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觸說書的場景,是在清末民初小說家劉鄂《老殘遊記》中的一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雞澤梨花大鼓
- 地理標誌:河北邯鄲雞澤縣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雞澤梨花大鼓
描寫初次接觸說書的場景,是在清末民初小說家劉鄂《老殘遊記》中的一段。其中有兩個說書藝人———黑妞、白妞,她們說書技藝超群,一個說書聲“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另一個入耳則:“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大有餘聲繞樑三日不絕的味道。據民俗學者考證,其實小說中的黑妞、白妞兩位人物的原型就是梨花大鼓藝人———山東一帶的名角兒劉小玉姐妹。
雞澤梨花大鼓早期稱“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現改用月牙銅板伴奏),屬於曲藝。梨花大鼓起源於清光緒年間,主要流傳於山東、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傳於河北南部的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等地。建國後,梨花大鼓空前繁榮,僅邢台威縣就出現過孫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
梨花大鼓植根於民間,所以說書人講的故事也多是民間疾苦和農家生活的內容。梨花大鼓風格樸實,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以板式梨花腔為主,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是一種獨特的聲腔藝術,曾被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快書等曲種吸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以說為主,唱為輔,中長篇書見長,有慢板(哭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種板式,句式有十字韻、七字韻等。主要伴奏樂器有三弦、銅板、京鼓。演員的服裝也多是女穿旗袍,男穿長袍。梨花大鼓表演時一人多角,在敘說故事中,一人可扮演多種人物。其配樂很特殊,在說唱伴奏中,主奏樂器是大三弦,大三弦發音清脆嘹亮、淳樸。到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四胡、二胡、揚琴等伴奏樂器。一桌一凳即可演出,多在廟會、堂會、集市等場所表演,深受廣大民眾歡迎。傳統有《海公案》、《響馬傳》、《楊金花奪印》、《劉大哥勸老婆》、《絲絨記》,還有一些隨著時代不同和聽眾的喜好而增加的新劇目,比如《林海雪原》。
梨花大鼓表演時一人多角,在敘說故事中,一人可扮演多種人物。其配樂很特殊,在說唱伴奏中,主奏樂器是大三弦,大三弦發音清脆嘹亮、淳樸。到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四胡、二胡、揚琴等伴奏樂器。一桌一凳即可演出,多在廟會、堂會、集市等場所表演,深受廣大民眾歡迎。通常是村子裡出錢,或者家家戶戶湊份子請藝人來說梨花大鼓,村里也稱它為‘說書’,說書曾是雞澤、威縣一帶很流行的娛樂方式。一張桌子,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對月牙銅板;吊一個燈泡,放一碗白水,藝人站在廣場大院,書一開場,上千人的露天表演場裡鴉雀無聲。
據統計,我省曾擁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梨花大鼓演員。上世紀30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帶的魏金鳳、穆大愛、孫金梅等享有盛名。現今仍活躍於曲壇的孫金枝(藝名“大金枝”)是孫金梅的小妹,她功底厚,造詣深,表演風格樸實細膩,酣暢大方,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
雞澤梨花大鼓的傳承老藝人張和安,外號“四黃毛”,雞澤縣小寨鎮榆林村人,1908年生,8歲開始學藝,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與其家人到各地演出,主要活動在邯鄲、邢台、南宮一帶。張和安於2002年去世,享年94歲。他的女兒就是現在雞澤梨花大鼓的唯一傳人。
燕趙都市報訊(記者邢雲通訊員柴曉雅)“一到八月秋風涼,一場白露一場霜”,這是梨花大鼓名段《大西廂》的頭一句,梨花大鼓傳承人張明亮一開口,字正腔圓、聲情並茂的演唱就獲得了滿堂彩。近日,河北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到雞澤縣拍攝《梨花大鼓》專題片。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現用月牙銅板伴奏),是中華曲壇上一枝別具風采的絢麗奇葩,深受民眾喜愛,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遊記》中所寫的黑妞、白妞(即劉小玉姐妹)皆為馳名梨花大鼓演員。它起源於清光緒年間,主要流傳於山東和河北南部。梨花大鼓植根於民間,多反映民間疾苦、表現農家故事。它風格樸實,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以說為主,唱為輔,有慢板、緊板、勻板,句式有十字韻、七字韻等。現流行的有《海公案》、《響馬傳》、《劉大哥勸老婆》、《西廂記》等。
雞澤梨花大鼓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擴展項目,同時被列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河北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拍攝了梨花大鼓的著名片段《大西廂》及梨花大鼓的傳承現狀,專題片《梨花大鼓》經國家共享工程中心審定後,將於全國共享工程網上播出,對雞澤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提高雞澤知名度、推進地方特色文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編輯:史倩來源:燕趙都市網邯鄲頻道