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流杯寺位於晉城市西吳王山脈,今裴圪塔村西。始建於明代,現存有明代,清代時間不等碑刻。其中洞靈流杯為古澤州八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城流杯寺
- 年代:始建明代
洞靈流杯,說法一,說法二,流杯古寺,
洞靈流杯
說法一
為澤州(今山西晉城)古八景之一。位於古城西南吳神山(今作吳王山)東麓裴疙瘩村附近。據《澤州府志》載文曰:洞靈泉在縣西南五里,亦名流杯泉,因有流杯寺而得名。
說法二
另有一說,根據《鳳台縣誌》記載“又南冶家河又入焉水出寶山吳神山之間東洞靈泉水南來注之泉出巍洞。。”說明洞靈泉在寶山(今吳家溝村與龐疙瘩交接)
流杯古寺
流碑寺的前身原本叫滴谷寺,從滴谷寺的誕生到易名流碑寺有一段曲折離奇的傳奇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出家之人云游四方來到太行山上這片溝壑縱橫、灌木叢生的丘陵地帶。日斜西下、人乏腹飢,經過一段灌木叢中的彎曲小路,看見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溪,他快步來到溪邊蹲下,雙手掬水,痛飲一番。甘甜的溪水讓他頓感精神倍增。他起身一望,不遠處一個石洞喚起他睡眠的渴望。他信步走進洞中,在一片寬敞處臥身入夢。他走進一片段預告園,噴香的茶味引誘他尋覓,似渴似飢,若即若離,一位長者讓他在一方石桌前坐下,一童子盛上一碗米飯,那香味催他狼吞虎咽,那長者在一旁給他介紹眼前的風物人情,石桌上擺放著釋迦牟尼的佛典經書,他似有所悟地注視了一會,那長者便說:這書歸你了,以後就依書尊佛吧。說罷長者飄然離去。
他從夢中醒來,那真切的夢景讓他難忘。倒是腹中腸鳴讓他想起該覓食了。他欲起身出洞,借著洞外射進的一絲微光看見面前一塊石頭上好象放著食物,他拿到手時,已知是可用來充飢的小米。夢中的米香味又勾起他對夢景的追憶。就在洞口之側有若大的一塊石台,上平前齊,後面緊靠著石壁,石壁與石台不同,一層一層的文理分明,就象釋迦牟尼的經書一樣整整齊齊地摞著,那石台更象他夢中所見的石桌讓他倍感溫馨。他吃飽喝足之後,便在洞中尋覓夢中所見,發現這洞好長好長,當他感覺飢餓時回到原處,總會有一撮小米夠他充飢。他尋找了好多天,終於在洞的另一端找見了出口,洞外果真如他夢中所見的茶園,據說就是現今的茶園村。因此,他認定這是佛祖給他的指點,讓他在此處為佛祖建寺修德。於是他決定在此處建寺立業。
經過千辛萬苦,他終於完成了心愿建成一寺,因為洞中盛米之石象杯,但杯中之米總是能滿足建寺僧侶和勞工的吃飯之需,所以他為寺院起名“滴谷寺”。這個秘密他一隻沒有告訴別人,直到有一天,他實在按奈不住寺院的寂寞生活,決定重新他的雲遊生活,便把這個秘密告訴了一個小和尚,讓他好生照顧寺院。千叮嚀,萬囑咐,叫他不敢外泄這個秘密,也不可貪心。可是在他走後不久,小和尚對這個秘密總感到好奇,總想一探究竟,於是他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寺院的所有和尚,並組織大家進洞揭開謎底。他們在石杯前守候了三天三夜,發現石杯上方有一塊突出在外的石頭,與雞頭似象非象,雞嘴處有一小孔可往外流米,但流出的米僅夠寺內人食用,絕無剩餘。這讓和尚們很是納悶,又有些不滿,於是怨氣橫生。有人提議把流米的孔搞大點,好讓米多流些。這個提議一經通過,便有人拿來筷子捅,卻無濟於事,便有人找來鐵棍子捅,後果讓所有人沒有料到,米不但沒有流大,反而不流了。片刻之後從孔中流出的變成了水。這使在場的和尚都很失望,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意味著他們以後的生活必須靠自己的勞動或化緣來維持。眼下這股水的出現已使他們六神無主,特別是最初想一探究竟的那個小和尚,現在已後悔莫及,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勁,他意識到自己的幼稚和衝動給寺院帶來的是災難,可他現在已無力挽回這一切,他只能用嚎啕大哭來懺悔。和尚們見他這般光景,已知前途渺茫,便各奔東西去了。留下這個小和尚一人每天守著寺院裡的積水愁腸不已。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師傅回來好向師傅懺悔自己的罪果,他不忍拋下寺院一走了之。他想用自己的真誠感動上蒼。
數年之後,老和尚終於回來了。他看到寺院的情景,便知道發生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當他見到當年的小和尚時,已是滿臉憔悴、筋疲力盡,未有一語而先聲大哭、痛不欲生,讓他無從再有責備之言。他好生勸慰了小和尚一番,總算師徒之情掩蓋了所有的一切。師徒倆來到出水之處長跪不起,以此向神靈謝罪,祈求神靈原諒。老和尚自責不該離寺出遊,小和尚追悔不該不聽師傅告誡。但是後悔於事無補,只能長跪以表誠意。不知不覺師徒倆在迷謎中看見一個女子走來,向他們訴說自己悲慘的身世。女子原本是某國的公主,因皇權不佑來此隱居,曾遭官兵追捕,多虧佛主用經書遮擋才能安然在此洞中修煉。助你們修建寺院是我對佛主的承諾,不曾想被你們把我嗓子捅傷,為救我佛主用聖水給我療傷。寺內之水乃鳳沐所生,寺外之溪系龍之精氣,二者不可相融,你二人挖池蓄之,寺院則可復興。女子飄然離去,師徒二人如夢初醒,小和尚急忙問師傅是否見那女子並聞其言,師傅方知此乃仙人指點。隨即動工在寺內挖池,不足三尺便有一方石,池不能再深,小和尚提議另選地址,老和尚連忙搖頭。是夜,水將石淹沒,石面顯現一圖案,若隱若現,若即若離,似舞似幻,老和尚看得痴呆了,他深知這是仙人之靈氣,佛主之厚愛。那方石如碑,泉水如鏡,便起名流碑泉。後來根據老和尚的提議將滴谷寺改名為流碑寺。
從此以後,老和尚沒有離開過寺院,死後葬在寺院對面的高地,可俯視寺院,意在永遠監護寺院。其後凡在本寺老死的和尚都葬於此地。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土地基本建設才將這片和尚墳地挖掉。地址在與流碑寺舊址或新址都不遠的西環路面處。流碑寺最後一次修鄯是明朝年間,直到解放初期寺院相貌仍完好,山門上額刻有“流碑寺”三字,五八年後南殿、東殿及西邊院牆大門被拆除,北殿內神像被移出用於飼養牲畜,直到文化革命中寺院內挖成大水池,原來的池子被毀,但東邊的石台和石洞仍在,只是洞中被坍塌的石片堵塞人不能進入,直到修建西環路才把流碑寺原址徹底埋掉了。現選流碑寺地址就在原址東邊高地上,相差不到百米。老和尚若有靈,他現在仍可看見流碑寺的新貌。
流碑寺外流淌的小溪就是老和尚當年喝過水的小溪,源自吳王山腳下流水河,原名冶河。據傳因本地盛產鐵礦,冶煉之人在此定居而取名,村與河同名叫冶河村。流碑寺改名後,冶河村也叫流碑村或流碑泉村。寺院挖成水池後把冶河水歸入池中,但不久後冶河便斷流了,或許因二者不能相融的緣故。關於九曲流觴之傳說指的肯定不是寺內之泉水,或許指的是寺外冶河。冶河從吳王山腳下流出,彎彎曲曲經流碑寺門前而過,其河道有很長一段是光滑的石板,在寺院西南約百米處有一米多高的瀑布泄下,瀑布的上面是約二三十米長的一段寬闊石板河身,很有可能形成那樣的自然景觀。
將流碑寺寫成流杯寺實為不妥,因為滴谷寺易名不是因滴谷入杯的緣故,如果沒有其它變故,這樣的改名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合情理的。所以我們必須尊重歷史的傳說,不能隨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