共近30方。
創作背景
此圖據自題中所署上款“至元庚辰”(1280年),知作於27歲,是任氏早年畫跡。從畫風看,尚存較多模仿古人的痕跡,即唐畫遺韻,然亦透出若干個人追求。
藝術鑑賞
形象
畫面人馬無特定的景物和情節,僅前後平行排列,然通過方位、動態的變化和神情、氣宇的不同,將形象塑造得個個鮮明突出,栩栩如生。如四匹鞍馬依次為馴順地佇立、昂首正向欲奔、悠閒地低首覓食、伸頸緩慢隨行,靜動錯落有致,秉性迥然有別;三位圉人亦顯悠閒、恭謹、苦楚不同意態。這種不依賴背景和情節,而著意刻畫主要對象人馬形神的表現手法,無疑是繼承了唐宋鞍馬畫的優秀傳統,並在個性化方面有進一步發展。
技法
此圖運用工筆重彩畫法,存較多唐人風範,但也吸收了五代、兩宋若干名家之法,顯現出任仁發早年悉心宗學諸家的藝術風貌。人物造型豐腴。線條以細勁流暢的遊絲描和琴弦描為主,具唐人遺意;但衣紋中時見蜷曲轉折之筆,無疑吸收了五代周文矩的“戰筆描”。鞍馬用線,工勁細潤而富有彈性,鬃毛勾描精細入微,其工整謹嚴之處近似唐馬,而細韌精微之法又得自宋人。
名家點評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整個手卷頭尾照應,中段以馬為主,表達馬的神態栩栩欲活,其中特別是對馬鬃的渲染,以及後馬的臀部花斑處理,均見出畫家的巧思與精湛造詣。又加之四馬的骨骼誇張,證明任仁發對馬有著較好的解剖知識,即使上擬黃筌的鳥蟲,在絲絲入扣方面也未遑多讓。
歷史傳承
由鑑藏印可知,該圖歷經清代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收藏,見於《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清阮元《石渠隨筆》卷四著錄。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