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河村

冶河村

冶河村隸屬萊城區方下鎮,位於?>萊城西部12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南2公里處。東鄰沈家嶺,西接盧家莊,南隔汶河與牛泉相望,北與小義和接壤。人口930人,耕地約932畝,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村南汶河繞村而過,村北有泰萊公路穿村而行,交通便利。

冶河村史載:冶河,宋代楊姓居此,始建村無考,址在汶河北,曾名汶北莊。宋代為萊蕪監十八冶之一汶北冶,後改稱冶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冶河村
  • 隸屬:萊城區方下鎮
  • 位於萊城西部12公里
  • 人口:930人
行政區劃,發展歷史,人文自然,

行政區劃

據《萊蕪市志》記載,冶河清末屬萊蕪縣辛莊保,民國初年屬第十區(魯西區)。解放後,冶河與大辛莊、小辛莊、盧家莊、柳行溝合稱冶河鄉。1958年魯西區分為方下和魯西兩個鄉,改稱盧東社(柳行溝劃歸石泉鄉),後又改稱盧家莊營,仍轄大辛莊、小辛莊、盧家莊、冶河。同年10月,魯西鄉改為魯西人民公社,冶河屬魯西人民公社。1959年撤銷魯西人民公社並為方下人民公社,盧家莊營屬方下人民公社。1972年以後單獨成立冶河大隊,現隸屬方下鎮。

發展歷史

冶河村是萊蕪早期黨的活動聯絡點之一,該村的潘德和以教書為名從事黨的活動,在劉伯戈叛黨事件中立了大功。在潘德和的帶動下,村里許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革命的陣營中去。其中有11人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被稱為“冶河十一烈士”。一個村子能有11名烈士,在周圍村里是很少見的,村里人也都為此感到自豪。
新中國成立,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勞動的熱情蓬勃高漲。全村進行了土地整平運動,把小塊、零散、起伏不平的土地整成大塊平整的土地,從而擴大了土地面積,適合機耕,易於灌溉,提高了糧食產量,改善了人民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冶河村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1993年,冶河村黨委一班人瞅準了這一點,大力發展植桑養蠶。為使養蠶業能在全村推廣發展,他們可沒少下功夫。他們除規定每畝桑田村里給予20元補助外,還專門成立了養蠶協會,負責對養蠶戶進行技術指導,並投資8000多元錢建起了蠶種共育室,由協會的專人負責,全村統一育蠶種。保證了幼蠶的成活率和質量,減輕了養蠶戶在育種上的麻煩。他們還統一購置藥物,定期由村里按養蠶戶的需求量下發,並指導使用。為便於植桑養蠶技術的傳授,村里投資5000多元購置了電視機和錄像機,定期組織學習,大大提高了蠶農的技術水平。桑蠶協會會長潘德文帶領協會一班人,發現問題,隨時解決,給養蠶戶吃了“定心丸”。對一些沒有經驗的養蠶戶,他們更是盡心盡力,從栽桑苗、剪枝,到采葉、餵蠶,每一步都手把手地教。有了村幹部的大力扶持和正確引導,不到幾年功夫,全村養蠶戶已達到130多家,植桑面積150多畝,他們還打算在確保糧田面積的情況下,再擴種桑田100畝。
大力發展植桑養蠶的同時,他們又在農業結構調整上搞突破。1996年建溫室大棚,搞蔬菜種植。黨支部會議上確立了桑園300畝,蔬菜300畝,果園100畝的“331”規劃,並把重點放在了蔬菜種植上,加大措施,逐步落實。他們根據實際,搞好生產服務,抓好水利配套。村里投資8萬元一改過去引河灌溉的舊模式。新打兩眼機井,配齊了各種有關機械,埋設地下管道2000多米,恢復了原來可用的舊渠道,使水利條件適應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蔬菜種植大面積擴大,人均收入穩步提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另外,依託毗鄰造紙廠的優勢,村裡的一部分剩餘勞動力進入到工廠,開始了由農民向工人的轉化。紙廠效益越來越好,也使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還有一頭腦靈活的村民,利用泰萊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條件,辦起了個體私營企業。汶北紙品廠、衛生紙加工廠、實木家具廠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冶河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眾所周知的原因,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汶河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已經危及到沿河兩岸人民的生活。村民的飲用水受到污染,已經無法飲用,村委一班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方籌措資金60萬元,上馬村民飲用水改造工程,2002年6月開工,新打深水井400米,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發愁了。
黨的富民政策激發了冶河村人發家致富的幹勁,如今的冶河村人正邁開大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人文自然

冶河村歷史悠久,村中多古樹老宅,莊重肅穆。村南汶河中仍存宋代冶鐵遺址多處,四散著冶鐵廢品,年代久遠,大部分被沙土掩埋。
沿中心街南行約200米,有一處池塘,村里人稱為廟灣。據老人們講,原來在池塘邊有一座關帝廟,香火很盛,四鄰八鄉的人都來參拜。塘因廟而得名——廟灣。原來水面很闊,四周綠樹成蔭,蘆葦叢生,水中魚蝦游,叢中水鳥飛,是人們夏季納涼解暑,冬季滑冰摸魚的好去處。時代變遷,由於人們不斷地填灣造地,廟灣面積大為縮小,已不見昔日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