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結構
tú
古同“塗”。
姓氏。
部首:冫,部外筆畫:7,總筆畫:9
五筆86:UWTY 五筆98:UWGS 倉頡:IMOMD
筆順編號:413411234
四角號碼:3819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1C3
English:mud; surnam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塗 ·康熙筆畫:
11 ·部外筆畫: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水名。《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又水名。《水經注》塗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塗也。《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塗。《注》塗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塗。《注》五塗徑畛。塗,道路也。
又堂塗也。《爾雅·釋宮》堂塗謂之陳。《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塗十有二分。《注》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又《玉篇》塗塗,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為塗月。
又石名。《山海經》箕尾之山多塗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𠀤音除。水名。與滁同。《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塗水。塗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𠀤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涿塗,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余同。塗吾,水名。《山海經注》漢元狩二年,馬出塗吾水中。
文字由來
遠古時,堯、舜時,顓頊後裔皋陶氏的一支在山東一帶繁衍,他們叫凃山氏,是凃氏的根源所在。凃,又寫作“塗”,是從古“余”字變來的。古代的“余”字,就是“帳篷”的象形字。“余”有“舒息”的意思,即舒展一下身子休息一下。人坐到帳篷里可以舒息一下,古人就把用來舒息的“余”(即帳篷)表示“舒息”這個意思。“余”字又可以寫作“余阝”和“徐”。“徐”字今天仍然有“舒緩”這個意思。這些善於構築帷帳棚屋的人,是顓頊之後、
皋陶氏族的一支。在古代,凃、余、余阝等字是相通的,《
說文》說:“余阝,邾
下邑地。從邑餘聲。魯東有餘阝城。讀若塗。”凃山氏最初就生活在山東。《說文》說“凃”水名,“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牧靡是漢代縣名,在今雲南省尋甸縣,澠當作“繩”,
繩水今天叫
金沙江。這個凃水流城不是凃氏的發祥地。凃水在古代又指今天的滁水,在安徽,是山東凃山氏南遷後生活繁衍的地方。魯東凃氏聚居的地方有一些小山,這些山是
蒙山的余脈,是凃族人的封地,所以叫凃山。凃氏最初稱凃山氏。因取名時山字顯得多餘,後來省去山字而成凃氏。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盤古開天之後,遂有
伏羲(天皇)、
神農(
炎帝,地皇)、黃帝(
軒轅,
人皇)“
三皇”和
少昊、顓頊、嚳、堯、舜“五帝”。舜帝時,有禹和
皋陶兩位賢能的大臣,禹做司空,司“平水土”之職,皋陶為“士”,執掌
刑獄。兩人輔佐舜帝,彼此相得。凃山氏本皋陶氏族的一支,禹就娶了凃山氏之女,兩族聯姻。這件事在《尚書·皋陶漠》中有記載,云:“禹娶於凃山”。其時,“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淮南子·本經訓》)“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平
通溝陸。”(《淮南子·地經訓》)禹於是專心治水,以至於
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舜把君主之位讓給了禹。禹建夏,中華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出現了。禹治水期間,凃山氏在家專心撫養兒子啟,後來啟繼承了禹的君位。漢代劉向在評價這段歷史時說:“夏之興也以凃山。” 凃山氏之女進入禹的家庭成為夏代興盛的起點和標誌,凃山氏族因而受到重賞。皋陶被禹封於英、六(今
安徽六安一帶),英、六於是成了華夏國家最早的封國。凃山氏(
皋陶氏族的一支)隨即遷到了
江淮一帶,其居住的中心地區在今安徽
懷遠的
禹墟一帶(今懷遠尚有凃山氏遺蹟)。更後,則向南遷至浙江紹興一帶。族遷名隨,遂有安徽懷遠的凃山、浙江紹興的
會稽山。《
說文》認為:凃山,“會稽山也。”兩個名字指同一座山。《越絕書·外傳記地》云:“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由此可知,“會稽”之名乃因禹會諸侯而議治水大計而來。“大越”在古代最初指山東一些地方,正是凃山氏所在地。禹“會諸侯而議治水大計”的山專指茅山,後來其他地方出現的會稽山,則是與禹有關的一些山。“禹東巡守,至於會稽而崩。”(《史記·夏本記》)禹死後,“葬於會稽之山”(《墨子·節葬下》)。禹“崩”而“葬”的“
會稽山”,人們認為是
紹興會稽山。另外,揚州也有會稽山。至於凃山,除了上述幾處,還有河南伊洛、陸渾的三凃山、安徽壽陽凃山、安徽當凃山、重慶凃山和四川川北凃山等多處,它們的名字均屬隨凃山氏遷居當地而得。
關於凃氏的源頭,也有其他說法。胡堯《
中國姓氏尋根》稱:凃源出於荀氏。春秋時期,晉國執政
荀林父的弟弟荀首任中軍副將,得到智(今山西永濟縣北)為封邑。他的兒子瑩就以封邑為姓,稱為智瑩。智瑩的曾孫智徐吾任凃水縣(今山西榆次西南)大夫,他的子孫就稱為凃氏。所以,一些關於姓氏的書有時會把“凃”“智”(或“知”)寫在一起,蓋因其同宗也。“春秋時,晉國新吳侯凃欽南遷,渡江南,主豫州,其後繁衍。凃欽遂成中國東南部凃姓之祖。”(《姓氏族譜箋釋》)
綜上所述,凃姓發源,一曰夏代
皋陶分支之凃山氏族,一曰春秋時的晉國凃水縣大夫智徐吾。兩說所指地域有東西之異,年代有先後之分,孰真孰假,殊難確證。或凃山氏為源、智徐吾為流,或二者同為源頭,雙源同存,均於我凃氏源遠流長之歷史無傷。如把凃山氏看作凃氏主流正源,智徐吾之後看作支流近源,似乎更容易解釋此後凃氏遷徙繁衍的流程。如上所述,不論是隨皋陶氏族遷往封地,還是新吳侯凃欽主鎮豫州,凃氏的遷徙路線都是自北而南、而達
江淮。《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稱凃氏乃“
洪州人,因水為姓”,《
通志·氏族略》亦稱“南昌洪州有凃氏,因水為姓”,均以滁水流域為凃氏源頭。
滁河,古稱凃水,發源於安徽肥東,與長江平行經
全椒,入江浦,從六合入長江。其大支流亦稱滁河,上有滁州城。這裡正是“禹封
皋陶”之所、凃氏繁衍之地。從前述兩源流程所及觀之,滁河流域應是凃氏之流而非源頭。姓氏隨歷史演進而變化很大。有少數民族融入中華民族而改姓者,有為避諱而改姓者、有馬避難而改姓者,有帝王賜姓者,不一而足。凃姓在歷史上殊少上述因素影響,故凃姓人口未見驟增驟減,而是以血緣為依據穩固地從久遠的源頭繁衍至今。凃欽渡江南,主豫州,其後繁衍,使南昌成為凃氏望族所在。今凃姓後代以安徽江西等地為中心,散居於全國及世界各地。台灣凃姓在島上排名第83位。大陸凃姓排名在200位之後,人口普查顯示大陸凃姓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0.04481%,以全國13億人口計,現凃姓人口為58萬多人。
【凃氏名人】,西漢有【凃惲】經學家,為王莽時顯貴;宋有【凃溍生】學者;元有凃謙,官至中授端州判官,累遷懷遠大將軍;明有【凃瑞】翰林編修;清有【凃天相】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