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東歐八國的軍銜制度與國防體制

冷戰時期東歐八國的軍銜制度與國防體制

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在被第二次世界大戰耕犁過的千瘡百孔的歐洲中部及巴爾幹地區的廢墟上,相繼出現了8個新興政權國家: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 這8個國家連同前蘇聯被稱作"東歐國家",它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而非純粹的地域概念。二戰中,這些國家遭到了德意法西斯的吞併、侵略、占領和奴役(民主德國除外),都是在蘇聯紅軍的"烏拉"聲中(或強大軍援下)獲得解放的,都建立了共產黨(或稱工人黨、勞動黨等)領導(或執政)的政府。戰後,它們或廢除帝制,或驅趕資產階級政客,或實行土地改革,經過民族民主革命先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最終形成了由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東方集團)。 儘管由於政治風雲的演變,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在冷戰時期先後脫離了由蘇聯"老大哥"一手控制的東方集團,但在政治地理上人們仍把它們計入東歐範疇。 東歐8國的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軍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歐洲歷史上戰事最多、災難最重的地區,尤其巴爾幹更被譽為"歐洲的火藥桶"(20世紀最後一戰,科索沃戰爭,也爆發在巴爾幹)。人類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更"選擇"了東歐…… 時光如梭,今天這8個"東歐國家"在冷戰時期的歷史已經走進了歷史教科書。本文現將那個時期這8個國家的軍銜制度(因陸軍是這8國的主要武裝力量,為節省篇幅,只列出陸軍軍銜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戰時期東歐八國的軍銜制度與國防體制
  • 陣營社會主義陣營
  • 維持時間:1944年—1992年
  • 所屬國家:社會主義國家
阿爾巴尼亞,軍銜制度,國防體制,保加利亞,軍銜制度,國防體制,捷克斯洛伐克,軍銜制度,國防體制,民主德國,軍銜制度,國防體制,羅馬尼亞,軍銜制度,國防體制,匈牙利,軍銜制度,國防體制,波蘭,軍銜制度,國防體制,南斯拉夫,軍銜制度,國防體制,總結,

阿爾巴尼亞

1939年4月7日,法西斯義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
1941年12月,在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城市戰鬥小組--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的前身。
1942年8月,阿民族解放軍開始接受蘇聯的軍事援助。
1943年7月10日,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成立。1944年5月24日至28日,第一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會議--阿第一屆人民議會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阿第一屆人民民主政府,選舉恩威爾·霍查為委員會主席。
1946年1月11日,召開制憲會議,宣布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1947年7月10日,阿民族解放軍改稱阿爾巴尼亞人民軍,並以這天為建軍節。
1976年,阿更改國名,全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軍銜制度

阿民族解放軍從1944年5月28日起實行軍銜制,到1966年3月7日又學習中國的經驗取消了軍銜制,直到1991年成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才又實行軍銜制,其間25年武裝部隊無軍銜,也是歐洲軍隊史上的先例。
阿軍軍銜等級區分為軍官(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兵(軍士: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兩類五等十七級,實行軍銜的22年間再無變化。阿軍大將軍銜為最高軍銜,曾授予過恩維爾·霍查(1949年),僅陸軍設立,海空軍軍銜到上將為止。阿海軍水兵分上等水兵、水兵,等同其他軍種的上等兵、列兵。阿軍軍銜標誌與二戰時期的蘇聯紅軍基本一致,主要通過肩章體現。軍官肩章以波狀花紋(將官)、雙縱線(校官)、單縱線(尉官)分等,以星徽多寡分級(四大、三上、二中、一少),並設定金色版面的禮服肩章和保護色版面的常服(野戰服)肩章。士兵肩章以條帶的寬窄、多寡區分軍銜。軍兵種勤務以肩章版面、邊線(縱線)的顏色區分,校官(含)以下在肩章版面上釘綴軍兵種勤務符號以示區分。

國防體制

阿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阿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兼任,阿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阿勞動黨中央國防委員會,國防部是全軍最高作戰指揮機構。阿武裝力量設立如下總部、軍種、部隊: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陸軍、海軍、空軍;邊防部隊、內衛部隊、人民志願自衛隊。
阿爾巴尼亞於1955年5月參加"華沙條約組織",1961年8月起停止參加華約任何會議,1968年9月退出華約。
1991年4月3日,阿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同年,阿人民軍改稱阿爾巴尼亞軍隊。1992年全民大選後,阿勞動黨失去領導地位。

保加利亞

1941年3月2日,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允許德國軍隊通過保領土。納粹德國軍隊進駐保境,保加利亞淪為附庸國。
1941年6月,建立第一支游擊隊(又稱"切塔")。
1942年夏,以保工人黨為首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祖國陣線。1942年11月,保工人黨軍事委員會建立。1943年3月,軍事委員會改組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
1944年9月8日,蘇聯紅軍進入保加利亞國土。
1946年9月15日,保國民議會宣布:保加利亞為人民共和國,全稱--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軍銜制度

保加利亞人民軍自建軍之日起,即實行軍銜制度。
由於保加利亞是傳統的斯拉夫國家,其人民、語言、傳統與原蘇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軍隊軍銜也不例外,與蘇軍如出一轍,蘇聯1974年將大將軍銜標誌由4顆將星改為1顆帥星後,保加利亞隨即將大將軍銜標誌也改為軍徽加大銀星。保軍軍銜區分為:元帥--保加利亞元帥。保加利亞人民軍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保加利亞人民軍校官--上校、中校、少校。保加利亞人民軍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兵(水兵)--上等兵(上等水兵)、列兵(水兵),共6等18級。與蘇聯軍銜的不同點是:蘇聯1971年、1981年設立了準尉、高級準尉,保軍未設。保軍軍銜標誌與蘇軍相近,都是以肩章作為軍銜主要表達方式,軍官以金黃色(軍兵種)、銀白色(專業勤務)版面為主,士兵以草綠色(陸軍)、深綠色(邊防軍)、天藍色(空軍)、黑色(海軍)版面為主,軍官以上述顏色為邊線、縱線區分軍兵種。

國防體制

保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保工總書記--國防委員會主席擔任。
保武裝力量最高決策、最高領導機關是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由部長會議主席擔任,委員包括:國防部長、國防部副部長、總參謀長、軍兵種司令。保武裝力量的行政領導機關是國防部,保人民軍的指揮機關是總參謀部。
保武裝力量由人民軍(陸軍、海軍、空軍)和準軍事部隊(邊防軍、治安警察、地方民兵)組成。
保加利亞於1955年5月14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1991年7月1日華約解散。1990年4月3日,保加利亞共產黨更名為保加利亞社會黨。
1990年6月,保國民議會決定:保加利亞人民軍更名為保加利亞軍隊。
1990年11月15日,保國民議會決定將國名更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29日,德意法英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捷克斯洛伐克被出賣--蘇台德地區被割讓給德國。 1939年3月10日-16日,納粹德國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剩餘領土。
同年,納粹德國在捷克成立"波西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在斯洛伐克成立"斯洛伐克獨立國"。
1941年9月,捷共建立秘密的抗敵組織--民族委員會。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解放。
1960年7月11日,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將國名改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8年5月9日,新憲法頒布,宣布實行人民民主和建設社會主義。軍隊改組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
1968年8月20日,蘇、匈、保、民主德國軍隊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軍銜制度

捷人民軍的軍銜起源於1941年在蘇聯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獨立營",當時設定的軍銜有: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等。以後,隨著捷軍的擴大,軍銜等級的設定也日益完善。1965年,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的軍銜體系最終確定: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校官--上校、中校、少校。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一級準尉、二級準尉、三級準尉、四級準尉、五級準尉、六級準尉。軍士--上士、中士、下士。戰士--列兵,共7等21級。捷軍軍銜不僅與其他東歐國家的軍銜不同,而且與世界各國軍銜也大相逕庭。主要區別:1、設立準尉多達六級,創當時(20世紀60至90年代)的世界之最。捷軍準尉主要由服志願兵役的技術、專業士兵充任,另徵集部分地方技術職工。所擔任的職務主要是部隊的基層技術崗位,如駕駛員、雷達手、司務長等。捷軍準尉的待遇、軍銜薪金與中校至少尉軍官相近。2、兵(捷軍稱戰士)只設列兵一級,為各國"兵銜"最少。捷軍軍銜標誌由肩章、領章、帽飾等組成,本文主要介紹肩章。將官肩章鑲花飾金邊,大將綴四顆軍官星徽(金黃色五角星,將校尉相同),上將三星,中校二星,少將一星。校官肩章鑲素金邊,上校三星,中校二星,少校一星。尉官肩章無金邊,大尉四星,上尉三星,中尉二星,少尉一星。軍官肩章釘綴金黃色軍徽圖案肩章扣。一至三級準尉肩章鑲素銀邊,一級準尉綴三顆準尉星徽(銀白色小五角星),二級準尉二星,三級準尉一星。四至六級準尉肩章無銀邊,四級準尉三星,五級準尉二星,六級準尉一星。準尉肩章釘綴銀白色軍徽圖案肩章扣。
軍士肩章無裝飾,上士、中士、下士分別綴三、二、一顆銀色圓扣(與肩章下邊平行)。戰士(列兵)肩章無識別標誌。軍士、戰士肩章釘綴鐵灰色軍徽圖案肩章扣。
上將至少將在肩章上端釘綴金色兵種勤務符號,上校至少尉在肩章上端釘綴金色交叉權杖,一級準尉至六級準尉在肩章上端釘綴銀色交叉權杖。

國防體制

總統(黨總書記)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總統不能履職時,由總理代行。
國防委員會是全國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成員:黨總書記(主席)、總理、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內務部長、總參謀長(秘書長)。國防部是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管理機構。
捷克斯洛伐克武裝力量由人民軍(陸軍、空軍、國土防空軍)和準軍事部隊(邊防部隊、內衛部隊、國家安全保衛部隊、民防部隊、民兵)組成。
捷克斯洛伐克於1955年5月14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1991年7月1日華約解散。
1990年2月26日,蘇聯中部軍隊集群開始撤出捷克斯洛伐克。同年3月29日,捷聯邦議會決定:更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將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更名為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同年4月20日,又將國名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為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國家,原聯邦國家兵力和武器裝備按照2:1分配(捷2斯1)。

民主德國

1945年1月,蘇聯紅軍實施數次強大進攻戰役,攻入納粹德國境內。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正式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1日,蘇美英法軍隊進駐各自在德國的占領區:蘇聯占東區,美國占西南,英國占西北,法國占西區,柏林由四國共同占領。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立(原蘇軍占領區)。1956年1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通過建立國家人民軍和國防部的法令。

軍銜制度

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的軍銜起源於1950年建立的人民警察部隊,當時設立的軍銜有如下等級: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等軍士長、軍士長、準軍士長、軍士,豁免兵、列兵。當時的警察部隊著蘇式軍服,裝備蘇式武器,軍銜標誌也與蘇軍相似。
1956年3月,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建立後,開始實行"東德特色"的軍銜制度: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等軍士長、軍士長、準軍士長、軍士。士兵--上等豁免兵、豁免兵、列兵。水兵--上等豁免兵、豁免兵、水兵。
其後,隨著國家人民軍的逐步壯大,其軍銜等級也日臻完善:1958年增設大將軍銜,1959年即晉升大將軍銜之首。1961年,增設資深軍士長軍銜。1965年,設立空降兵軍銜。1973年,為保留專業技術人才,設立準尉軍銜。1979年,將準尉軍銜一分為四:資深上等準尉、資深準尉、上等準尉、準尉。80年代初,將軍士區分為職業軍事和超期軍士(在軍銜名稱前冠以"超期")兩類。1983年,設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元帥、海軍大將等高級軍銜,均設而未授(晉升)。
1986年,民主德國政府頒布新的軍銜表,至此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含其他武裝力量)的軍銜體系最終確定。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民主德國武裝力量將"軍校學生"的"學級"納入到軍銜體系中。1956年建軍時設有:二級軍官生(二年級的軍校學員,以下以此類推)、一級軍官生,在海軍中設有海軍三級軍官生。同時設軍士生(80年代改稱初級士官生),授予在軍士教導隊中培訓的列兵、水兵(畢業後即授予軍士軍銜)。
1961年,軍官生增設為四級,海軍軍官生也增設為四級,增設士官生(80年代改稱高級士官生),授予在士官學校或軍官學校士官班中學習的軍士(畢業後即授予軍士長軍銜)。
70年代,將軍官生增設為七級,除六至一級外,另設候補軍官生一級,專門授予在少年軍校(與原蘇聯的蘇沃洛夫軍校相同)中上大學預科班的少年軍人,在其他軍事院校預科班(地方院校軍事預科班)中學習、進修的學生。同時規定了軍官生畢業後的授銜標準:六級軍官生(碩士生)畢業授予大尉軍銜。五級軍官生(研究生)畢業授予上尉軍銜。四級軍官生(本科生)畢業授予中尉軍銜。三級軍官生(大專生)畢業授予少尉軍銜。各級軍官生結業的降低一級授銜,海軍中沒有六級軍官生。
1979年,設立準尉生:二級準尉生、一級準尉生,授予在準尉學校(培訓班)學習、進修的軍人,畢業後授予準尉軍銜,結業的也授此銜,但晉升期限較長。
自80年代起,民主德國將軍人按服役性質區分為四類:職業軍人--按服役年齡在部隊服役的軍人。契約軍人--按與部隊所簽契約的規定服役的軍人。超期服役軍人--服滿基本役(義務兵役)或超過服役年齡繼續留隊服役的軍人。基本役軍人--按照《兵役法》服義務兵役的軍人。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各類軍銜不包括國家安全部軍人的軍銜。
民主德國的軍銜標誌如同其軍銜一般錯綜複雜、變化多端。在此,僅就1986年頒布的陸軍常服(禮服)軍銜標誌作一簡介:
元帥、將官為金夾銀線編結的盤花肩章,元帥綴一顆大金五邊星,大將四顆銀色五邊星,上將三顆,中將二顆,少將一顆。校官為銀線編結的盤花肩章,上校綴三顆金色四邊菱星(尉官、準尉相同),中校二顆,少校一顆。尉官為銀線編結的直版肩章,大尉四顆,上尉三顆,中尉二顆,少尉一顆。軍官肩章的底版依軍兵種勤務定色:陸軍將官紅色、合成軍隊綠色、航空兵天藍色、炮兵裝甲兵黑色、邊防部隊墨綠色、通信兵雷達兵黃色、武裝警察灰綠色等。
準尉肩章為底版上繡一道銀色條帶,資深上等準尉四顆菱星,資深準尉三顆,上等準尉二顆,準尉一顆。軍士以上士官肩章為銀色飾帶全封邊,資深軍士長綴三顆銀色菱星,上等軍士長二顆,軍士長一顆,準軍士長無菱星,軍士肩章為除底邊外銀色飾帶封邊。士兵肩章無裝飾,上等豁免兵繡二道銀色橫條帶,豁免兵一道,列兵無橫條帶。準尉、士兵肩章用邊線區分軍兵種勤務,顏色同上。
關於國家安全部的軍銜和軍官生、準尉生、士官生的軍銜標誌以及民主德國其他種類的軍銜標誌、兵種勤務符號將另文介紹。

國防體制

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國務委員會主席(相當於我國的國家主席,1989年以前同時兼任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擔任。
全國最高軍事決策機關是國防委員會,成員:國務委員會主席(任主席)、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內務部長、國家安全部長、交通部長、郵電部長、國家人民軍總參謀長等。國家人民軍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國防部,總參謀部設在國防部之下,是全國武裝力量的指揮機關。
民主德國武裝力量由國家人民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國家人民軍包括陸軍(含空降兵)、海軍、空軍、防空軍。準軍事部隊包括邊防軍(國防部管理)、柏林警衛團(隸屬國家安全部,團長少將軍銜)、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隸屬內務部)、工人戰鬥隊(民兵,國防部管理)、運輸護衛警察(鐵道部、交通部管理)、民防部隊(內務部、民政部管理)。
1989年12月22日,民德開始拆除"柏林圍牆"。1990年2月,統一社會黨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8月22日,蘇聯西部軍隊集群開始從民主德國撤出。9月,國家人民軍按《統一協定》進行編遣(合併後國家人民軍予以取消)。10月3日,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昔日分裂的兩個德國終告統一。

羅馬尼亞

1940年9月,以安東內斯庫為首的羅馬尼亞法西斯政權成立。
1940年10月,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納粹德國軍隊進駐羅馬尼亞。
1943年夏季,由羅馬尼亞共產黨發起成立了"反法西斯愛國陣線"。
1944年10月25日,羅馬尼亞全國解放,這天被定為軍隊日。
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廢除君主制,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將羅軍更名為羅馬尼亞人民軍。
1958年7月,蘇聯軍隊全部從羅馬尼亞撤出。
1965年8月21日,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軍銜制度

羅馬尼亞人民軍自1944年組建之日起即實行軍銜制度,當時的軍銜與羅馬尼亞舊軍隊的軍銜基本相同,設有: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準尉、二級準尉、三級準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等軍銜等級。
1948年羅馬尼亞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後,國家的各種制度開始與蘇聯接軌,軍銜制度也不例外。1965年齊奧塞斯庫掌權後,對武裝力量進行大改革,羅人民軍的軍銜體制也基本形成:元帥--羅馬尼亞元帥。羅馬尼亞人民軍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羅馬尼亞人民軍校官--上校、中校、少校。羅馬尼亞人民軍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事技師--一級軍事技師、二級軍事技師、三級軍事技師、四級軍事技師。準軍官--一級大士、二級大士、三級大士、上士。初級指揮員--中士、下士、上等兵(上等水兵)。戰士--列兵(水兵),共8等24級。其後,又增設了總軍事技師一級。將軍事院校畢業男軍官的授銜標準提高為中尉(即對男軍官而言不再設少尉)。只對軍事中專畢業的女軍官授予少尉軍銜。羅馬尼亞軍事技師與其他國家準尉的職責、地位、待遇相同。
(筆者按--有些軍內外資料,將羅人民軍的各級準軍官誤譯為"副官準尉、上級準尉、準尉"。經查閱羅文、俄文、英文資料,確認羅文該詞原義應為"軍士長、大士、高級軍士等",並無"準尉"之意。羅文中另有單詞對應準尉、準軍官之意。)
羅馬尼亞人民軍的軍銜標誌是極為華麗、美觀的,其軍銜的標示體現於軍帽、軍服、軍褲、軍靴、裝具的方方面面。在此只將羅陸軍常服(禮服)肩章介紹給大家:將官肩章為昂貴的金屬絲刺繡花飾底版,軍種色邊緣,大將刺繡金星(陸軍紅色邊,空軍天藍色邊,海軍黑色邊)四顆,上將三顆、中將二顆、少將一顆。校官、尉官肩章為金屬絲刺繡底版,軍種色邊緣,上端綴銀色軍兵種勤務符號,校官鑲兩條軍種色縱槓,校官綴銀色校級星徽三、二、一顆,尉官綴銀色尉級星徽四、三、二、一顆。
軍事技師以下肩章用軍兵種色細昵製作,板面綴銀色軍兵種勤務符號,在下端縫製銀色角槓、銀色橫條、金色寬窄不同的橫槓表明軍銜:總軍技師三條角槓、三個橫條。一級軍技師二條角槓、三個橫條。二級軍技師二條角槓、二個橫條。三級軍技師二條角槓、一個橫條。四級軍技師二條角槓。一級大士三道寬橫槓。二級大士二道寬橫槓、一道窄橫槓。三級大士二道寬橫槓。上士一道寬橫槓、一道窄橫槓。

國防體制

羅共黨中央總書記、國家總統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全國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全國最高軍事決策機關。國防委員會是全國最高軍事決策機關,主席由羅共黨中央總書記擔任,委員包括總理、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內務部長、總參謀長等。國防部是最高軍事統帥機關。國防部下設部務委員會,國防部長任主席,成員有:總幹部部長、總裝備部長、總後勤部長、總軍事衛生部長、海軍司令員、空軍司令員、防空軍司令員等。
羅馬尼亞武裝力量由羅人民軍(正規部隊)和準軍事部隊組成。人民軍包括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準軍事部隊包括邊防部隊、安全部隊、愛國衛隊、青年國防訓練隊等。
羅馬尼亞於1955年5月14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
羅馬尼亞在履行對華約的義務時,堅持其捍衛主權的立場:1958年7月,迫使蘇軍全部撤出。1968年8月,反對華約他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70年2月,重申:"只有羅馬尼亞黨、政府、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才能給我國武裝力量下達命令。"羅軍只參加華約舉行的圖上演習,不參加實兵演習,不允許在羅境內進行華約實兵演習,不允許華約他國在羅駐軍。1991年7月1日華約解散。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及其家族(同時也是羅黨政軍的重要人物)被捕、被處決。同日,成立救國陣線委員會,宣布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宣布羅人民軍更名為羅馬尼亞軍隊。

匈牙利

1944年3月19日,匈牙利被納粹德國占領。
1945年4月4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匈牙利全境。
1945年秋,由在蘇聯組建的匈牙利師、羅南軍隊中的匈籍戰士、國內游擊隊合編為匈牙利民主軍。
1946年2月1日,匈牙利議會宣布:廢除帝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國。
1948年9月29日,匈牙利民主軍改建為匈牙利人民軍,1951年將這天定為建軍節。
1949年3月20日,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軍銜制度

1945年民主軍建立時就有軍銜,並帶有匈民族、匈舊軍隊的特色。1948年改組為人民軍後,軍銜體制、標誌開始向蘇聯模式靠近。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人民軍開始在蘇聯顧問的"監督"下進行整頓--最終建立了一支完全以蘇軍為榜樣的"匈牙利人民軍",而軍銜登記、軍銜標誌、軍服樣式卻形成了以匈牙利民族特色為本的體系。當時的軍銜設有: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一級準尉、二級準尉。準軍官--軍士長、大士、上士。初級指揮員--中士、下士、上等兵。戰士--列兵,共7等20級。
到80年代,由於越來越需要長期服役的技術士兵,增設了超期準軍官等級,共設:超期軍士長、超期大士、超期上士3級。至此,匈牙利人民軍軍銜等級再無變化(另有一說:在1988年前後,又增設了一等兵1級,並將列兵更名為二等兵)。
匈牙利人民軍的主要軍銜標誌是肩章,其常服(禮服)肩章樣式如下:
將官肩章為金色金屬絲編織版面,金色繩紋邊緣(除底邊外,將校尉、準尉相同),大將綴四顆銀星(將校相同),上將三顆、中將二顆,少將一顆。校官肩章為金色金屬絲編織部分版面,金色繩紋邊緣,上校三顆銀星,中校二顆,少校一顆。大尉至中尉肩章為金色繩紋邊緣,大尉綴三顆小金星(比將校星徽小,以下同),上尉二顆,中尉一顆。少尉肩章中間繡一道金色縱飾條,金色繩紋邊緣,綴一顆小銀星。
準尉肩章在下端繡一寬一窄銀色橫飾條,金色繩紋邊緣,一級準尉綴二顆小金星,二級準尉一顆。超期準軍官肩章在下端繡一條中等寬度的銀色橫飾條,銀色繩紋邊緣,超期軍士長綴三顆小銀星,超期大士二顆,超期上士一顆。準軍官肩章在下端繡一條中等寬度的銀色橫飾條,軍士長綴三顆小銀星,大士二顆,上士一顆。初級指揮員肩章綴小銀星,中士三顆,下士二顆,上等兵一顆。戰士(列兵)肩章無識別標誌。
軍官、準尉肩章扣為金色,超期準軍官肩章扣為銀色,準軍官肩章扣為灰色,初級指揮員、戰士肩章扣為深灰色。

國防體制

匈牙利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由共和國主席(1988年以前同時為黨的總書記)兼任。全國最高軍事決策機關是國防委員會,成員包括:共和國主席(任主席)、部長會議主席、內務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總參謀長等。武裝力量最高軍事統帥機關為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幹部部、總後勤部,訓練總監部、空軍防空軍部等。
匈牙利武裝力量由人民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人民軍包括陸軍、空軍防空軍兩個軍種。人民軍不設海軍,只編多瑙河區艦隊,1968年編入陸軍序列。準軍事部隊包括邊防軍、武裝警察、工人自衛隊等。
1989年10月23日,匈國民議會宣布:改國名為匈牙利共和國,將匈人民軍改稱為匈牙利軍隊。1990年2月,匈國民議會宣布:匈牙利軍隊改名為匈牙利國防軍。
1990年3月12日,蘇聯南部軍隊集群開始從匈牙利撤出。

波蘭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1943年10月12日波蘭人民軍建立。
1945年5月,蘇聯和波蘭軍隊解放波蘭全部國土。1952年7月22日,波蘭議會宣布成立波蘭人民共和國

軍銜制度

波蘭人民軍的軍銜有兩個起源,其一是"波蘭步兵第一師"的蘇式軍銜,其二是國家軍的西式軍銜,但不論是哪種軍銜,在軍銜標誌上,均帶有明顯的波蘭民族特色。
1945年戰爭結束後,波軍進入發展建設的狀態,其軍銜制度也開始規範化、制式化。到1954年,其軍銜體制如下:元帥--波蘭元帥。波蘭人民軍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波蘭人民軍校官--上校、中校、少校。波蘭人民軍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一級準尉、二級準尉、三級準尉。軍士--一級上士、二級上士、一級、二級中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戰士--上等兵、列兵,共8等22級。其與蘇軍軍銜的主要差異是不設大將軍銜。
其後,波軍軍銜又數度變異:取消少尉軍銜、增設準尉軍銜、增設三級下士軍銜、設立單獨的炮兵軍銜等。最主要的變化是於1971年增設大將軍銜。
當時準備晉升國防部長雅魯澤爾斯基上將為波蘭元帥,但雅氏上書波黨中央,認為自己不應授此高銜,後來折衷為增設大將軍銜,將波蘭元帥改為榮譽軍銜,平時不再授予。於是雅魯澤爾斯基成為了波蘭歷史上第一位四星將軍(1983年時,又有人建議授予雅氏波蘭元帥軍銜,又被他婉拒了)。有此先例,雅氏以後的諸位波蘭國防部長、總參某長、內務部長等強力人物,他們只能以大將、上將軍銜服役到退役,再也不能希冀"波蘭元帥"的權杖了。
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波蘭自1918年復國,到2002年為止,從未出現過某些資料所稱的"大將、準將共存"情況。具體情況如下:1918年-1939年、1943年-1954年、1963年-1971年、1990年-2002年其高級軍官軍銜為:波蘭元帥、上將、中將、少將。1954年-1963年、1971年-1990年為:波蘭元帥(榮譽)、大將(四顆銀星,實際上的最高軍銜)、上將、中將、少將。從2002年8月起為:波蘭元帥(榮譽)、上將(四顆銀星,實際上的最高軍銜)、中將、少將、準將。
80年代初,波蘭政府頒布了新的武裝力量軍銜表。
波蘭人民軍的軍銜標誌可謂異彩紛呈:這主要體現於獨具特色的尖頂軍帽的帽牆、帽檐上,體現於貝雷帽的前瓦上,體現於迷彩野戰服的臂章上,體現於海勤軍人的袖章、臂章、肩章上,體現於飛行員的臂章上……
本文只介紹陸軍常服肩徽(即用銀灰色絲線將符號、飾條直接刺繡在肩帶上--波蘭是"社會主義陣營"中不使用硬質肩章的單獨一個國家),由於其符號的樣式、顏色在其他軍兵種、其他服裝上的標示基本一致,也可看作通用符號:波蘭元帥、將官肩帶下端繡波狀寬條紋,元帥刺繡交叉的權杖,大將刺繡四顆銀星,上將三顆,中將二顆,少將一顆。校官肩帶下端繡二條橫條紋,上校刺繡三顆銀星,中校二顆,少校一顆。尉官肩帶下端修一橫條紋,大尉刺繡四顆銀星,上尉三顆,中尉二顆。準尉肩帶鑲銀灰色飾條邊,一級準尉繡四顆銀星,二級準尉三顆,三級準尉二顆,四級準尉一顆,五級準尉繡一角形飾條。高級軍士肩帶鑲銀灰色飾條邊,一級上士繡二角形飾條一直飾條,二級上士繡一角形飾條一直飾條,一級中士繡二角形飾條,二級中士繡一角形飾條。初級軍士、兵肩帶無鑲邊,一級下士繡四直飾條,二級下士繡三直飾條,三級下士二直飾條,上等兵一直飾條,列兵無識別標誌。所有肩帶用鐵灰色軍徽圖案扣固定。

國防體制

波蘭統一工人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對國防和人民軍實施最高領導。國防委員會平時是波軍最高決策機構,戰時是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機關。設主席(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1人,副主席(國防部長)1人,委員若干(包括外交部長、內務部長、總參謀長等)。國防部是人民軍最高軍事統帥機關,負責實施國防委員會所制定的軍事政策。總參謀部是波軍平時和戰時的中央指揮機關。
博覽武裝力量由波蘭人民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人民軍(正規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4個軍種編成,準軍事部隊包括邊防部隊(國防部管轄)、軍事基建部隊(國防部管轄)、內衛部隊(內務部管轄)、防暴警察(內務部管轄)、國防聯盟會員(民兵)。
1989年1月18日,波蘭統一工人黨宣布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
1989年12月29日,更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1990年波蘭人民軍更名為波蘭軍隊,將8月15日定為建軍節。
1990年2月11日,蘇聯北部軍隊集群開始從波蘭撤出。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入侵南斯拉夫。
1941年9月,成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最高司令部,狄托為總司令。
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全部國土獲得解放。
1945年11月29日,廢除君主制,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45年,南斯拉夫以戰時的人民解放軍為基礎建立國家軍隊“南斯拉夫軍(Jugoslovenska Armija, JA)”。之後1951年12月建軍十周年時更名為“南斯拉夫人民軍(JNA)”。

軍銜制度

南人民軍自1941年9月起實行職務等級制度(類似於蘇聯紅軍1935年以前的情況),當時的職務等級分指揮員和戰士、政工人員設旅級政委、營級政委、連級指導員、排級指導員、班級政工戰士。
1942年起,職務等級增加,指揮員和戰士中設立:高級--總司令級、戰區司令級、戰區副司令及副總參謀長級。上級--旅長級、副旅長級、旅參謀長級。中級--支隊長級、副支隊長級、支隊參謀長級、營長級、副營長級。初級--連長級、副連長級、中士、下士。戰士--戰士。
1943年實行軍銜制,設立如下軍銜:元帥。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戰士,共7等15級。
至1955年,南軍軍銜體系基本形成,分設軍官、志願兵、戰士三類,軍官軍銜:南斯拉夫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共4等12級。志願兵軍銜:高級--九級志願兵(相當於上校)、八級志願兵(相當於中校)、七級志願兵(相當於少校)。中級--六級志願兵(相當於大尉)、五級志願兵(相當於上尉)、四級志願兵(相當於中尉)、三級志願兵(相當於少尉)。初級--二級志願兵(相當於準尉)、一級志願兵(相當於一級上士),共3等9級。戰士軍銜:準尉。一級上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共3等8級。 到1980年前後,南軍軍銜制度又發生較大變化,取消了志願兵軍銜,將軍銜體制調整為: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一級準尉、二級準尉;士官--一級上士、二級上士、一級中士、二級中士;軍士--代理中士、下士、上等兵;兵--列兵,共7等21級。南陸軍的軍銜標誌主要通過肩章標示:元帥、將官肩章為金線刺繡花飾鑲邊(除底邊外),在版面下端綴由交叉的指揮刀、權杖和月桂枝花環組成的將官標誌,元帥綴5顆金星,大將4顆,上將3顆,中將2顆,少將1顆。校官肩章為金線刺繡素鑲邊,上校綴3顆金星,中校2顆,少校1顆。尉官肩章無金線鑲邊,大尉4顆金星,上尉3顆,中尉2顆,少尉1顆。準尉肩章下端刺繡兩條金色角形飾條,一級準尉綴2顆金星,二級準尉1顆。士官肩章下端刺繡一條金色角形飾條,一級上士綴4顆金星,二級上士3顆,一級中士2顆,二級中士1顆。軍士、兵肩章在版面下端刺繡紅色角形飾條,代理中士三條,下士二條,上等兵一條,列兵無識別標誌。

國防體制

南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為聯邦主席團主席。下設國防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團主席兼主席,成員有聯邦執委會主席(總理)、聯邦議會主席、聯邦外交部長、聯邦內務部長、國防部長、南軍總參謀長等。聯邦國防部為最高軍事指揮機關。
南武裝力量由人民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人民軍由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軍組成,準軍事部隊由國土防禦部隊、邊防部隊、武裝警察、民防隊等組成。
南斯拉夫曾派觀察員出席華約會議,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後,不在派觀察員。
1990年1月22日,南共聯盟宣布實行多元政治。1990年-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南共聯盟解散,南人民軍被分割。

總結

縱觀東歐八國近50年的"社會主義軍銜制",其特點一:軍官軍銜基本一致,都使用了蘇式軍銜,只是阿爾巴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國不設元帥,羅馬利亞(男軍官)、波蘭兩國不設少尉軍銜,其他與蘇聯軍官軍銜基本一致。其特點二:準尉(軍事技師)、士兵軍銜各不相同,不僅與蘇聯士兵軍銜不一樣,各國之間不同,有的國家連等級區分也與眾不同,有的設高級士官、初級士官,有的設準軍官,有的設初級指揮員……至於軍銜標誌,則如萬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