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武器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武器
  • 類型:作戰裝備
  • 材質:石、骨、蚌、竹、木、皮革
  • 結構形制:短兵器、長兵器
定義,發展,石制兵器,青銅兵器,十八般兵器,

定義

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冷兵器按、青銅、鋼鐵等種;按用途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三類;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
許多冷兵器是複合材料製成併兼有兩種以上的用途、性質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質劃分類別。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世界各國、各地R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石木兵器時代、銅兵器時代、鐵兵器時代和冷兵器、火器並用時代。其中石木兵器時代延續的時間最長。
銅兵器時代和鐵兵器時代是冷兵器的鼎盛時代,冷兵器與火器並用時代是冷兵器逐漸衰落的時代,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冷兵器更為精良,使用更為合理。
冷兵器的性能,基本都是以近戰殺傷為主,在冷兵器時代,兵器只有量的提高,沒有質的突變。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由於它的特殊作用以及在各國、各地區的發展迸程不同,冷兵器一直延用至今。

發展

中國古代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眼前猶現“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我國古代將士為國征戰、為民捐軀的英勇壯舉,被後人世代傳頌。無論是史書
石斧典籍還是白話小說;無論詩歌詞賦還是戲劇曲藝,俯拾即是。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將士們使用的各類兵器卻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銷熔、埋沒、失傳。有幸留傳下來的也作為文物陳列在歷史博物館內。 中國古代兵器跨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綿延數十萬年。我國古代兵器的發展可分為石兵器、青銅兵器、鐵兵器及古代火器四個歷史階段。從大範圍劃分,前三個階段歸於冷兵器階段,此後進入冷兵器與火器並用階段,直到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近代火器傳入我國,才逐漸結束了使用冷兵器的歷史。

石制兵器

石兵器時期從原始人學會製作勞動工具--石斧、石刀等開始,到夏朝青銅兵器問世以前,大約歷經五六十萬年之久。從出土的石兵器判斷,中國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採集石英石、砂岩、煌石等原料,經過敲打、磨製而成的。有扁、圓、方、關各種不規則形,有帶刀的,有呈校狀的。我們很難跨越這歷史鴻溝,去把現代的火箭、飛彈、高射炮、自動步槍與這些不起眼的石塊相比較。但這些現代化武器的起源,確確實實正是以遠古的石戈、石矛為開端的。
冷兵器冷兵器
在那草莽叢生,野獸出沒的原始生東環境中,我們的祖先正是依靠那些既是勞動工具又當防衛武繳的器具,圍獸捕獵,刀耕火種,頑強生存並得以進化發展的。到舊石器時代末期,人們已能製造出可安裝竹木桶的石矛、標槍、石斧等 兵器,進而發明了拋射兵器--弓箭。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能,人們就此告別愚昧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石兵器的製造技術已有很大進步,種類日漸增多。 1935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古薄一帶發掘出土了一批石兵器,有石斧、石鋒、石毯、石鏟、石鋤、石叨、石鐮、石戈等。這些石兵器多採用迷石、矽質石炭岩、千層岩等石料,經過精心敲打、琢磨、鑽鑿而成。從這些石器中我們已能初步劃分出打擊型兵器:錘、斧等。切砍型兵器。 刀、鐮、戈、鐵等。當時較為先進的石兵器有石戈、石刀、石矛、石鐵等,它們為後來冷兵器的發展奠定了根基。與此同時,人們還借用獸骨、蚌殼、竹木等材料製做兵器。 在原始社會,石兵器本身也是勞動工具。那時人與人之;間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成一個個部落。為了爭奪有限的生F存資源或掠奪婚姻,部落與部落之間常常發生械鬥,甚至爆發較大規模的戰爭。出於戰爭的需要,人們手中的勞動工具一番越來越多地演變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時期,與勞動工具分道暢銷。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戰爭具有了階級鬥爭的性質。這些具有獨特形制和專門作用的戰鬥器具才演變成真正 意義上的兵器,它連同軍隊一併成為統治階級的壟斷工具。

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時期從夏朝算起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這一時期伴隨我國的奴隸制社會,從興盛走向沒落。在商朝青銅文化日益繁榮的盛況下,青銅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為奴隸主貴族士大夫階層掌握的工具,並徹底取代了古老的石兵器, 成為車戰時代軍隊中裝備的主要兵器。 古代的青銅,實際是紅銅與銀錫熔煉的合金。用它鑄造的器物呈現青灰色或青綠色,所以稱之為“青銅器”。青銅兵器時期恰好與奴隸制社會相始終。在這長達1600多年的戰爭歲月里,各朝代的奴隸主貴族統治階級無不以其軍事勢力 、為支柱,強化其專制地位,征服廣大奴隸。於是他們建立起作坊,監智奴隸們鑄造大量青銅兵器用來裝備軍隊。那時軍隊作戰,等級十分嚴明。由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子弟為將領或甲士,乘兵車,著皮甲,持銅製的戈矛訴我馳騁戰場。而奴隸們只能充當徒兵,手持什杖等簡單兵器,跟隨兵車左右, 步行衝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兵器製造業日趨發達。 各類青銅兵器如戈、載、刀、矛、蕭關、弓努,都得到進一步進和發展。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在廣衰的平原地區,連年征戰,車戰規模也越來越大。各諸侯又為爭奪地化擴大個力範圍,進而登上霸主均寶座,不惜重金。花費人力物力時間來鑄造先進兵器。
冷兵器冷兵器

十八般兵器

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 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 2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 鞭、鐧、 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後期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 5中說:“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曆天啟間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1507~1560)在《武編》中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 1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華岳曾中過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代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般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天已無從查考。謝肇浙《五雜俎》中對“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作了記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術”。 《水滸傳》寫到的十八樣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還有謂十八般武藝是指九長九短: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釒黨、鉤、槊、環;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 十八般武藝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 ·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曆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複,共包括下列種目: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一弓: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槍:長槍、叉槍、火槍、蛇槍、看槍、標槍、線槍、神槍、戟槍、勾鐮槍、拒馬槍、飛槍。 四刀: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朴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飛刀。 五劍。 六矛。 七盾。
袖箭八斧。 九鉞。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鐧。 十三槁(撾):骨朵、錘、錐、椎、鏈子錘(流星錘)、蒜頭錘、骨朵錘、臥錘、重錘。 十四棍:雙頭棍、操鉤棍、狼牙棍、悶棍、腳棍、齊眉棍。 十五叉。 十六鈀:鐺鈀、鈀、扒、省鈀、鏟、月牙鏟、馬叉。 十七綿繩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