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子長》是清代吳兆騫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和子長
- 作者:吳兆騫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秋笳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再和子長》是清代吳兆騫創作的一首詩。
《再和子長》是清代吳兆騫創作的一首詩。1作品原文禁城秋晚雨如絲,把酒荒台感歲時。已見清霜催旅鬢,那堪斜日上花枝。曲中風土羈臣淚,笛里關山客子悲。莫道舊遊星散盡,比來傾蓋愧君知。1作者簡介吳兆騫(1631—1684),清江...
《再和示子長》是明代詩人陳獻章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名駒千里始能行,向許雲霄一羽輕。半個先天無邵子,幾回隔壁笑侯生。幸逢聖主重華聖,遮莫清流徹底清。手弄一丸無剩欠,山林廊廟總圓成。作者簡介 陳獻章,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里,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
2023年10月27日,第十三屆鄉村復興論壇·子長(瓦窯堡)峰會在延安子長開幕。活動背景 鄉村復興論壇創辦於2016年,旨在構建一個以鄉村振興為理念、以眾創共建為支撐、以多方資源互通為己任的綜合性鄉建平台。活動內容 峰會以“回首·再出發”為主題,設“綜合、鄉村實踐、產業融合、鄉建者小會”四大主題版塊,邀請30...
《子長和詩並饋飲食再用泛清溪韻》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作品原文 子長和詩並饋飲食再用泛清溪韻 秋浦天作秋,清溪風更清。三宿不忍去,山以齊為名。天台李御史,傾蓋即鐘情。憐我峽中歸,笑談洗枯榮。攜壺上翠微,舉首望赤城。相期老岩壑,便欲遺簪纓。贈我十首詩,字字工且精。從今似杜老...
子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子長市人民政府工作機構。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政策,擬定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政策。(二)擬定全縣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三)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
子長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是子長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中、省、市有關城鄉建設規劃、建築業、住房保障、房地產行業管理、城市房屋拆遷、物業管理、策劃、抗震設防、風景名勝區管理、勘察設計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提出地方管理規定並監督實施。(二)負責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近期建設規劃、詳細...
子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志願服務大隊 子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志願服務大隊是由子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02年8月1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50人,正式成員有41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白潤,聯絡團體是子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會。
子長市工業和煤炭局黨委志願服務隊 子長市工業和煤炭局黨委志願服務隊是由子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9月22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20人,正式成員有20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周浩,聯絡團體是子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會。
《和高子長參議道中二絕》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其一 梁州四月晚鶯啼,共憶扁舟罨畫溪。莫作世間兒女態,明年萬里駐安西。其二 豐年食少厭兒啼,覓得微官落五溪。大似無家老禪衲,打包還度棧雲西。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
《子長和詩復酬二首》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組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子長和詩復酬二首 其一 往歲遙從彭蠡湖,常山地閱武侯圖。忽乘雪裡子猷棹,欣對花間太白壺。雁宕寄書知有便,天台採藥定相呼。兩翁異日為鄰舍,笑說江山大小孤。其二 君往東湖我左湖,田園歸去亦良圖。縱如傅說妙調鼎,終羨淵明高引...
用山門記游韻賦酴醾簡林子長不蒙寵和豈不復 宋代詩人:虞儔《用山門記游韻賦酴醾簡林子長不蒙寵和豈不復》詩詞鑑賞 詩詞正文 裊娜柔條不自持,鎖窗深處最相宜。試教疑手簪雙鬢,莫遣新愁上兩眉。子建洛神空有賦,樂天楊柳可無詩。為君喚起溫柔夢,春草池塘日正遲。
宋代,出現了橫山一名,因其橫亘於陝西北境而得名(現代地理上橫山指白于山在橫山、子長縣內的的東北支脈)。又因秦長城由嶺脊通過,亦稱為長城嶺。 [2] 位置境域 播報 編輯 白于山位置及走向 白于山,陝西省黃土高原區西北部,主要分布於陝北定邊縣、靖邊縣、橫山縣南部與吳起縣、志丹縣、安塞縣接壤地區,向西可延伸...
敲打動作形式各異,“綿羊碰頭”,即四名飛鑼隊員圍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銅鑼,搖頭晃腦,兩兩沿對角線向中間聚攏,再騰空飛鑼,再後退,再飛鑼,依次反覆又如“五馬跑四角”等。富縣飛鑼集中於富縣交道鎮,一般以20人為一組,分廣場演出和過街演出兩種,規模可達200餘人。子長嗩吶 子長嗩吶歷史悠久,代...
失敗了再乾呀!”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這種百折不回、堅守革命最終會走向勝利的信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朱德滿懷深情地評價:“劉志丹自大革命起直到為黨犧牲,均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以不同方式組織革命軍隊,雖屢經失敗,但他百折不回,至死不變,垮了再來,再垮再來,這種精神和毅力是建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