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植株培養是2009年公布的細胞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再生植株培養 |
英文名稱 | replant culture |
定 義 | 從外植體上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誘導出再生植株的培養技術。 |
套用學科 |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培養與細胞工程(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生植株培養
- 外文名:replant culture
- 所屬學科:細胞生物學
- 公布年度:2009年
再生植株培養是2009年公布的細胞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再生植株培養 |
英文名稱 | replant culture |
定 義 | 從外植體上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誘導出再生植株的培養技術。 |
套用學科 |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培養與細胞工程(二級學科) |
再生植株培養是2009年公布的細胞生物學名詞。定義從外植體上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誘導出再生植株的培養技術。出處《細胞生物學名詞》。...
植株再生 植株再生,用植株的器官、組織、細胞或原生質體為材料,在一定的培養基條件下使其發育成完整植株的過程。果樹上常套用。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再生,即由外植體直接發育成植株,不經過脫分化過程;二是間接再生,即外植體經過愈傷組織脫分化後再分化成完整植株。
再將它們由液體培養基轉移到固體培養基上,即發育成幼小的植物體。經移栽到花盆內生長和發育一段時間後,還能開花結實。施用植物激素或生長調節物質會加速插枝的生根或離體培養組織的分化。激素的種類、相對和絕對濃度能影響根和芽再生的先後,提示體內激素平衡與再生過程關係密切。孢子植物中,從單細胞的藻類到多細胞...
狹義是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薄壁組織、葉肉組織、胚乳等進行培養獲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養過程中從各器官上產生愈傷組織的培養,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理論起源 研究歷史 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德國動物學家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如果給細胞提供和生物體內一樣的條件...
組培植物是在人工培養基上離體培養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和原生質體並使其生長、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術。組織培養是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術的組成部分。發展簡史 1839年德國學者就指出,如果提供適宜的外界條件,多細胞有機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能獨立地發育。1901年美國遺傳學家第一次用全能性一詞來...
植物的一片葉或一段莖可以再生出完整的植株;沿長軸把水螅切為兩段或更多的片段,每1段都能再生為1個新的水螅。這樣的情形也可以看成是無性繁殖。再生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適應。有些昆蟲和蟹類的足或爪被敵害捕獲時會通過自切,丟棄足或爪而逃遁,蜥蜴遇敵害追捕時會卸下尾巴,事後都能分別再生出...
培養簡介 主要有液體淺層培養法、液體懸滴培養、固體平板法、固液雙層培養法(套用最廣泛)、瓊脂糖珠培養法 植株再生 經原生質體培養的植株再生一般經過細胞壁再生,細胞分裂成細胞團、愈傷組織(或胚狀體)、植株再生這幾個過程。①細胞壁再生:原生質體在合適條件下短時間內開始膨脹,葉綠體重排,並開始合成新的細胞...
煉苗移栽:待生根的組培苗的苗高長3厘米以上,當根長超過5厘米時,鬆開組培瓶的瓶蓋,往瓶中注入少量無菌水以防止培養基幹裂,於6小時後半挪開瓶蓋,並添加無菌水,再過18小時,移走瓶蓋,讓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強的燈光直照再生植株培養2天,期間加無菌水若干次。然後小心地將培養基搗碎,拿出再生...
在繼代培養中通常出現染色體紊亂,特別是器官發生型,繼代培養中分化再生能力喪失與倍性不穩定有關。因此,在進行繼代培養時,要儘量利用芽叢增殖成苗的途徑,而誘導不定芽發生或胚的發生則有一定的危險性。(3)外植體類型 不同種類植物、同種植物不同品種、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其繼代繁殖能力也不相同...
脫分化產生的愈傷組織繼續進行培養,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這個過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試管苗,栽培壯苗後移栽到地里,可以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細胞培養 技術 1. 組織培養:誘發產生愈傷組織,如果條件適宜,可培養出再生植株。用於研究植物的生長發育、分化和遺傳變異...
愈傷組織培養之所以是一種最常見的培養形式,是因為除莖尖分生組織培養和一部分器官培養以外,其他幾種培養形式最終也都要經歷愈傷組織才能產生再生植株。此外,愈傷組織還常常是懸浮培養的細胞和原生質體的來源。外植體 在組織培養中,我們把由活體上切取下來進行培養的那部分組織或器官叫做外植體。外植體通常都是多細胞的...
體細胞胚植株再生 體細胞胚植株再生(plant regeneration from somatic embryo)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發育成熟的體細胞胚,在人工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直接萌發後長成植株的過程。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植物組織培養 〈廣義〉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狹義〉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薄壁組織.葉肉組織.胚乳等進行培養獲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養過程中從各器官上...
植物細胞融合是植物細胞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突破物種生殖隔離、創造遠緣雜種的新途徑,原生質體技術還可用於細胞突變體的篩選、細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導入。自1960年Cocking用酶法分離出番茄根原生質體後,Nataga和Takebe1970年首次利用菸草葉分離原生質體,經培養獲得再生植株;1975年以色列的Vardi等首次從木本植物...
器官分化及植株再生培養 將誘導的愈傷組織按類型分別轉入分化培養基上,置於連續光照,溫度20-22℃條件下培養3周,統計愈傷組織再生植株情況。愈傷組織誘導的總體情況 菸草愈傷組織誘導培養4周后,愈傷組織基本形成,即排除因生長時間不夠而未形成愈傷的情況。具體情況見表一中所示。6瓶培養物均有愈傷形成,且都未發生...
僅紐西蘭一家公司就形成了年產200萬株輻射松體細胞胚再生植株的能力。中國科學院於1988年以華北雲杉為實驗材料,將幼胚產生的愈傷組織誘導出的體細胞胚胎髮育成小苗。黑龍江農大(1993)進行黑穗醋栗末受精胚珠培養,成功誘導體細胞胚胎和植株。四川農大王米力等(1996)用尾葉桉種子下胚軸誘導體細胞胚胎髮生,獲得根苗...
1971年,Takebe等在菸草上首次由原生質體獲得了再生植株,這不僅在理論上證明了無壁的原生質體同樣具有全能性,而且在實踐上為外源基因的導入提供了理想的受體材料。80年代中期以來,對禾穀類作物的原生質體培養也相繼告捷,在這方面中國學者做出了重要貢獻。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在毛葉曼陀羅花葯培養中,由花粉誘導...
完整植株的鍛鍊和馴化及再生植株的鑑定等步驟。原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我植物快速繁殖。基本實驗操作技術:外植體的選擇、外植體的滅菌、接種、培養、外植體褐化及防止、玻璃化及預防 :培養基:培養基成分(五大類)植物激素 配製 母液的配製 培養基配製程式 常用培養基配方 MS 、 B5、 N6及各自特點 ...
1960年,Cocking用酶法製備高等植物原生質體首次獲得成功;1970年,Power首次用硝酸鈉進行為誘導劑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原生質體誘導融合;1971年,Nagata和Takebe首次從離體菸草原生質體培養中獲得再生完整植株;1972年,Carlson首次獲得粉藍菸草和郎氏菸草的細胞雜種,這也是第一個植物細胞雜種;1974年,Kao將聚乙二醇誘導融合...
統計愈傷組織誘導率. 器官分化及植株再生培養 將誘導的愈傷組織按類型分別轉入分化培養基上,置於連續光照,溫度20-22 C條件下培養3周,統計愈傷組織再生植株情. 愈傷組織誘導的總體情況 菸草愈傷組織誘導培養4周后,愈傷組織基本形成,即排除因生長時間不夠而 未形成愈傷的情況.具體情況見表一中所示,6瓶培養物均有愈傷...
培養類型 (一)愈傷組織培養 愈傷組織培養就是將外植體接種在人工培養基上,由於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存在,使細胞脫分化形成 愈傷組織,然後通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二)器官和組織培養 器官和組織培養是通過培養器官和組織的類別來分類的。如果培養的是花葯,稱為花葯培養;如果 是胚珠,稱為胚珠培養;如果培養的...
葉盤法實際上是對共培養法加以改進後而創立的一種轉化方法。用農桿菌感染葉片外植體並短期共培養。在培養過程中,農桿菌的vir基因被誘導,它的活化可以啟動T-DNA向植物細胞的轉移。共培養後,也要進行轉化的外植體的篩選、愈傷組織的培養、誘導分化等步驟,以得到再生植株。葉盤法由於不需進行原生質體操作等,方法...
大量的分生組織細胞意味著對再生分化培養基有很好的適應能力,更能顯示出細胞分裂,產生體細胞胚和子葉。有證據表明,有些植物只有從具有分化潛力大的外植體,如未成熟胚、幼花序、幼葉或成熟胚來誘發愈傷組織,從中選出胚性細胞系,再用以製備原生質體才能得到再生植株。種類 植物組織培養的材料幾乎包括了植物體的...
誘導出的愈傷組織或胚狀體要轉移到含量減少或無誘導物質、蔗糖濃度降低的分化培養基上,才能分化出根、芽以至長成小苗。以上過程都在試管內進行。再生單倍體植株的培養則須將小苗從試管取出移栽到小盆中。培養基的成分、培養的方法和條件(如溫度、光照等)、供體的基因型和生理狀態以及大、小孢子的發育時期等,是...
利用小麥體細胞組織如幼穗、幼胚等作外植體進行離體培養,再生植株可出現大量可遺傳變異,若對外植體幼穗、幼胚等附加適宜劑量的理化誘變,可明顯提高體細胞無性系變異的頻率,擴大變異範圍。愈傷組織對輻射的敏感性較幼穗、幼胚強,且突變細胞只經歷分化過程再生植株,而幼穗幼胚突變細胞的幾率會增加,因而愈傷組織...
在植物生產中由於其營養成分不足、種子自身生理原因會造成播種後難以成苗,或者遠緣雜交中獲得的合子胚在早期發育階段敗育或退化。為防止育種效率的降低,通過對植物胚離體培養進行胚挽救,使得植物胚在適宜的離體培養條件下獲得再生植株。胚挽救技術在植物育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胚挽救技術已被廣泛地套用到...
定義 用打孔器從消毒葉片上取得葉圓片(即葉盤),在農桿菌的菌液中浸數秒鐘後,置於培養基上共培養2~3天,待菌株在葉盤周圍生長至肉眼可見菌落時再轉移到含有抑菌劑的培養基中除去農桿菌,同時在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進行轉化體選擇,經過3~4周培養可獲得轉化的再生植株的技術。出處 《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在微繁殖方式劃分上,這裡根據起始培養材料和植株再生或發育方式,劃分為單芽莖段培養、腋芽增殖、不定芽(器官)發生、原球莖增殖、體細胞胚胎髮生、細胞和原生質體再生。這種劃分並不嚴格,只是為了方便論述。實際上,目前切實可行的只有前面四種,而且也是絕大多數植物的最主要的微繁殖方式。2.2.1、單芽莖段培養 ...
在離體培養中,接受各種因素的作用,細胞都會分裂進入脫分化,經持續分裂增生成細胞團,進一步發展成為不受親本植株影響的愈傷組織。愈傷組織培養作為一種最常培養形式,除莖尖分生組織培養和一部分器官培養以外,其他幾種培養形式最終都要愈傷組織才能產生再生植株,而且,愈傷組織還常常是懸浮培養的細胞和原生質體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