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區獨有的鼓曲之一,也是中國曲壇上一支別具風采的鮮花,頗受民眾的歡迎。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它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己有藝人演唱,清嘉慶年間,河北邢台威縣的王奎山、臨西呂連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臨城馮雲山,時稱梨花大鼓的"五大山",風噪冀魯兩省。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帶頗為流行,是中國曲壇上一枝別具風采的鮮花,深受民眾歡迎。
河北省擁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梨花大鼓演員。三十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帶的魏金鳳、穆大愛、孫金梅等享有盛名。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活躍於曲壇的孫金枝(藝名“大金枝”)是孫金梅的小妹,她功底厚,造詣深,表演風格樸實細膩,酣暢大方,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1958年,孫金枝參加全國第一次曲藝會演,幸福地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粉碎“四人幫”之後,她演出的《廣場思親》又榮獲198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曲協聯合舉辦的全國優秀曲目獎。
目前梨花大鼓的傳承人是張君麗(河北省省級)和宋一月(威縣縣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南梨花大鼓
- 所屬地區:河北 · 邢台 · 威 縣
- 遺產編號:Ⅴ-5
- 遺產類別:傳統曲藝
信息
簡介
梨花大鼓曾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帶頗為流行,是中國曲壇上一枝別具風采的鮮花,深受民眾歡迎。
梨花大鼓歷史悠久
白妞唱梨花大鼓是小說中寫的,和五大山一支的梨花大鼓是不是一支,有待考證,必須存疑。
河北省擁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梨花大鼓演員。三十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帶的魏金鳳、穆大愛、孫金梅等享有盛名。上世紀30年代-80年代活躍於曲壇的孫金枝(藝名“大金枝”)是孫金梅的小妹,她功底厚,造詣深,表演風格樸實細膩,酣暢大方,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1958年,孫金枝參加全國第一次曲藝會演,幸福地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粉碎“四人幫”之後,她演出的《廣場思親》又榮獲1980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曲協聯合舉辦的全國優秀曲目獎。
流派
名稱
梨花大鼓代代相傳
初次接觸說書的場景,是在清末民初小說家劉鄂《老殘遊記》中的一段描寫。其中有兩個說書藝人——— 黑妞、白妞,她們說書技藝超群,一個說書聲“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另一個入耳則:“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大有餘聲繞樑三日不絕的味道。據民俗學者考證,其實小說中的黑妞、白妞兩位人物的原型就是梨花大鼓藝人——— 山東一帶的名角兒劉小玉姐妹。
雞澤梨花大鼓早期稱“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現改用月牙銅板伴奏),屬於曲藝。梨花大鼓起源於清光緒年間,主要流傳於山東、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傳於河北南部的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等地。建國後,梨花大鼓空前繁榮,僅邢台威縣就出現過孫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小時候,娛樂方式很少,梨花大鼓是美好的記憶,逢年過節或農閒時節,村里請人來唱梨花大鼓,那是一件全村人都高興的事。四黃毛、大龍、二龍都是當地有名的說書藝人。那時來聽說書的人也很多,只記得每每說到高潮處,說書藝人就會戛然而止,留下明天再續的噱頭。”雞澤縣宣傳部的李建朝對記者講起兒時聽梨花大鼓的經歷和感受,仿佛大鼓聲再次迴響在耳邊。
梨花大鼓植根於民間,所以說書人講的故事也多是民間疾苦和農家生活的內容。梨花大鼓風格樸實,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以板式梨花腔為主,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是一種獨特的聲腔藝術,曾被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快書等曲種吸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以說為主,唱為輔,中長篇書見長,有慢板(哭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種板式,句式有十字韻、七字韻等。主要伴奏樂器有三弦、銅板、京鼓。演員的服裝也多是女穿旗袍,男穿長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